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逃不脱的命运 | 专栏



亲爱的马尔克斯说:“发现胡安·鲁尔福,就像发现弗朗兹·卡夫卡一样,无疑是我记忆中的重要一章。”亲爱的老杨也说:“如果只让我读一个人的短篇小说,我就读卡夫卡;如果只让我读一个人的中篇小说,我会选择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


考虑到卡夫卡的重要性,以及对马尔克斯和老杨的热爱,我意识到,胡安·鲁尔福可能是我命运中逃不脱的一个环节。


和那些经典名家不同,胡安·鲁尔福一生只写过两本薄薄的小书,一本是短篇小说集《燃烧的原野》,另一本是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他的作品在高手之间流传甚广,被众多文豪视若珍宝。但他在写完《佩德罗·巴拉莫》之后,就再也没有写过任何东西,而是安心地做起了他的汽车轮胎推销员。


有人认为他之所以就此封笔,是出于道德上的考虑,在他确定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越这本书之后,他不愿给人类的出版事业再制造任何不必要的麻烦。也有人认为,他在写了这本书之后,便将整个后半生搁浅其中,再也无法从那个世界逃离出来。


无论如何《佩德罗·巴拉莫》都是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它就像一个独立的宇宙,拥有自身的生命法则和运转定律,对于万事万物有着魔幻般的吸纳能力。它在每个人的身上以不同的形态展开,以至于两个人在谈论这本书时,往往惊异于对方说的是不是同一本。




《佩德罗·巴拉莫》顾不上时间的准确性,似乎在任何时候,书中不同的故事都在同时发生着。这不免令我产生一种眩晕的感觉。如果我抛开时间是线性向前的这一偏见的话,会对本书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抵达更加真实的生命样态。


书中死人与活人的界限已经无法区分,在活人说话的时候,死人会时不时地插上一句,提示不要忘记事物的真相。空荡荡的科马拉村死人比活人还要多,在大街上游荡的人影或马匹,多数时候是已经死去了的人或动物的灵魂。


在处理如此大质量的题材时,作者的笔触却简洁明快到了极点。他从不交代事件背景,也不交代人物,而是让事情直接发生,让对话扑面而来。这种写作方式给我的错觉是,我不是在阅读一个文本,而是事情就发生在我身上,那些面对面的对话或不小心听来的窃窃私语,都直接撞击在我的耳膜上。它以巨大的引力,将我一下子吸收到了它自身的宇宙中:事情正在发生!


马尔克斯说,他那一年读过《佩德罗·巴拉莫》以后,再也无法读其他作家的作品,因为他觉得他们都不够分量。而且从此以后,他能够背诵全书,且能倒背如流,不大出错。


心理学上有一种测谎方法,为了证明某人说的不是谎话,就让他将事情颠倒过来叙述一遍,如果他做不到,就说明他在撒谎。因为只有在某人身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他才能倒叙如流。据此我判断,《佩德罗·巴拉莫》中的故事,已经在马尔克斯身上真实发生过了。


2015.10.9

青岛湛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语录丨今天读一读马尔克斯引路人的唯美句子
胡安·鲁尔福: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
国内很多作家“抄袭”了《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其实也“抄袭”
你知道莫言和陈忠实模仿《百年孤独》,但知道马尔克斯模仿的谁吗
让马尔克斯神魂颠倒,盛赞它是《百年孤独》之母,究竟有何魅力?
“读读这玩意,妈的,学学吧!”——马尔克斯追忆胡安·鲁尔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