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地托管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

重庆等地创新土地流转模式的经验与分析

 

(一)社会保障换承包地与宅基地换住房模式

 

20076月,重庆市和成都市正式获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肩负起在新的历史阶段探索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城乡统筹之路。土地流转成为重庆市和成都市“城乡统筹改革”中的重点。在“城乡统筹改革”的大背景下,重庆、成都出台了一系列新政,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开展“以农民土地承包权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产权置换城镇社区住房”土地流转试点。2010725,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转户实施办法(试行)》、《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退出与利用办法(试行)》,使之成为制度化并全面推行。

 

1、承包地换社会保障模式。

承包地换社会保障模式是指用社会保障代替土地保障的方案,其核心是通过建立农民承包地退出机制,使承包地原有的社会保障功能由隐性变成现实农民进入小城镇定居,拥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又自愿出让其原先承包经营的土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可以申报为城镇居民户口,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子女入学政策,并对其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给予适当补助,并纳入城市廉租房范围,实行就业扶持。

 

2、宅基地换住房模式。

宅基地换住房模式是指用集中兴建新型农村社区或城镇住房替换农村宅基地的方案。按照土地集中、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思路,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入股、联营、出租或租赁、转包、转让等方式实现集中,农户获得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入,同时,农户可以退出其宅基地使用权进入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购买经济适用房或商品房,政府给予旧房拆迁补偿,并将增加的农村宅基地指标置换为城市建设用地,用土地出让金等收益对农民购房进行补贴。该模式启动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模式,为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开辟了新途径。

 

以农民土地承包权换城镇社会保障,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产权置换城镇社区住房的土地流转模式,其基本思路是“两换”:

一是农民放弃宅基地,换取楼房,集中居住;

二是农民交出承包的耕地,换取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

该模式需政府统筹解决农民退出农村宅基地和土地承包权换身成为城镇居民后的教育、从业、就医、社保等一系列问题。重庆市通过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制定农村土地退出与利用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从八个方面措施来确保农民退出农村的土地和房屋,切实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服务等保障:

①转户居民退出承包地,可以得到按照本轮土地承包期内剩余年限和同类土地的平均流转收益标准所给予的补偿。

②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的,将获得3笔补偿资金

一是参照同时期区县(自治县)征地政策对农村住房及其附属物给予的一次性补偿。

二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一次性给予宅基地使用权补偿。

三是参照地票价款政策一次性给予购房补助。

③住房方面,可申请区公租房居住,条件成熟时,还可以转为购买。同时,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廉租住房保障。

④养老方面,可参加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到年龄后可按照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金标准,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⑤低保方面,将建立健全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符合条件的转户居民可纳入城市低保范围。

⑥医疗方面,可自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享受相应医疗保障。

⑦再教育方面,其子女可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就读城市学校,享受与现有城镇学生的同等待遇。

⑧就业方面,劳动年龄段的转户居民可以享受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城镇创业扶持政策,就业困难人员还可以享受“一对一”的就业帮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效及问题
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庆样本”
高度关注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重大政策发布!菏泽农村户口疯狂升值!城里人只有羡慕的份…
农村人口大量进城打工,闲置的宅基地和住房怎么处理?4个方法
国土资源报数字报---—— 宅基地退出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