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男女定情信物为何价值悬殊?

 

华夏文明,礼尚往来的历史十分悠久。《诗经·大雅·抑》,记载了周朝老臣告诫周王的一句话:“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便是成语“投桃报李”的出处。由此可见,古已有之的礼尚往来,互赠的礼物,价值应该是大致相当的。

但同样是《诗经》,《卫风·木瓜》,却出现了价值悬殊的互赠礼物情形。请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中女子赠送给男子的木瓜、木桃、木李,大约都系女子自家果园或庭院里所产,是寻常之物。男子回报女子的,却是琼琚、琼瑶、琼玖,都是美玉。在君子以玉比德、达官贵人崇尚佩玉的时代,它可是珍贵之物。两者相比,价值十分悬殊。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种可能:

其一,女子貌美如花,男子为了追到她,不惜一掷千金,打肿脸充胖子。一般而言,爱情婚姻当中,女人比男人要理性,讲求实惠。《邶风·静女》后两节为:“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自己心爱的女人,即使只是送几根一钱不值的红管草、白茅草,也觉得无比珍贵。看吧,恋爱中男人,是很容易糊弄的。

其二,男子是家境富裕的贵介公子,女子是家境清贫的小家碧玉。女子馈赠男子植物果实,是就地取材;男子回赠美玉,也是近取诸身——佩玉。都很自然,便利。这背后,是中国上古版(三千年前)的灰姑娘故事。这一点,《周南·关雎》可以佐证。窈窕淑女是在水中采摘荇菜的劳动妇女,而“君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显然是个出身高贵、无所事事的公子哥。

其三,这是上古某些地区的定情风俗。诗中的“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含有两层意思:如果只是日常互赠礼物,用不着给珍贵的美玉;之所以回赠美玉,那是为了两人恩爱长久——分明是订婚呀。女子投之以果实,只是表示一般的喜爱之情,不料,男子因此当了真,直奔婚姻而去。女子投果示好,后来亦有记载。《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年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刘孝标注引《语林》曰:“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张猛阳至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投之,亦满车。”另外,从汉代刘向《列女传》和唐代《秋胡变文》等讲述的故事看,男子在庄稼地里向自己心仪的女子炫金求爱,有可能是古时候的一种定情习俗。

其四,是一种文学夸张。夸张是为了使对比强烈,为了演出更具效果。这一种方法,在汉代古诗《陌上桑》、《有所思》中有十分出色的运用。《陌上桑》中的罗敷为了嘲笑向她求爱的太守(使君),把自己丈夫(夫婿)夸得跟一朵花似的,优秀无匹;《有所思》中的多情歌者在听说心上人移情别恋之后,为了表示决绝之情,把拟赠送给心上人的珍贵礼物(“双珠玳瑁簪”,而且是“用玉绍缭之”),一把火给烧了,还“当风扬其灰”。

看样子,为了结婚,“钻石恒久远,一颗就破产”的现象,两三千年之前就可能存在了。所不同者,上古是玉石如今是钻石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卫风·木瓜》
古时女子的定情信物,美若方物
《詩經·國風·衛風·木瓜》
《诗经》专题:一场穿越千年的“青木瓜之恋”,唯美极了!
《诗经》中的“情人节”礼物:简单的物品承载着无价的情谊
古人的定情信物,藏着深深的诗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