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和谦多汗症方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
userphoto

2023.03.11 辽宁

关注

【配方组成】熟地黄15g,炒山药15g,山茱萸10g,茯苓12g,泽泻6g,牡丹皮10g,浮小麦30g,大枣4枚,炙甘草5g,百合12g。

【作用与功效】养心益肾

【适应证】自汗、心烦、心悸、脉弦缓、心肾两虚.

方氏临证心得】曾治患者刘某,男,35岁,2006年2月5日初诊。

初诊:患者自述今年寒假开学后,每天自汗出、心烦、心悸,疲倦感,纳食尚可,夜眠安,二便调。现为冬寒季节,患者仅穿一身单衣来门诊就诊.舌淡嫩苔薄白,脉弦缓。辨证为心肾两虚。治疗以养心益肾为法。

拟方:熟地黄15g,炒山药15g,山茱萸10g,茯苓12g,泽泻6g,牡丹皮10g,浮小麦30g,大枣4枚,炙甘草5g,百合12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06年2月26日,患者述服药后汗出渐止,但仍腰酸乏力,心悸好转,偶有心烦,食纳可.继前方加玉竹10g,枸杞子10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06年3月19日,服药后自汗未发作,工作、学习、生活如常.嘱其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善后调理。

解读赏析】顾松园指出:"汗症有自汗、盗汗之不同.

自汗者,无时自出,动则为甚.此由卫气亏而不能固卫于外,以致津液自渗泻而出,属气虚者多.然亦有服参、而自汗如故者,此为阴虚,水不制火,心液自泻.《病式》所云:病心热则汗出是也。

盗汗者,睡中盗出,至醒方知。盖阴虚之人,睡去则卫外之阳,乘虚陷入阴中,表液失其固卫而盗出,觉则阳复用事,卫气复出于表,表实而汗自止.此属阴虚。丹溪亦曰:白汗属气虚,盗汗属血与阴虚。外有痰症自汗者,所谓痰饮内动,身必有汗也。有湿热自汗者,譬之土气,湿热蒸为雨露,故湿无热不作汗,湿得热而蒸之,则自汗矣.若止心空孔一片,因暑有汗名曰心汗.良由思虑过度,致伤心血而然。

考《内经》之论,五脏皆能令人汗。故士材云:肺虚者,固其皮毛,黄芪六一汤之属:脾虚者补其中气,玉屏风散之属;心虚者,益其血脉,天王补心丹之属,肝虚者,禁其疏泻,白芍、枣仁之属;肾虚者,助其封藏,八仙长寿丸之属.至若因外感六淫所致者,自有本门治法可遵.故致汗之因甚多,宜各随其兼症而理之,不可胶执。

按沈氏云:汗为心之液,凡汗出无有不从心液而来。故治诸汗,皆宜养心液,固表气为主.亦知要之言也."治多汗,顾氏主张用玉屏风散,认为乃此气虚自汗之方也.如糯米、龙眼肉、枣仁、白芍、龙骨、牡蛎之属,皆可采用.若果气虚阳衰者,方可参用参附汤、口附汤、黄芪建中汤(即桂枝汤加黄芪,倍饴糖.)之属。本草云:凡服固表药而汗不止者,用炒枣仁一两,同地、冬、白芍、五味、圆肉、竹叶大剂多服自效.或加味生脉散,认为是此治盗汗之神药也.

指出:"一妇幼患此症,仲淳以二剂投之,二十余年不发."《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其临床表现,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燥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证治汇补》卷三)又,肺虚、伤寒、温病、柔痉、霍乱等多种病证亦有自汗.详见阳虚自汗、气虚自汗、血虚自汗、虚劳自汗、心虚自汗、肺虚自汗、脾虚自汗、肝热自汗、痰症自汗、伤湿自汗等条.《伤寒明理论·自汗篇》曰:"自汗者,谓不因发散而自然汗出者是也."《医宗必读·汗》曰:"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者."无明显诱因而时时汗出,动辄益甚的,多因营卫不和、热炽阳明、暑伤气阴、气虚阳虚,可见于外感六淫或内伤杂病,前者多为实证,后者多为虚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汗知病
马老师治疗妊娠盗汗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名医熊继柏教你治疗各种“汗”
自汗,盗汗方
下篇 第二章 妇科病证 第十节 产后汗出
古今名老中医对多汗症的认识和经验方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