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都没有身份感

有人说故乡是过不完的节日,回忆中是祖辈及双亲慈爱的目光;

有人说故乡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故事越编越长。

可能我们都一样,年少时总想逃离故乡,直到历经沧桑才发现,自己的这份乡情越来越深。

怀揣着乡思,在异乡漂泊,经过岁月的蹉跎,才突然醒悟,原来“此心安处是吾乡”。

齐白石说:“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

小时候,我们都觉得龙很厉害,在海里无人能挡;鹤也很厉害,可以在天空翱翔。

但长大后才发现龙原来是不存在的,云彩原来也不是鹤的家乡。

正如漂泊在外的游子,走到哪里都叫异乡。

但为了生活,他们还得漂着,只为了日子不再慌张。

唐代刘皂说:“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他曾经为了博取功名,定居并州十年,客居他乡的时光里,积了无数的乡愁。

乡愁是他心头沉重的负担,无奈千山阻隔,只能梦回,只能遥望。

他的心情,正如“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这两句诗词。

有一天,他终于踏上了归途,千里迢迢回到了桑乾,然而这时他发现曾经的客乡并州,竟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抹去的记忆,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多少人如同刘皂一样,为了求学,为了另谋出路,最后定居他乡。

哪怕回到了故乡的怀抱,仍对他乡念念不忘,只因那里曾留下他们拼搏的汗水,承载过他们的青春或者梦想,每一次回忆,都让他们热泪盈眶……

1079年,受乌台诗案连累,诗人王巩被流放宾州岭南。在古时,岭南是蛮荒之地。人人避之不及。

家奴相继离去,只有歌女柔奴相随,不离不弃。

王巩奉旨北归时,宴请苏轼,苏轼发现王巩遭贬几年,并没有落寞的神态,反而神采飞扬,为人处世更加豁达,苏轼大为好奇,问其原因。

王巩笑着叫出了柔奴,只见柔奴身姿窈窕,朱唇微启,慢送轻歌。

苏轼听罢歌声,觉得柔奴的歌较以前更为柔美动听,容颜也较以前更红润。

苏轼心想,宾州的水土很是滋养人。

王巩却说,滋养人的不是水土。

苏轼看向柔奴,询问道:“岭南应是不好?”

不想柔奴云淡风轻,笑着脱口而出:“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对一个柔弱女子不假思索的豁达之言,苏轼大为夸奖。

因此有感,填词《定风波》,其中有两句便是: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唯美的爱情和“心安即吾乡”的豁达,让人“颜愈少”,让人“笑带香”。

试问何处是吾乡?那个让你心安的人身旁。

人生莫测,不如意常有,难平事常伴。

不用再问故乡在哪,也不用再问乡情是什么。

它是木心的乌镇,是他阔别多年归来,突闻乡音,有麻痒痒的亲近感。

它是屈原的秭归,有着“洞庭波兮木叶下”“观流水兮潺湲”的悠闲自得和惬意。

故乡是漂泊者的避风港,是心灵的驿站。

从今往后,愿我们生活少一点风雨,多一点阳光,不论天涯海角,心安处,都是故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安即是家
只要相爱的人在身边,在哪里都是故乡!
苏轼 | 心若安处,四海为家
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的两首宋词,一问一答,教人如何放下执着,彰显人生大智慧!
人生必读大智慧:苏东坡千古名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