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年轻人如何看待名利

           
            

对于名利,世间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超脱。记得小时候政治思想教育,总是批判名利思想,自己也总是在检讨自己的名利思想。

当时被教诲要树立的正确思想和人生观是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也就是说,生活的目的不应当是自己的名和利,而应当是社会的福祉。

长大以后发现,当你还在狠批自己私字一闪念的时候,别人已经捷足先登,纷纷发了大财出了大名。这情形让我想起冯唐的一首诗,大意是你还在规规矩矩排队等小便池的时候,别人已经抢先在大便池那边解决了。

那天到一位老友家串门,他是一位文化革命中的风云人物,曾经是一个地下文学沙龙的组织者,并且因为写诗犯忌被关进监狱。他后来的人生默默无闻,一生唯一的亮点是文革遭遇。

有一次,有个小记者就文革知青遭遇采访了他,在报上写了篇报道,占了半个版,还登了张他的照片。我去他家时,他看似无意地将那张报纸放在显眼位置,使我能够在无意中看到。那点儿虚荣心昭然若揭。其实,出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人想出名除了过去被批判过的自私动机之外,也有一个无可厚非的理由:不愿自己生活得平庸琐碎,希望自己的人生精彩辉煌。

名利心重的人,一想到自己将平庸地度过一生,默默无闻,存在过就像没有存在过一样,就不寒而栗,就痛不欲生。出名无望,就陷入极为痛苦纠结的心境,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然不可终日。他的生活因此变成地狱,好像有个小虫子在不停啃噬着他的心。

我承认,我是个名利心比较重的人(看来小时候的道德教育对我是失败的)。我有时候会在发了一篇博客之后,隔段时间就点开看看,看到几分钟之后阅读人数到了五百,心里就暗暗高兴(想起梁文道说的在香港文学书最多卖五百本);看到人数到了一万,心里又暗暗高兴(想到梭罗在瓦尔登湖默默写作,却没有人能读到);到了十万就想,还出什么书啊,纸书读者能到十万吗?看到有一篇由于被网站推荐的时间长读者达到近六十万时,几乎忘了自己写作时的快乐,心里就剩下对互联网的惊诧和敬畏了。

现在来反思对于名利思想的批判,觉得并不全对,因为名利之心虽然不太高尚,却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一种动力,世界上有多少好东西是人为了名利创造出来的?又有多少是仅仅为社会进步造福他人创造出来的?

我估计,前者所占比例要大大超过后者,有俗语为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无利不起早……什么话要是成了俗话,只能说明一件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人生在世,求名求利,无可厚非,只要做到不损人利己就可以了,名利之心未必不可以成为一种人生的正能量,所以一味加以批判没有什么道理。

话说回来,人对于名利这些东西要有清醒看法。所谓清醒看法包括三个要点:

首先,名利之心虽然人人皆有,无可厚非,但是,与为国为民相比,与利他主义相比,与各种更崇高美好的道德理想相比,它毕竟不是什么高尚其辞的东西,比较俗气。

其次,富贵荣华都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看不透这一点就不能说对世界和人生有了清醒的看法。

最后,出名这件事绝不可刻意追求,越想出名越不容易出名。正是所谓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

原因何在?因为一心想出名的人并不真正喜爱自己在做的事,只是把它当作出名的手段。而人生在世要做好任何一件事,必须对它有发自内心的兴趣,要是只把它当作出名的手段就绝对不会做好这件事,因此也就不会出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年感悟]:(836)为名利辩
人生修为(之十三):做人不要锋芒毕露
风雨人生,看淡了,心就不累了
王蒙:金钱与名利都是粪土,但我不得不在粪土上生存
随笔||名 利
2022年:看开,看轻,看淡!(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