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巧克力“白霜”的解决方案
userphoto

2014.10.24

关注

巧克力风味独特、口感好,颇受人们的喜爱。随着巧克力制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其中巧克力起白霜是巧克力产业的世界性难题。

白霜花是指加工、贮存、销售过程中,巧克力表面均一发白(酷似秋霜)或起凹凸不平的花斑点,甚至全部变成灰白色而失去光泽。外观使顾客误以为发霉而令人难以接受。严重时,内部组织呈干砂粒状,失去坚脆、断而有声、入口即化、凉爽润滑、细腻而不糊口等特征,食似嚼蜡,失去商品价值。

造成巧克力起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起霜应该采取不同的抗霜方法。通过对起霜机理的研究,针对起霜发生的原因,人们提出了许多有效抑制或延缓巧克力起霜的方法。


1、采用适当的调温过程及贮藏温度

巧克力生产过程应该采取合适的调温方法,并保证储藏巧克力制品的环境温度尽量稳定。通过恰当调温,增加稳定晶型存在的比例,更多晶粒以规则的排列形成晶格结构,由相邻晶粒以相反的位置堆积形成晶格分布于整个脂肪系统,被假设形成了一个网络结构,作为一个阻碍去抑制晶粒的迁移和再结晶,对延缓起霜花有一定作用。巧克力制品贮藏温度过高或者波动较大,巧克力液体脂肪易迁移到制品表面形成霜花,如果制品表面破损或有指印,在高温情况下更易起霜。

调温工艺优化对于生产品质优良的巧克力非常重要,是很普遍的做法,但存在不足。首先是调温工艺优化并不很容易进行,受巧克力原料和配方及生产设备性能影响。其次调温工艺只对生产过程中的巧克力品质有较大影响,对控制巧克力在储存中品质变化(尤其是起霜)作用较小;即使巧克力经过完全调温,当巧克力暴露在高温或温度波动较大时,也很难防止起霜和表面失去光泽。因此在巧克力生产中,往往要添加具有抗霜或改善脱模性物质,并对调温工艺进行优化。

2、利用甘油三酸酯抗霜

利用甘油三酸酯抗霜也是解决巧克力起霜常用的方法之一。可可脂是天然的植物硬脂,是生产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具有非常理想的脂肪酸组成,其中约含18.2%的1,3-二棕榈酸-2-油酸甘油醇(POP)、41%的1-棕桐酸-2-油酸-3-硬脂酸甘油酯(POS)和28%的1,3-二硬脂酸-2-油酸甘油酯(SOS)。由于世界上可可脂产量有限,特别是它价格昂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开始在巧克力配方中加入植物脂肪(非可可脂)。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影响了巧克力制品的质量,特别对巧克力起霜的影响更显著。


随着油脂加工技术的发展,现代油脂加工企业通过氢化、分提、酯交换等油脂改性技术的应用,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专用油脂,部分或全部取代糖果及巧克力制品中的可可脂和乳脂。专用油脂的使用不仅降低了原料的成本,保持了巧克力敏锐的熔融特性等,同时还可以优化糖果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费用。

现在用于巧克力生产的专用油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天然可可脂的组成相似或基本相同,但要使巧克力制品的质量达到天然可可脂产品的水平,还需要添加一定的乳化剂,这些乳化剂大部分是甘油三酯。常用的乳化剂有:大豆磷脂、分子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山梨酸酐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聚甘油酯。另外还有一些新开发的甘油三酯乳化剂,如山(上山下俞)酸油酸甘油酯、辛葵酸甘油酯等。

以上这些乳化剂在抗巧克力起霜方面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些乳化剂如果单独使用,抗霜效果会明显降低,甚至没有租用,所以在巧克力生产中要注意合理搭配使用两种或三种乳化剂,才能起到抗霜作用。还有些乳化剂虽然实验证明有较好的抗霜效果,但工业化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一些专用油脂也存在缺点,如月桂酸型油脂(富含C12月桂酸的油脂)与可可脂混合出现低共熔点,制成的巧克力明显的软化。同时所用原料(如可可粉、奶粉)中含脂肪酶,另外配方中存在其他微生物的污染成分,都会使月桂酸型油脂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同时导致产品带有令人不愉快的皂化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熔挤出,巧克力纵享丝滑背后的秘密
巧克力起“白霜”,变质不能吃?
配料对巧克力品质影响
如何让一块巧克力重获新生
江南大学陈海英:油凝胶和代糖复配用于开发耐热、抗霜巧克力
精制聚甘油酯的特性及其应用 2008年8月7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