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方时代 次贷危机暴露新金融体系缺陷

次贷危机暴露新金融体系缺陷

【字体:

2007-9-24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9月24日一期发表文章,题目是“风险更大的生意”。文章说,经历地震的教训后,震灾频发的国家会执行更为严格的建筑标准,确保建筑物不会在初震的时候就发生坍塌。我们的新金融体系正在经历首次重大危机,在这次震荡过后,也必须创立类 似的机制。目前的危险在于,信贷危机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很可能会对美国乃至全球许多重要金融中心的中下层投资者造成打击。 文章摘要如下。


    在上世纪30年代之前,银行挤兑是金融稳定的大敌。美国通过《联邦储蓄保险法》,就是为了保护存款和缓解恐慌。然而,建立在债券而不是银行贷款基础之上的新金融体系没有这样的机制。如今,贷款被打包、出售和再出售给全球的一连串投资者,因此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在什么地方会亏本,或者这些债券实际已经贬值了多少。在这样的新金融体系内,连市场信心都缺乏类似储蓄保险的机制来支撑,标的资产的价格就更不用说了。


    发放抵押贷款的机构、货币市场的共同基金、对冲基金以及投资银行都在冒着失去资金来源的风险,这些资金来源包括为购买上述债券筹措资金的短期借据。


    问题出在可疑借据上。这些称作资产抵押商业票据的短期借据,目前在市场上大约有共计1万亿美元的票面价值,而之所以有人购买是因为它们在评估中都列为3A级。这些票据似乎都有可靠的担保物支撑。但是,由于这类担保资产中有一部分正是那些使整体声誉受损的可疑次级抵押贷款,因此现在没人能肯定地说,上述担保票据的资产价值与发放方所称的相符。


    这些资产很少拿出来交易,因此它们的价值是由精深的数学模型,而不是由市场来决定的。问题是,这些模型以模拟过往经验为基础,这样就无法包含次级抵押贷款程序中极不严格的信用标准,也无法预估房地产价格暴跌的前景。由于对冲基金对掌握的资产要收取相当于名义价值2%的管理费,同时另加资产增值部分20%的额外分红,因此它们有充分的动机高估资产价值,这更增加了不确定性。


    新金融体系分散了风险,把风险从一个购买者传递给另一个购买者,但同时也破坏了信用,连银行之间都不再互相信任。如此一来,我们同时面临信贷危机和流动性危机,这可能造成对其他可靠金融机构的挤兑。


    由于存在不确定因素,放贷机构提高了所有债种的利率,只有美国国债的收益率是个例外。垃圾债券和国债之间的收益率差距在经历了2001年的大幅下降后已上升了一倍多,风险也回到了最高水平。


    各国央行能够出手救市吗?这当中还是存在制约因素的。美联储降低利率并不一定能恢复那些资产抵押债券的价值。如果这些资产被信用评估机构降级,利率的变动无法挽回大部分失去的财富。


    没有人知道这场市场波动将如何发展,也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结束。愚蠢的借贷者欠下根本无法还清的债务,愚蠢的投资者又向自己并不了解的领域投入资金。在这样的时候,降息根本无法弥补资产定价的下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享一下我对金融体系流动性观察的方法
朱小黄: 防范系统性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核心价值
油价跳水与2008年那次大不相同
详解:美国次级房屋贷款危机产生的背景(图表)
【漫步华尔街·第340期】欧洲的资产证券化发展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真实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