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为什么不旅行丨浮生





可以听的拾文化,解放双眼听文章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8:01 我为什么不旅行? 来自拾文化

“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句话。它鼓励人们多读书,让灵魂行在路上,也鼓励人们多旅行,让身体也行在路上。刚开始,我也十分推崇这个观念,直到读了一本书——《行走指南》,彻底颠覆了我对旅行的认识。我开始反省自己旅行的初衷,开始思考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状态。


这本书不是一本游记。它的文字与旅游没有任何关系。它不是路线攻略,也不给你指明行走的方向,不去和你争辩行走的意义,也不像现在很多游记书籍那样鼓励你“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作者用本雅明(德国文学家)式的写作手法,将“旅馆”、“山水”、“遗迹”、“田园”、“城市”等与行走息息相关的词语展开来,加上作者的感受、臆想和思索,形成一篇篇看似独立,实则相关的文章。


他时而在城市里穿梭,时而在田园里畅想,时而在山水中徜徉,时而在乌托邦中迷失。他走遍废弃的庄园,踏遍偏僻的小路,他临摹行者的姿态和身影,探讨旅馆的历史和变迁,倾听路上的偶遇奇闻,寻找隐藏在路途中的另一种月色……



在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都推崇旅行、行走的大环境下,一切美好的词语,比如“山水”、“田园”、“风景”等,都变成了一种有价格、可供出售的商品,被标榜为一种时尚的调味品,一种生活方式的符号,一种情调的标志,一种的消费的层次。他却反其道而行之,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指引我们去思考行走的意义。


在书中,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许多人把旅行当作了流浪,比如我们一直很推崇的女作家三毛。真正的流浪者漂泊不定,居无定所,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浪漫。他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解读了参加旅行社的游客的角色。


他认为,游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为了在消费中印证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确切地说,是借消费来炫耀,或者说确认自我的价值。风景对于游客来说,实际上是非常次要的东西。因为他们看到的都是精心装扮过的景点,而不是风景。真正的风景在所谓的旅游景点以外,无所不在,但需要我们用身与心去发现。


游客在路上看到的是什么呢?是目光,羡慕的目光。这种被人羡慕的感觉对于游客来说,有时比风景本身更重要。旅行中的时间对社会性个体来说,是生产身份地位的时刻。一个游客在路上,只不过是要告诉人们:第一,在别人工作时,他有闲暇;第二,除了闲暇外,他还有金钱。人们对于旅游的期待,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自由的渴望,但这种对自由的渴望却往往使人更加不自由,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压力。



常听朋友说,我要攒钱,攒假期,去旅游。这种对自由和远方的渴望,却要剥夺现在的休息时间和正常的消费、娱乐,不正说明了旅游这种貌似轻松的休闲活动,已经变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束缚和压力吗?


曾经,每当看到身边的朋友在微博、微信上晒去各地旅行的照片时,我心里总会升起各种难以言状的情绪。羡慕,嫉妒,向往?或者都有吧。看完这本书,我有些释然了。

我不愿做一个观光客,在导游的带领下,购买那些人工雕琢出来的奇异景观的“观赏权”,也不愿顶着烈日,在游人如织的湖边,山上,摆出各种姿势拍照,只为证明我“到此一游”,回去在微博上晒照片,赢取别人羡慕或者嫉妒的目光。


所以,我不再执着地去旅行,用心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不辜负生命,不辜负自己,就是最大的幸福。


文丨李三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迟到:在明仕田园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正当时 “万象模式”成功运营启示录
今年“五一”不一样,最美的风景在这里……
观澜山水田园旅游文化园
「好风景」山水田园好风光 请君乐把风景赏
山水田园风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