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岁孩子大哭:“爸,500块钱,够不够买你一晚?”


谈谈时间和情感。

——01——

我自幼性格大大咧咧,有点像男孩子,所以,常联系的老友中,有那么两三个,都是相识20年以上的男同学。

前天晚上,有个老友给我讲这么一件小事:

吃罢晚饭,他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看新闻,7岁的儿子喊他一起组装玩具,他不想起身,就说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儿子又喊他,他有些不耐烦,边走向儿子的房间,边忍不住抱怨:“哎呀,你自己不能拼吗?非要喊我!”

这时,低着头拼玩具的儿子,冷不丁地问了他一个问题:“爸爸,你一个小时能挣多少钱?”

老友不明白孩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颇为自豪地给孩子算了一笔账:

“像爸爸这种级别的,一个月工资一万多,每月22个工作日,这样算下来,每天差不多挣400多块,每个工作日按8小时计算,一个小时起码能挣50多块呢。”

听老友说完这些后,儿子爬上自己的小床,翻出存放压岁钱的那个百宝箱,用小手一张一张地数了500块钱递过来:“爸爸,500块,能买你一个晚上吗?”

老友一下愣在那里,尴尬地大笑起来:“儿子,你什么意思?”

灯光下,低着头可劲儿摆弄玩具的小家伙,肩膀一抖一抖地抽泣起来,边哭边说:

“你说你工作忙……没空送我上学……说你晚上会抽空陪我……晚上你不是忙到很晚才回……就是回来还对着电脑工作……好不容易有个空……你又看手机……生日时,妈妈给我买的这个玩具……你说过要和我一起组装……现在我差不多组装完了……就剩最后一个小人儿了……我想让你来看看……你都不愿看一眼……”

听儿子哭诉完,老友握着手机站在那里,羞愧得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我承诺他的话,我都忘了。我欠他的时间,他要掏钱买。”老友说,当儿子说用500块钱买他一个晚上时,比扇他500个耳光更让他难过:

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爸爸。

因为,是他向孩子传递了“钱比家人重要”的理念,孩子才用钱去交换爸爸的陪伴,用这种颇具讽刺的方式提醒爸爸:

是不是只有我付钱,你才能分我一点时间。

——02——

如果时光重来,我们是选择陪伴,还是选择挣钱?

这是个问题。

小说《时间的礼物》里,那位拼命挣钱、渴望成功的父亲,在身患癌症后孤独地躺在病床上,给儿子写下这样的信件:

“我知道你希望自己有个平凡的父亲,不用出差、没有名气、仅仅被自己的孩子关注就感到很快乐,不需要别人的注目。

可我远没有那么平凡,以至于从来没送过你上学,没有拉过你的手,没帮你吹过生日蜡烛,没让你把小脑袋靠在我的锁骨上,听我读睡前故事,更不会在第四个故事读到一半的时候躺在你的床上睡着。

没错,我抛弃了你,可我至少在抛弃你的同时,满足了你物质方面的所有需要。”

小说中的父亲和现实中的父亲,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放下砖头没法养你,搬起砖头没法陪你。

所以,对功名的渴求,对生计的焦虑,对金钱的需要,让父亲们大都选择了继续搬砖,缺席陪伴。

只是,父亲们难以接受的是,当他们终于腾出空陪孩子时,那些偷偷长大的孩子,已在模糊而缺席的父爱里,对过期的父亲充满深深的成见和敌意。

所以,小说中,那位迷失在金钱和权位中的父亲,在一次次失信和失约后,被坐在家门口台阶上等他回来的儿子放弃。

有天,他出差回来,发现妻儿彻底离开,再也不给他敷衍的机会,直到他病入膏肓,才和成人的儿子见了一面。

而现实中,那位忙碌于搬砖和生计的父亲,在一天天的忽略和疏远中,一次次把那个期待和他一起玩耍的儿子推开。

直到有天,他想对儿子的事情发表意见时,曾经的“心头肉”已叛逆得如同“大冤家”。

那时候,父亲们才懂得,再多的钱,也买不回孩子小时候的时光。

而恰恰是这些时光,决定了此后漫长岁月里,亲子关系是噩梦还是顺畅的真相。

——03——

每个问题少年背后,都有一个或一对过期的父母。他们想重返过去,拯救孩子的创伤,孩子却以毁灭的悲剧,拒绝给他们机会。

这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谈到问题少年和问题家庭的关系时,得出的结论。

这位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专家,通过对大量少年犯的面对面讯问和实打实调查,一再发出这样的呼吁: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孩子小时,你没空陪他,没空引领他辨别是非曲直与黑白善恶;

孩子大后,你再想管教他,控制他,把你逻辑和标准强加给他,为时已晚矣。

而一份来自“父母对孩子的陪伴”的调查显示:

322个拥有4-12岁孩子的家庭中,有52%的父母每天能抽出一小时陪伴孩子。

而陪伴的形式,4-6岁的孩子,主要是家长带孩子户外活动和哄睡觉;6-12岁的孩子,主要是家长陪写作业、参加培训班。

唯有不到30%的家长表示,陪伴的过程中,能全身心投入,不玩手机,并和孩子有足够的交流。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孩子们的作文里,总是出现这样的句子:

“我的爸爸是个大忙人,我几乎很少见到他,他不是在加班,就是在看手机,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我一眼了……”

一年365天,孩子们最难过的,不是爸爸或妈妈每天都要加班,而是爸妈在不加班的时候,能专心地陪他一会儿,温柔地看他一眼。

这里面,藏着时间的礼物和亲情的质感。

——04——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并不来自过期而生硬的说教,而是来自时钟滴滴答答流逝的当下,一餐一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引领和陪伴。

来自亲子间一起搞定的麻烦,打败的怪兽,斗过的恶人,说过的笑话,看过的云霞,做过的汤饭。

我曾在情感专栏上编辑过一篇文章,题目为《我们一起共度的那些好时光》。

这是一个女儿怀念父亲的悼文,字里行间全是笑出眼泪的美好:

他带她在院门口栽下的夹竹桃;他给她扎的辫子惹得全院人大笑;他让她骑在他的脖子上去看露天电影,不小心摔了一跤,他摔烂了膝盖,上半身却直挺挺地把她稳稳举得很高;

他和局长一起出差,接待单位把瘦小的局长看成了司机,把高大的他当成了局长,他回来后没有告诉任何人,偷偷告诉了最爱的女儿;她也在他的爱和鼓励中,考上全市最好的中学,考到全国前十的大学,又考上公务员到纪委工作……

文章的最后,这位女儿这样写道:

我不知这世上最好的父亲什么样,但认定就是你这样。我也不知这一生最好的时光在何方,但相信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时光。我知道你这一生艰辛又不易,但只要和我在一起,你脸上总是洋溢着希望和笑意……

爸爸,我爱你。来生,我们还做父女。

为人父母,没有哪个很容易。

你风里来雨里去,事业还是不景气;你拍完领导的马屁,还要对付客户的诡计;你刚付完了车贷,还要去付房租;你伺候完了父母,还要忙做家务……

但再忙再累再辛苦,你也要记得,家里还有个小人儿,期待你看见他,抱抱他,亲亲他,夸夸他,陪陪他。

哪怕仅仅是,隔着屏幕和他说说话,看看他有没有长高,近来有哪些变化。

不要小瞧这些细微又琐碎的点滴。当他渐渐长大,你也日益老去,总有一天你会发现:

那些互道早安和晚安,大手牵着小手,大影子护着小影子的日子,竟成了你们共度的最好的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时光里,有多少钱也买不到的爱在汩汩流淌。

是那些微末而具体的爱,撑起生命全部的重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误杀
年度黑马《误杀》口碑炸裂:家庭教育的“误杀”,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
小亮仔的2篇作文引网友热议:能从容陪伴孩子的爸爸,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明天父亲节!一本《父亲相册》,送给全天下的父亲!
偏心眼看出个“好爸爸”
不合格的爸爸都是什么样?他们的共同特征,导致孩子受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