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律」的本质是什么?

在很多人眼里,自律=每天坚持去做同一件事。

而一旦中断了,或者想放松一下,就会为自己扣上堕落,甚至是前功尽弃的帽子。

这其实是对自律的一种错误认知,如果需要用理智来强迫自己,每天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才能缓解当前的焦虑,这不叫自律。

这叫自虐。

因为真正的自律,前期肯定是辛苦的,可到了中后期,它一定是自由且轻松的,因为它已经内化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就像饿了会吃饭,渴了会喝水一样。

在我没意识到这点之前,我深受自律的煎熬。

前段时间,由于晚上睡眠质量很差,所以一度导致我白天特别没精神,朋友都说,我的黑眼圈都可以与熊猫媲美了。

后来,我决定每天必须运动1h。

最初那几天,我选择了跑步,虽然每次跑完都很累,但是我特别有成就感;

坚持了半个月后,因为朋友有事,所以就中断了一天;

之后就开始泄气了,心想,我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化为了泡影;

虽然,我也有在不断疏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可身体似乎比脑子更诚实;

之前我出门跑步只需要5min,可之后,我出门竟然花了30min,匀速跑步也变成了老大爷式的散步。

每天激励我跑步的动力,也从想锻炼身体,变成了连续打卡后面的小对钩,所带来的一种虚假的成就感。

当我把这件事说给朋友小玉听后,她的一句话瞬间点醒了我。

她说:“你是真的想跑步,还是只是为了跑步而跑步?

那一刻,我终于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从颓废的漩涡中挣脱,却又错误地跳进了自律的陷阱里;从躺平的焦虑,变成了自律的焦虑,把生活搞得一团糟不说,还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废人。

所以这篇文章,我结合自身经历,帮助大家来认清「自律」的本质。

01. 别把超水平发挥, 当做真实水平

最初在跑步时,我可以轻轻松松地慢跑完1h,坚持了几天后,我以为这是自己的平均水平,所以后来我就把它当成了一种目标。

那段时间里,无论多累,或者自己有多抗拒,我都会告诉自己:你必须跑够1h。

后来,我想大家也能猜到结局。

我彻底躺平了。

肌肉的酸痛、负面情绪的拉锯,以及合理化躺平的借口,让我再也无心去跑步了。

这就像是“每天高效专注6小时,不要中断,你就一定能赶超大部分同龄人。”

于是,大多数相信它的人开始了各种尝试:

持续坚持了几天高效学习,瞬间拔高了自己的成就感,可一旦状态不好,还硬逼着自己达到这样的标准。 结果看到书本,就莫名地焦虑; 几天高效率地文字输出,瞬间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可一旦才思枯竭,还强迫自己完成6h的任务。 结果看到电脑,就头疼。

把超水平发挥出来的结果,当做一种目标去坚持,强迫自己在超高压的状态下持续努力,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犯的一种错误。

而这种错误,在满足了我们短暂的成就感的同时,却也破坏了我们长期的坚持力。

持续努力并没有错,可逼着自己长期超水平发挥,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与其逼着自己长期超水平发挥,还不如根据当前的现状,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稳中求胜的去进步。

只有这样,你成长的速度才会更加快人一步。

02. 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作家村上春树从29岁开始写作,他始终保持每年出版一本书的节奏,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出版了40多部作品,而且很多作品都获得了文学奖。

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有提到过自己超高创作率的秘诀:

每天写十页,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照样在十页打住; 哪怕觉得今天提不起劲来,也要鼓足精神写满十页。

每天雷打不动的写十页,而且只写十页,不会多也不会少,这就是村上春树简单且高效的写作秘诀。

回想自己当初的跑步计划,虽然每天都要跑够1h,可根本没什么节奏可言。

开心了,就多跑一会;状态不好了,就成了老大爷散步……

后来,我调整了自己的节奏和目标,一周跑3次,每次只跑半小时。

事实证明,比起三分钟靠激情的努力,有节奏、劳逸结合的努力,更高效,也更长久。

所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仅能高效完成目标,而且还能获得稳稳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那到底该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呢,大春给小伙伴们提供一个简单且有效的方法:

①、记录出自己每天的学习时间/运动次数,坚持记录一个月;

②、把记录的数据输入到Excel表格中,做成一个坐标式曲线图;

③、去掉曲线图中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部分,剩下的区域,就是适合自己节奏的稳定期。

(这里,之所以去掉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那部分,是因为这两组数据分别代表自己超水平、低水平发挥,并不能代表自己的真实水平)

④、保持自己的稳定期,避免忽高忽低的断崖式下跌。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状态,就像一根有弹性的橡皮筋。

过度拉扯,容易断;过度放松,又容易老化,只有用力适中,保持一定的伸缩节奏,才能让它更好地保持弹性。

03.为了高效的继续 ,要适当叫停

在我刚开始跑步时,一小时的大汗淋漓就是我每天的动力;

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对堕落的焦虑化为了我出门运动的勇气;

到了最后,连续打卡的小对钩,竟成了我不能放弃的理由。

我从“我真的很棒”,过度到了“还好,我没断”,接着演变成了“我已经坚持这么久了,绝对不能断”。

可为了跑步而跑步,为了自律而自律,这样真的对吗?

并不一定。

因为自律,只是实现我们美好人生的一种方法,而想要得到更好的身体,以及更高的成就,才是我们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

如果误把方法当做目标去行动,结果只会南辕北辙,在偏离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别把自己逼得太紧。累了,就好好休息;困了,就好好睡觉。

约个好友逛逛街,喝个下午茶,或者看看书,散散步……

人生是场马拉松,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

适当地叫停,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继续。

04.遇到问题 ,分析远比审判更有效

小时候,考试成绩不好时,总会听到父母这样的抱怨:这次没考好,肯定是你自己没用心 。

可有时候,我们明明已经很努力了,甚至已经超负荷努力了,可还是会被他们扣上“不努力”的帽子。

渐渐地,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只会习惯性地开始审判自己:

没考到前三名,是不是我还不够努力? 别人说我幼稚,是不是自己经历得太少了? 想休息了,是不是代表我堕落了?

可一味地忽略事实,不断地否定自己,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很容易让自己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适当地审视,是一种很好的反省;可过度的审判,就成了一种自我反刍。

就像你暗恋的女神不喜欢你,为什么就不能是女神的错呢?

看到别人坚持早起,运动打卡,英语炫技,我们就会异常焦虑,从而给自己扣上堕落的帽子。

可你有没有想过,坚持早起的人,本来就醒得早;运动打卡的人,本身就特别喜欢健身;英语炫技的人,天生就有语言天赋。

只看重结果,却不注重事实的我们,盲目地模仿他人,一旦自己做不到,就怪自己意志力不够坚定,这不是很扯嘛?

所以,想要真正地改变自己,那就应该在遇到问题时,先具体分析,找到问题根源,然后再想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比如,现在自己突然不想学了,那具体分析出来的原因有:

· 旁边手机的干扰 · 学习的内容难度太大了,丧失了兴趣 · 长时间的专注,导致自己过于疲惫

接下来,我们就针对每一个原因,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 如果是手机的干扰,那就远离手机,或者用app强制锁住手机,简单还高效; · 如果是内容难度过大,那就把自己认为难的部分记录下来,有时间去请教老师或同学,然后转而去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保持自己的学习热情; · 累了,就好好休息,或者放松一下,听听舒缓的音乐,或者看看综艺娱乐。

相比于一味地自责,具体分析找出原因,反而更能解决问题。

最后呢,尼采曾说过: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

同样,与不切实际的自律抗争过久,自身亦会变成自律的奴隶。

适当的「间歇性堕落」,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就像我们开车去自驾游一样,中途总要停下来吃个饭,歇歇脚,看看风景,然后再继续出发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度自律后,我的生活彻底崩溃了”
焦虑的本质,是守不住自己的节奏
欲成大事,必需自律。
这届年轻人,一边痛苦一边热爱
“二舅”与我们的人生
不自律以后,我再也不焦虑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