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到底够不够格?

福建地图

福建省,省会福州市。

如果有人问起,请勿答错(很多人认为是厦门,也很多人自认为应该是泉州,圭海君对着地图看觉得莆田最适合)

于省外,福建是中国沿海存在感最低的省份,而其省会福州亦常常与合肥、南昌等一起被各种对比,以评论其是否名如其实。

而在省内,福州、泉州以及厦门常常为谁是省内的老大而互相口诛笔伐,彼此间的不信任和对立充斥着省内每一个社交平台,以至于福建人常常被冠以省内一条虫,省外一条龙的刻板印象。

那么,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到底够不够格呢?

一个城市之所以会成为省会,于今日中国,其缘由有三:一地理方位决定政治地位;二历史渊源决定文化震慑力;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一、地理方位

福建地理上八山一水一分田,整体地势呈西高东低,三面环绕高山,一面临海,自古以来有“蜀道难,闽道更难”的说法。福建的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约10%,且几乎全部分布在大河下游入海处,全省共有四大平原,第一位为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第二为闽江下游的福州平原,第三第四依次为木兰溪下游的兴化平原和晋江下游的泉州平原。从城市的发展潜力看,全省也仅有此四处具备成为省会的条件,它们的顺序依次为漳州、福州、莆田和泉州。

而从政治角度看,作为省会必须拥有辐射全省绝大部分地区的能力,这种辐射力可以以交通布局的方式实现,如铁路、公路、漕运、海运、航空等,国内因交通枢纽性地位而跃居为省会者案例繁多,如郑州、石家庄。

福建因多山地貌,在解放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仅有鹰厦铁路一条干线,后逐步发展为如今各市通铁路的局面。从福建临近省份铁路运输能力及线路枢纽看,仅广州、深圳位于福建南部,其他如南昌、杭州及全国绝大部分的城市均位于福建北部,因此以地缘性关系看,福建北部城市在铁路交通上最利于布局。从中长期北京至台北的铁路规划看,福州亦为首选,且省外铁路延伸至福州是所有达到省内沿海城市线路中所费里程最短、地势最简单的一条。当然从福建横向和纵向看,在省内布局铁路,最为重要的两个节点分别为厦门和福州,二者号称省内铁路干线的双子星。

从公路运输看,似乎地形对于今日的中国已然不是什么问题,以公路运输看,地理位置的居中更受青睐,如此一来,莆田最优,次级泉州,再及福州。厦门这种海岛城市并无太多优势。

当然以水运看,闽江作为省内第一大江,其流域遍及半个省,涵盖了三明、南平、宁德和福州四市,这是最富感情色彩的连接线,也是在关键时刻最为有效的实力支撑线,而纵观其他城市,除九龙江外,基本毫无可比性。

福建交通规划图

此外,为适应海洋经济的发展,沿海城市均须以港立市,在福建有三处优良深水港,一为三都澳,二为古雷港,三为湄洲湾,而此三处空有港深水阔却如建港立市的腹地,如以临近发展的角度看,三都澳近福州港,湄洲湾近泉州港,古雷近厦门港,或许可以互为犄角,协同发展,因此在港口的发展上,相信未来福建能产生三大海港城市群,分别为福州、泉州和厦门,而它们分别带动并融合宁德、莆田和漳州。这也意味着福州将由江转向海如此东向扩市是福州未来保持竞争力的一大法宝。因此在港运方面,以目前的水平看,厦门第一,福州第二,泉州第三。

以上,从海陆地理方位上看,省内除非厦门和漳州合并为一,否则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和福州匹敌。

二、历史渊源

福建之得名,来源于建州和福州,由此知福州之古老与重要。但诚如安徽来源于安庆和徽州一样,亦不影响合肥成为省会,因此从历史渊源的角度看,成为省会,除了古老之外,还应保持延续性及代表性。

追溯福建之源头,福州确实称得上是八闽共源。

福州衍生八闽发展图

汉武帝灭亡闽越后,始于福州设立冶县。东汉时,分出建安县,继而分出昭武、将乐和南平诸县,后陆续形成了今南平和三明市;三国时,分出东安县,继而分出龙溪、莆田等县,并由此拓展出泉州、漳州、莆田和龙岩等市;唐时分出长溪县,继而不断分出宁德市各县,而剩下的部分演变成福州十邑。如此2000余年逐步发展与分拆,福建由一个冶县演变成八闽九地市,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福州始终作为福建的首府,尽管这过程中建州曾刷过一阵存在感。

从这种政区演变,我们也很容易将福建分成两个大区,亦类似于中国的南北方:福建北部,涵盖闽东、闽北,包括福州、宁德、南平和三明四市,即隋代福建四县中的闽县、建安两县;和福建南部,涵盖闽南、闽西,包括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和龙岩五市,即隋代福建四县中的南安和龙溪两县。如此南北部之分,福建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处于北盛南衰,以八闽通志中人口的分布看,明代北部人口126万人,南部81万人;到了道光年间,北部人口增至786万,而南部亦达到584万,由此可知,至少到了清朝末期,福建北部人口仍远高于南部,而福州作为北部的核心区域,作为省会自然不在话下也毋庸置疑。

隋代 福建政区形势图

然而时至今日,这种人口的差异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截止2015年末,福建北部人口为1567万人,南部则跃升至2307万人,人口的差异发生了大逆转。故而造成泉州和厦门被误会成省会或不愿屈居区域第二的尴尬局面。

但以2000年的历史渊源对比改革开放的区区40年,显然这种变化不会让福州在短时间内失去历史文化的优越感和整体震慑力,她依然有着足够的底气和底蕴当这个省会,尽管对于南部部分地市来说,福州开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文化软实力似乎无法强过闽南海派文化,但无论如何变化,这些都是闽派文化,而其源头或许都可以指向福州,尽管这个历史可能真的有点长。

三、经济实力

2016年福建GDP第一强市为泉州,6646.63亿元,人均78104元,第二为福州,6197.77亿元,人均82637元,第三为厦门3784.25亿元,人均98038元。

福州GDP总值不如泉州,人均不如厦门。

厦门,城市化最彻底,建成区最大,城区人口最多,城市发展水平最高,但却腹地窄小,发展后劲不足,无周边带动能力。

泉州,经济总量最大,经济发展活力最强,民营经济最发达,但城市化水平低下,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还未达到城区化的程度。

而福州,刚好介于二者之间。似乎看起来是十足的不够当经济一哥的资格,然而以总数及人均,难道福州不是三个地级市中最均衡的吗。应该承认的是这种均衡其实并没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或者仅可以说是三者平平,不分伯仲,但至少以目前的数据看,谁作为省内老大谁都不会服气,如果是这样不如这个最均衡的福州来当好了。

如果泉州和厦门能够好好合作共赢,或许福州就要卧薪尝胆了,好在不是。但这种幸灾乐祸的说法也正是目前省内人的格调,看着本不富裕的省内状况内耗,却不曾发现福建整体已然跟不上全国发达区域的脚步了,大家应该再加把劲了。

综上,以地理方位和历史渊源看,福州适合当省会,以经济发展角度看福州是权衡之下最合适的,因此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有天时地利之便,唯一缺少的是现代文化分化的人和,但这不影响福州仍然作为省会的资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厦门境内的驿路
福建确定2个中心城市,形成两大都市圈,福州和厦门当之无愧
福建唯一敢挑战省会的城市,国内外知名度都比福州高
【悲催】福建最新房价排行出炉,莆田居然排第....
福建省一个市,人口超300万,名气媲美厦门、福州!
假如福建下辖的9个地市,都改回古代的名字,你觉得哪个更好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