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黎圣母院》:这3个爱情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1831年,《巴黎圣母院》一经出版,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百多年过去了,在从来不缺名著与大师的文坛上,这本书仍稳坐浪漫主义小说的第一把交椅,它的作者维克多·雨果,也始终被尊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这部描绘15世纪法国社会的小说,用几百个人物和场景,一比一复制出了现实生活。

雨果用女孩爱斯梅拉达的三段感情,拼凑出一块魔镜,折射出人性里的卑微、自私与贪婪。

爱斯梅拉达因其倾世的美貌,赢得无数人的爱慕,但恰恰是这些爱慕者,亲手将她送上了绞刑架。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同样,作为悲剧的《巴黎圣母院》,刺破了爱情最绚丽的泡沫,让世人明白:

别高估爱情,它真的很难与复杂的人性抗衡。

1

爱很简单,但人心太复杂

小说一开篇,雨果用热闹非凡的显圣节,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河滩广场的篝火晚会。

在阵阵叫好声中,火光掩映下,一个妙龄少女踩着鼓点翩翩起舞。

她叫爱斯梅拉达,一位吉普赛女郎,以卖舞为生。

爱斯梅拉达散发着热烈的生命力,让人很难相信这个女孩身世悲惨,生活艰难。

当年,她出生后不久,就被几个吉普赛女人偷走,离开了最爱她的母亲。

她在流浪中长大,但却从不怨天尤人,反而成长为一个热情、善良又美丽的好姑娘。

追求她的人有很多,但爱斯梅拉达心有所属,她爱上了英俊的军官弗比斯。

二人的相遇,是一场经典的“英雄救美”,二人的相知,是一次奇妙的“深夜偶遇”。

在爱斯梅拉达心里,弗比斯就是那个骑着白马,手持宝剑的王子。

因此,她对弗比斯有求必应,哪怕是深更半夜约她去郊外幽会,她也义无反顾。

这天,她跟着弗比斯来到了一家小旅馆,幸福甜蜜的气氛使她晕眩。

爱斯梅拉达动情地说:“能成为你的妻子,我真得无比荣幸。”

谁曾想,弗比斯听到这句话后,脸色骤然一变,用冷漠的语气反问:“我们这样就很好,为什么非要结婚呢?”

原来,弗比斯和其他男人一样,不过是贪恋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事实上根本看不起她。

爱斯梅拉达正想追问,可忽然间,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个歹徒,刺伤了弗比斯。

见弗比斯痛苦地倒在血泊中,爱斯梅拉达晕了过去。

更戏剧性的情节是,等爱斯梅拉达醒来,她却被定为谋杀犯关进了死牢。

比起为自己脱罪,她更关心弗比斯的安危,可直到她被送上绞刑架,都没有等来弗比斯的一点消息。

事实上,弗比斯并无大碍,他知晓爱斯梅拉达蒙冤入狱后,却选择无视,和别的姑娘跑去海边度假。

爱斯梅拉达至死都没有认清,她心中的“完美伴侣”,不过是一个庸俗不堪又薄情寡义的人。

俗话说: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

别拿感情试探人心,因为在爱情中,太多人善于伪装,用痴情的面具掩饰内心的私欲。

无论多爱,都别把自己的人生全盘交付,要为自己留一条余生的后路。

2

失去自我的爱 ,没有好下场

爱斯梅拉达在一个寒冷的清晨,被押往巴黎圣母院的刑场。

道路两侧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几乎所有人都在用最恶毒的语言辱骂她。

心如死灰的爱斯梅拉达,低垂着头,静待死神的到来。

谁料,行刑前一个大怪物从巴黎圣母院跳出来,踹飞刽子手,一把捞起爱斯梅拉达跑了回去。

按照当时的规定,教堂是犯人们最佳的避难所。一旦被教堂接纳,就可以免于刑罚。但前提是,你不能踏出教堂一步。

极度虚弱的爱斯梅拉达被救后,差点被眼前的这个“怪物”吓晕。

只见这个人有着四边形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眼睛上长着毒瘤,牙齿突在外面,硕大无比的脑袋上长满了红色的头发,高低不平的肩膀上还背着一个大驼背;两条腿像两把镰刀扭得厉害。

爱斯梅拉达厌恶地扭过头去,她认出了这个丑八怪正是敲钟人——加西莫多。

加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一样,一出生就成了孤儿,他被主教克洛德抚养长大。

因为丑陋,他从小受尽屈辱,在众人的驱赶和嫌弃中,孤孤单单地活着。

在他的一生中,除了养父,只有一个人曾对他表示出关怀,那就是爱斯梅拉达。

有一次,他因做错了一点事儿被警察抓去,被绑在耻辱柱上接受鞭刑。

当人们因他受苦而狂欢时,只有爱斯梅拉达为他端来了一碗水。

从此,他把爱斯梅拉达刻在心上,每天站在高高的钟楼上眺望广场上的她。

如今,他拼命救下爱斯梅拉达,无微不至地照顾她,但爱斯梅拉达却始终厌恶自己,连自己递过去的水都不愿喝。

为了取悦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试图把弗比斯带来,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这件事,让爱斯梅拉达失望透顶,她竟对加西莫多恶语相向,让他滚远点。

后来,爱斯梅拉达被主教克洛德赶出了巴黎圣母院,她被当众抓获,活活绞死。

爱斯梅拉达死后,加西莫多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恩人克洛德,随后殉情。

加西莫多让我想起了一句话: “无论多爱一个人,也不要卑微地弄丢自己。”

爱情里,你越是卑微,越是增加了对方不珍惜自己的概率。

爱不应摧毁人生,爱的本质是治愈,应给人向上的力量。

但,只有做好自己,爱才可能在我们身上散发出光芒。

3

疯狂的爱情背后,是极度的自私

爱斯梅拉达的一生,一直被厄运笼罩。

而这厄运的源头,正是巴黎圣母院的主教大人,也就是加西莫多的养父——克洛德。

克洛德出身于中产阶级,从小便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父。

他对待学业格外勤奋,对待生活一丝不苟,18岁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学者。

如今,克洛德已然是一位不苟言笑的主教先生,受人尊敬,被视为灵魂的掌管人。

但,这一切都是假象。

事实上,克洛德早就受够了枯燥乏味的生活,长期禁欲让他变得越来越偏执和邪恶。

尤其是遇见爱斯梅拉达以后,他内心的欲火被点燃,他发疯一样想得到她,但碍于身份又只能强压这份疯狂。

渐渐地,他对爱斯梅拉达的暗恋,变成了“得不到就毁掉”的邪念。

他先是尾随爱斯梅拉达和弗比斯约会,刺伤弗比斯后嫁祸给爱斯梅拉达;后来又跑到监狱里,逼爱斯梅拉达跟自己私奔。

被拒绝后,他给法官施压,要求立刻判爱斯梅拉达死刑。

克洛德本想用死亡威胁爱斯梅拉达,但让他意外的是,爱斯梅拉达竟为了守住她纯洁的爱情,死都不怕。

一时间,愤怒、嫉妒和悲痛几乎让克洛德窒息,他既不想亲眼看到爱斯梅拉达被绞死,又不想救下这个令他痛苦的女孩。

他去郊外待了几天,回来后,竟发现养子加西莫多救了爱斯梅拉达。

一天晚上,他支走了加西莫多,潜入爱斯梅拉达的卧室。

他跪在床前,热烈地诉说着他的爱,他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不当主教,带你去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

可随后,他又被对方的一声冷笑和几句嘲讽,彻底激怒。

他抓着爱斯梅拉达的头发,将她拖到河滩广场,并恶狠狠地说:“除了我,谁也别想得到你。”

就这样,爱斯梅拉达、加西莫多、克洛德走向了他们的宿命。

他们在同一天死去,因为爱,也因为恨。

这些爱恨,被克洛德的极度自私无限放大,最终成为一团烈火,将一切烧成灰烬。

生活中,克洛德这样的人并不少见。

他们嘴里说着爱,心里却只想着自己,一旦心愿得不到满足,便瞬间换成魔鬼的面孔。

爱情里,远离克洛德这样的人,才是对自己的保护。

4

小说《巴黎圣母院》,并非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

它更像是一幅对现实世界的手绘,画出了人们千奇百怪的内心。

我们或许会为爱斯梅拉达和加西莫多的不幸感到悲伤,可他们的悲剧,又何尝不是自己亲手缔造的。

而克洛德作为悲剧的源头,其展现出的价值,是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探讨。

正如雨果所言:

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中,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心。

想要幸福,就别把爱情当做唯一筹码,更不能迷失自我,被利己之心吞噬。

人生是一场修行,生活就是最大的道场。

愿我们看清世道人心,在爱情里练就一颗百毒不侵的心。

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简介:

瑾山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读后感3000字3篇
《巴黎圣母院》习题
高考名著导读复习:《巴黎圣母院》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简析
巴黎圣母院主要情节和阅读题汇总
文学园地 文学名著 巴黎圣母院练习 钟夸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