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风拾遗:礼仪之邦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不仅是文明的代名词,同时更是华夏礼仪的一部分。


中国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就已十分完备,周代的礼仪制度被后世奉为“古制”,其基本内容延续了几千年。


《周礼》中确定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基本结构,将“礼”划分为五类,称为“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吉礼



即祭祀之礼,为敬奉神与鬼的典礼,主要有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等礼仪活动。



凶礼



即有关哀悯、吊唁、忧患的典礼。包括丧礼、遇到饥荒时的荒礼、遇到严重自然灾害事的吊礼、国内发生动乱时的恤礼、有外敌入侵时的禬礼等。凶礼都是在发生不幸事件之后,祈求和平和减轻灾祸的礼仪。



军礼



有关军事活动的礼仪。包括用兵征伐、均土地和征赋税、田猎、营建土木工程、定疆封土等活动中的礼仪。



宾礼



宾礼即为天子接见诸侯、宾客,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仪。后代则将皇帝遣使藩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



嘉礼


古代礼仪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上至王位承袭,下至乡饮酒礼,无所不包,最重要的内容有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等。其中,婚冠礼是嘉礼的核心。



婚冠之礼



婚礼可分为祭服婚礼、朝服婚礼、公服婚礼。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冠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在氏族社会,男女青年发育成熟时要参加一种「成丁礼」,冠礼应当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



笄礼



笄礼,即汉民族女孩成人礼。自周代起,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笄礼由主妇为笄者结发着笄,由女宾以醴酒礼之。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诚然,如今时代不同,对古人追求的「礼义」不需要完全生搬硬套,然而按照「礼」的内涵,恭敬而恰如其分地发扬,对中华传统文化而言便是一种可贵的传承。


汉人对汉衣冠的认同是民族意识的一部分

五胡乱华之时

衣冠南渡对于汉服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请关注下期

《汉风拾遗·衣冠南渡》


礼仪之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服是不可以随便穿的,晓得不?
中国古代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五礼
中国古代的“五礼”,您了解吗?
【Earls】中国古代的“五礼”
李冠云:略述“五礼”制度之形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