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人忆43年灾荒:柳叶掺糊糊吃

老人忆43年灾荒:柳叶掺糊糊吃

陈惠荣,1938年生人,医院退休职工。陈惠荣原籍北京大兴,上世纪70年代来石并定居于此。"家里啥也没有,孩子们咋办。花生饼不能直接吃。"有时候,我和姐姐也去摘些榆树叶、柳叶,回家给母亲,掺在糊糊里。"家里没有粮食,妹妹又得了病,最后活活饿死了。
来自:民国 2014年04月03日 16:32

昨日,一位老人讲述了饥饿岁月的故事,心情沉重,希望以此警醒年轻人,节约每一粒粮食,珍爱美好的生活。

陈惠荣,1938年生人,医院退休职工。提起过去灾荒年头她感触很深,因为她的小妹就是被活活饿死的。

陈惠荣原籍北京大兴,上世纪70年代来石并定居于此。1943年,她年仅5岁,父母靠仅有的一亩薄田,养活兄妹四人。

1943年的夏天,天大旱,庄稼几乎绝收。"家里啥也没有,孩子们咋办。"陈惠荣说,这是那年夏天母亲常对父亲说的话,让父亲抓耳挠腮又无可奈何。瞧着孩子们个个饿得面黄肌瘦,母亲豁出去了,挨家挨户借粮食。"有个邻居可怜我们,给了一块喂猪用的花生饼。"陈惠荣说,这救了命的花生饼可不是现在吃的点心,主要成分是榨了油剩下的花生碎。为了能团成团压成饼,需要将干花生碎掺水,调成糊才能团成饼子。

花生饼不能直接吃。陈阿姨说,母亲用水泡开,滤出里边的花生碎后,和上借来的两斗玉米,一并磨成面,再熬成糊,才吃。记忆中,这些糊糊曾顶了一家人十多天的口粮。

"有时候,我和姐姐也去摘些榆树叶、柳叶,回家给母亲,掺在糊糊里。"陈惠荣说,长时间吃这些不易消化的东西,兄妹四人都解不出大便,难受得直哭。

除了日无所食造成的夜不能寐,更痛心的是,那年陈惠荣失去了自己的小妹。"家里没有粮食,妹妹又得了病,最后活活饿死了。"陈阿姨清楚地记得,小妹死后母亲哭得几次晕厥。父亲将小妹的尸身用草席卷着拉走了,陈惠荣还从院子里摘了两朵小花,塞到草席里算是给妹妹的最后的礼物。

为了能让孩子们有口饭吃,父亲到附近的一个砖窑做苦力,经过几次三番的恳求,老板才答应提前预支些粮食给陈家糊口。

熬过1943年,家里的情况逐渐有了缓和。自那以后,陈惠荣对粮食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上世纪70年代,陈惠荣从北京搬到石家庄,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但她时常给自己的孩子讲起这段经历,教育孩子们要节约粮食,不能浪费。

"浪费就是一种变相的犯罪。"陈惠荣说,家里的剩饭只要不坏,一定不会倒掉,即使在外吃饭,有剩余也要全部打包,"粒粒皆辛苦,挨过饿才知道粮食的金贵。"

  • 分享到:

文章来源

民国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的国家名称和年号。简称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已关注

993人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灾荒之年,为了一口吃的,女人什么都可以,越年轻的粮食越多
推磨
老家印象(一) 母亲的煎饼
古代地广人稀粮食不够吃的时候 古人为什么不去开荒种地
捡回了一个爸
内地流行男歌手陈雅森《甜甜的小妹》18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