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 :别让自卑,困住你的人生

在诸多学过的课文里,不少人应该会对《小公务员之死》犹有记忆。


那戛然而止的故事结局,让人觉得意外,好笑。同时也让人松了一口气。


当契诃夫决定把他写成“小”公务员时,他就注定很艰难。


因为“小”,他自卑又敏感,从而陷入一个揣摩——道歉的恶性循环。


小公务员的死很突然,他就那样被吓死了。可小公务员的死又很必然,他把自己给累死了。


太多的自卑,会让人变得易碎。太多的敏感,会让心变得很累。


如此日积月累,任谁都会被消耗得面目全非。


人生宝贵,请停止内耗,别让自卑和敏感毁掉你。

1

自卑的人,放大别人,缩小自己


那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正在剧院幸福地看歌剧。


然后,他打了个喷嚏。

此时他还不知道,这不仅是一个喷嚏,更是一个催命符。


刚打完喷嚏时,他还淡定地掏出小手绢擦擦脸。

可是当他出于礼貌地看向四周,想要确认是否有人被他的喷嚏溅到时,他一下子就慌了。


他看到布里扎洛夫将军坐在他的前面,正用手套使劲地擦头和脖子。


沙皇统治时代等级森严,在那种情况下,对他这个“小”公务员来说,将军无疑是“天大的人物”。


切尔维亚科夫吓坏了,他开始不停地道歉:

“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


“看在上帝份上,请您原谅。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宽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倘若大人还记得的话,我打了一个喷嚏,无意中溅了……务请您原……”


“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谅解,大人!”


“我昨天来打搅了大人,我不是如您讲的来开玩笑的。


在下胆敢开玩笑吗?倘若我们真开玩笑,那样的话,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


三天里,他一共道歉了六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卑微。一开始是请原谅,到后来却像是求饶。


自卑的人,总是容易把自己莫名其妙地“变小”,任由别人“碾压”自己。


好像这样做,就可为自己的不敢面对找到一个理由,为自己的逃避找到一个借口。


切尔维亚科夫打了那个喷嚏之后,他根本就不敢面对自己的这一小小过失,他认定自己不能承受后果,一味盲目地道歉。


很明显,一开始将军对他打喷嚏的事毫不在意,前几次回应他时态度也还挺好的。

最后之所以爆发,完全是受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道歉。


可是切尔维亚科夫根本就不敢面对这件事,又怎么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呢?


很多时候,产生自卑不是因为真的不行,只是因为无法面对那个怯懦的自己。好像打着自卑的幌子,自己和外界,就可以放过自己。


有人说:“当你卑微到尘埃里,世界并不会开出花来。”


与其放大别人,缩小自己,不如正视问题,直面自己。



2

敏感的人,揣摩别人,折磨自己


自从切尔维亚科夫打了那个喷嚏后,他的内心就再也没有平静过。他想:


“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他说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凶!连话都不想说了。他现在不这么想,过后肯定会这么想的!”


“他不想说!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清楚……”


......


他先是觉得自己溅到了将军应该道歉;

道歉了之后又觉得还是应该再解释一下;


觉得将军太凶了,没有真的原谅他;


他觉得将军会认为自己是故意的;他觉得将军生气了;


他觉得将军不愿意和他说话;他觉得将军认为自己不敬重他.....

他敏锐地捕捉将军的脸色、语气的变化,反复揣摩他的心理,然后自己一遍遍地解读。


敏感的人,很容易就因为一点小事胡思乱想,一点点风吹草动,就会在他们心中掀起狂风巨浪。


这样的人,往往活得很累。



切尔维亚科夫仿佛触到了什么开关,各种思绪疯狂地涌出来,无法停下。


他持续不断地担心着,内心受尽折磨。

他变得疲惫不堪,最后心里那根弦崩断的时候,他的身体也无法承受,把自己由内而外地累死了。


“很多时候,影响你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的解释和联想。”


哈佛大学有个教授曾在公开课里提出“3个M”的概念:Magnifying(放大);Minimizing(极小化);Making-up(虚构)。


即夸大事情,小题大做;只盯住极小一部分,抓住自己的错误不放;无中生有,想最坏的结果。

这也是敏感的人常见的三大认知错误。


敏感的人,总是不自觉地去想他人所想,并且还对自己的消极揣测有着迷之自信。


过多的敏感,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消耗。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值得去关注,去思考。


与其揣摩别人,折磨自己,不如改变认知,轻松自己。


3

聪明的人,及时止损,改变自己


故事的最后:


“切尔维亚科夫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

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懵懵懂懂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后来就……死了。”


小公务员死了,他死于命运,也死于自己一手造成的心力交瘁。


他无法面对问题,面对自己和怯懦。他无法改变认知,停下自己的敏感和揣摩。


他任由自己被消耗殆尽。


强者改变,弱者随便。面对自卑和敏感,有的人一早缴械投降,任由自己被日渐消耗。


但也有聪明的人,懂得及时止损,改变自己。


1981年,贝聿铭受邀参与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在卢浮宫参与设计工作的外籍建筑师,他也曾饱受非议,也曾怀疑自己。


一开始,只有很少人知道他参与卢浮宫的设计。馆长安德烈·沙博是少数知情人之一,也是最先反对贝聿铭的人。


“如果你们任由这个老头子瞎搞,我就不干了!”不久后,沙博愤然辞去了自己馆长的职位。


这仅仅只是开始,随着方案公布,几乎所有巴黎市民和法国舆论都反对和谴责他:


“难道法国的建筑师都死绝了吗?”


“为什么要找一个在美国打工的中国老头来设计我们的国家地标?”


那段时间,贝聿铭遭受了不少攻击,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但凡他有一点质疑自己,或者把那些话听进了心里,他都不会在最后呈现出完美的设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俄]契诃夫·小职员之死
疑心生暗鬼- 小说启示录之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
思维导图:名著导读《小公务员之死》,没有钝感力,一点儿小事就能把自己吓死
一个文官之死——经典文学名篇解读
小说百练:一个文官的死 (俄)契 · 诃夫
有些人,有些事,真的不必太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