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本书,带来从夏到秋的回味|凤凰好书榜·8月榜






榜说|宏大历史与私人诗意

凤凰好书榜·8月榜(榜单请见文后)

文|何可人




在中国当代作家在大陆出版新书这一动作里,能否找到比北岛更能让读者生出无限感慨的人吗?


尽管八月榜中《在天涯》这一套,早在1993年、2013年就已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但时至今日,在大陆的三联出版社出版北岛三十余年的诗集,还是带出当代文学的读者们复杂的心境。他的被接受和被打倒,他的昨天和今天,他的去国和归来,他的说与不说,都能让人产生太多意象的附加。据说如今在公开场合出现的北岛已是一位身影西斜,言语讷讷的老人。带着这种想象,再去看他这三十年的诗,也许能用其一句来形容: 一位本地英雄 / 在废弃的停车场上 / 唱歌 / 玻璃晴朗 / 橘子辉煌。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是传记作家李辉的新作,李辉早年进入公众视野是由于他对民国老人的访谈和立传,从胡风到巴金,从冯亦代到黄永玉,湘西沈从文,闽东谢冰心,好像那些文化大家,民国遗老,没有他不认识的,没有他不交好的。不过有交好就有交恶,如炮轰文怀沙。这本新书是作者在欧洲的文化寻访,在布拉格寻访卡夫卡,在牛津悼念奥威尔,昔年的轶闻,成今日之历史,今日之报章,又何尝不是异日之史料呢?


对于历史,除了散文化的书写,还有用全球化的视野来解读。这在本期的另外一本书《晚明大变局》上有所体现。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开始,明史的书写就一直不曾停歇,一直到几年前最为火热的《明朝那些事儿》。朱明王朝,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汉人执政的王朝,虽然清朝拥有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治世,但是汉家天下的被截胡总归是痛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明史专家,历时50余年研究和思考,视野宏阔,考证细微,语言却是晓畅明白。


这本曾引起社会主义阵营下“铁幕”震荡的诗剧,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的阅读视野里。然而近半个世纪过去,不论是在诞生地波兰,还是在传播地中国,被欧洲中心主义边缘化的《先人祭》,都面临着被新一代观众“重新接受”的命题。诗剧面对的当代读者,早已不是视政治身份为唯一属性的“人民”,而是“换了人间”后不再被强制要求对政治性寓言感兴趣的人群。


除了上述宏大命题外,本期的好书榜还有一些更“轻”的趣味。


江晓原的《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虽是个人口味,但也颇能呼应刘慈欣获奖之后来带的“科幻热”。除了这本旁逸斜出的电影指南之外,更多中外古今科幻小说被迅速出版成集。中国人的域外获奖,似乎总是能带来更多的瞩目和追逐,是否得到西方盖章授奖后,能让我们多平添一份被认证的自信自豪?这股由刘慈欣带来的热潮,还真让人有难辨这“热”是本体还是分身的迷幻感呢。


另外一本韦力的《失书记·得书记》,也是一本自剖私人心旅的藏书记录。书魂寻踪的私家故事,很容易得到爱书者的共鸣。于陋巷中其貌不扬的老人手里,得到一册无名棋谱或九阴真经,是多少文化人和江湖客写过做过的传奇梦啊。如果能由自己亲手发掘打捞一些在经历历史劫末后留存的旧笔墨,那更会有成就感。所以这类“故纸觅音”、“一纸千金”的故事,从缺乏美感的现实生活里看看,其实还是挺写意的。



凤凰好书榜·8月榜好书
10本书,文末可以给自己喜欢的书投一票


1.在天涯:诗选1989—2008

北岛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介|本书精选了北岛1972~2008年间的二百首诗歌。以1989年去国为界分为上下卷,本书为下卷。北岛的诗歌冷峻、思辨,有很强的批判性和思想能量,总是在悖论与断裂中探寻乃至拷问着人类、时代乃至自我的真理与价值。北岛三十余年的诗歌写作,不仅记录了他个人的生命史,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思想史,是当代中国文学的见证与高峰。


作者|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做过建筑工人、编辑、自由撰稿人。1978年在北京创办文学杂志《今天》,担任主编至今。自1987年起在欧洲和北美居住并任教。获得多种国际文学奖项及荣誉。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现与家人定居香港。



2.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

江晓原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简介|人类社会是一个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世界,是一个钢铁、炸药、无线电的世界。纳威文明是一个相信精神可以变物质、相信世间一切生灵都可以相互沟通、相信巫术和神灵的世界,是一个圣母、精灵、智慧树的世界。卡梅隆显然认为纳威文明更优秀,更应该得到保存,所以他让人类战败了。


既然锡安也只是一个程序,那它就必然是Matrix的一部分,那就意味着机器已经控制了整个世界。人类实际上不能在真实世界和Matrix之间选择,只能在Matrix中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之间选择。这样的生活,不是依旧暗无天日吗?

所谓的“中国科幻元年”,它只能以一部成功的中国本土科幻大片来开启。有抱负的中国科幻作家,和有抱负的中国电影人,都必须接受这一使命。


失忆、意识被控制之类的情况,通常总是在遇到铭心刻骨的爱情时出现例外;童话、神话故事中的魔法,也总是要靠爱情来破除的——想想柴科夫斯基《睡美人》、瓦格纳《齐格弗里德》之类的戏剧吧。



作者|江晓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已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80种,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150篇。2003年起关注科幻电影和小说,首创对科幻的科学史研究,持续发表学术文本,指导培养国内该方向第一个博士已于数年前以优异成绩毕业。



3.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

李辉 / 中信出版社


简介|《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是作者长达22年的漫长写作,讲述了他自1992年始到2014年止的10次文化寻访,包括去布拉格寻访卡夫卡,于牛津悼念奥威尔,在瑞典探求赫定的冒险人生,到阿姆斯特丹与巴黎体悟梵高、西奥两兄弟的永恒情谊……也探知了淹没于波茨坦的历史烟云和消失在香港远郊 的民国往事。在经过大量的史料整理、实地寻访以及原始档案的采集后,征得当事人或其后代的认可,将往事复原,忠实地描述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敞开了历史新的可能性和复杂性,为理解人物的遭遇与作品做了丰富的注释。


作者|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副刊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见长。主要作品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巴金传》《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传奇黄永玉》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因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而获得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06年散文家”奖项。2014年,因《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再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2013年散文家”奖项。



4.万物停止生长时

赵志明 / 上海文艺出版社


简介|201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获得者赵志明,携十篇全新作品登台亮相,前一秒欢笑后一秒悲伤,再次为我们送上那些独特而宝贵的,光阴的故事。

这是一部与故土记忆有关的小说集,作者以一种独特的笔触,为我们带来了十个存在于光阴里,既魔幻,又无比真实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你能看到曾经立于世间的那些鲜活的你和我,也将感受到那久未相逢的那份真诚和深情。


作者|赵志明,江苏常州人,从事过出版、餐饮、影视等业。1998年起开始尝试小说创作,2013年出版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获得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项。现居北京。



5.八道湾十一号

黄乔生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介|本书以鲁迅、周作人在北京的寓所——北京市西城区八道湾十一号为空间线索,以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为经,将周氏兄弟的私人生活轨迹和中国文化、社会、政治变迁的重大事件熔为一体,从新的角度呈现了对这两位文化巨人的深刻认识。作者是国内鲁迅研究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围绕八道湾十一号相关 史料、人物、细节,做了详细的考证,带有保存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感。


对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以及周作人投靠日本人等重大事件,都做了详细的还原和分析,既无文过饰非,也无过度批判。 涉及周氏兄弟的亲情、家庭、子女、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活动。周作人将鲁迅逼出家门、抗战之后投靠日本附逆、在建国后的遭遇、靠翻译和提供鲁迅史料赚取稿费和社会名声为生、凄凉终老等,娓娓道来。作者笔力深厚,炉火纯青,文字经得起咀嚼和回味,并令人唏嘘感慨。



作者|黄乔生,1964年生,河南南阳人,现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秘书长。长期从事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编辑出版了《回望鲁迅》(22卷),《回望周作人》(8卷)等史料丛书,著有《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自然与人生的盛宴——莎士比亚戏剧》、《鲁迅与胡风》、《鲁迅图传》、《鲁迅像传》、《鲁迅:战士与文人》等。另有译作多种。



6.留住乡愁

阮仪三护城之路口述实录

阮仪三 口述 / 居平 编撰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本书通过阮仪三先生口述的方式,介绍了他保护古城建筑的历程和反思,并对当下我国古城保护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阮仪三先生被誉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他保护了平遥等古城,并主持的周庄、同里、甪直、乌镇、西塘、南浔古镇保护规划。书中对这些故事和历史,都有着鲜活生动的叙述,为读者娓娓道来,道出一段又一段古城保护的故事。


作者|阮仪三,1934年生,苏州人,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2003年所做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保护规划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凭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再度获得UNESC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8年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大运河保护与研究”项目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委员会杰出贡献奖,被誉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他主持的周庄、同里、甪直、乌镇、西塘、南浔古镇保护规划,被称作“是一块里程碑...



7.晚明大变局

樊树志 / 中华书局


简介|本书是樊树志先生五十余年明史研究及对中国历史思考的结晶,是继《晚明史》之后,对晚明历史研究的又一力作。本书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的历史与社会变迁,在进一步推进晚明史研究的同时,对中国大历史的变迁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晚明大变局是中国历史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晚清以后中国社会发生颠覆性大变局的思想和文化潜源。


作者|樊树志1937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



8.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

[德]弗兰克·巴约尔 / 陆大鹏 译

译林出版社


简介|纳粹起家的一个道德号召就是要铲除魏玛共和国的腐败,但是纳粹自己也没有在德国建立起清明的政治。第三帝国的腐败是成体制的、自上而下的全员腐败。纳粹政权以腐败手段谋求体制的稳定,因此腐败行为受到纳粹当局的默许。即便少量腐败行为遭到了制裁,也只是为了纳粹党内小团体党同伐异的政治斗争的目的。弗兰克·巴约尔查阅了大量的庭审记录、新闻报道、党内报告等历史资料,他的研究揭示了纳粹德国的自我毁灭之路。


作者|弗兰克·巴约尔,生于1961年,德国历史学家,目前任职于汉堡大学历史系、慕尼黑—柏林当代史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近现代史,尤其是第三帝国与大屠杀的历史。其他作品有:《大屠杀,公开的秘密:德国人、纳粹高层与盟军》、《汉堡的“雅利安化”》、《文明与野蛮:现代性的矛盾潜能》等等。



9.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暴力为什么会减少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

[美]斯蒂芬·平克 / 译者: 安雯

中信出版社


简介|研究人性,必然关注暴力。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阅读了血腥的战争和令人毛骨悚然的罪行之后,不由得掩卷发问:“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但是我们很少问:“过去的世界究竟有多糟糕?”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畅销书作家斯蒂芬·平克在这本令人震撼的新著中告诉我们,过去的世界更加糟糕,事实上,我们正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和平的时代。


平克在书中展示了上百幅图表和地图,佐以大量的数据资料,量化暴力减少的趋势:部落间战事的死亡率比20世纪的战争和大屠杀要高出9倍;中世纪欧洲的凶杀率比今天要高出30倍;奴隶制、残酷刑罚和滥用死刑曾经是人们生活中的常态,但如今被废除了;发达国家之间已经不再发生战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死亡人数也只是几十年前的一个零头;强奸、家暴、仇恨犯罪、严重骚乱、虐待儿童、虐待动物——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减少。


如果人性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一切又是怎样发生的?是什么让人们停止儿童献祭,不再在晚餐的餐桌旁互相捅刀子,或者不再公开行刑,将犯人大卸八块来娱乐大众?是否是因为人们开始阅读小说、培养餐桌礼仪,开始敬畏警察或者将精力转向发家致富?原子弹是否应该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因为它防止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摇滚乐是否要对20世纪60年代的犯罪高潮负责?堕胎合法化是否促成了犯罪率在90年代的回落?


平克认为,答案并非如此。解释暴力下降的关键在于理解将我们推向暴力的心魔,以及将我们带离暴力的善良天使。政府组织、识字率、商业和都市的文明进程,让我们日益有能力控制我们的冲动,对他人怀有同情,宁愿讨价还价做交易而不是抢劫,我们也开始揭露那些毒害人心的意识形态,发挥理性的力量,克制暴力的诱惑。


作者|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当今西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入选《时代周刊》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百人名单,以及《外交政策》的世界百名思想家名单。

世界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前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兼认知神经科学中心主任;也是世界语言学与心智科学的领导人物,公认的“继乔姆斯基之后的语言天才”。




10.失书记·得书记

韦力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对藏书家韦力而言,“书如老婆,是别人的好”,又说,“藏书不可不贪,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端的是切肤之爱。看书、爱书和藏书,都是令人愉快的事。


其自述著作《失书记得书记》(全2册),以韦力藏书为线索,实质上写中国书友交往的故事,以及古籍拍场的种种逸闻,配图珍美,妙趣横生。你知道吗,中国书友尤其北京的那帮子小团伙,在拍卖场之前,有时会召开一个避免朋友相互内耗的“分赃会议”?你知道吗,一位买书人一年花个几千万就觉得了不起,而若去几场拍卖会,就会真切感到自己连个要饭的都不如?韦力说,“不是古书太贵,而是买书人太穷”,又说,“一直跟我竞价者,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既坦白交代了30年来韦力一人的藏书心旅,也可由此望见我们中国藏书圈、图书馆、古籍拍卖公司等集体群像。


作者|韦力,爱书人,酷爱古籍,曾写过数本关于藏书之书,现仍在写下去。其著作《失书记·得书记》,30万言,配有“芷兰斋”历年集藏的珍贵古籍图片,堪称自剖心旅的当代中国藏书奇著。

作为响当 当的嘉德拍卖等数家公司的古籍顾问,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被认为当代中国收藏古籍最富的个人藏书家,他甚至曾与另一书友合资几乎就要买下一批古籍高逾1亿元人民币,却戏称自己600多平方米的藏书楼是“芷兰斋”,谐音“烂纸”也。韦力微信,还开有一个中国古籍界罕见、时时更新的“芷兰斋”公众账号(关于藏书的一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藏在书里的“藏书”
秋夜微凉,开卷则安|凤凰好书榜 · 34周榜
情系古书30年,私家藏书7万余册的藏书家韦力要来深圳啦!
书城选书十本(2014年10月)
鲁迅说:到了一定年龄, 必须扔掉四样东西丨推广
文史杂说 | 每月新书选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