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即将毕业时如何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





文/简书作者:心灵捕手Jerry


一位朋友(用字母G代替这位朋友吧)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没自信了,心里面没底。”大概聊了下,才明确了更具体的描述:“答辩过了,但是越来越没自信,不敢说话不敢找工作不敢投简历,大一大二不是这样的,一直在找原因,没有什么结果。……还有就是每天没有踏踏实实好好看书内心的内疚感!……这种状态已经持续的有点恐怖了!”


作为一个毕业N年的人,看到对方说的这些内容,我决定说点什么,但限于篇幅,实在无法在对方的留言下直接回复,索性就写在这里吧。


能不往前走吗?


G在留言中所描述的所有行为和心理感受,是其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环境时因心理冲突而产生的一些现象。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冲突呢?其实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过度关注导致的。


我们不是漫威世界里的超级英雄,所以我们一定无法预知未来。既然我们可以接受自己是这个蓝色星球上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我想对于接纳自己没有超能力这件事应该不会太困难。至此,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就是:一个不可知的未来就在你人生道路的前方等着你,你是开放而勇敢地走向未知,还是逐渐封闭自己,躲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不停地焦虑。


即便我们在主观上选择了停在原地,你意识中的另一个自己以及周遭的社会压力依然会推着你往前走。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调整自己,以积极主动开放的态度去面对那个未知的人生之路呢?


所有的不敢都是防御。


生活环境的变化(或即将到来的变化)会对我们过往的行为习惯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当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影响带给我们的感觉时,也就意味着这种影响已经由外在行为模式层面进入到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心理状态能够快速适应这种变化带来的刺激,我们就不会感到困惑、难受,甚至焦虑;如果我们不能快速适应变化,我们的内心就会觉得不舒服,并且会在一些情境下影响到自己的行为。


对于G,在面对即将毕业这种生活变化时,由于无法正确调整自己的状态而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冲突,表现在行为上就成了“越来越没自信”、“心里没底”、“不敢说话不敢找工作不敢投简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或状态出现?是因为这位朋友在当下这种矛盾状态下无意识地启动了自身的防御机制。


防御的理论解释是:从意识层面消除不愉快情感成分的一种心理操作。本文的主角在面对冲突时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控制力,这种失控的感觉导致了不愉快的体验,于是主角无意识地选择了让自己能够相对舒服的一种处理方式,就是一系列的“不敢”行为和“看书”行为。当主角“不敢”的时候,就可以暂时与外在环境隔绝,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休憩。


恶性循环产生焦虑。


然而时间不会就此停止,G的意识层面必须再次面对毕业这件事,于是G就会再次感受到各种不愉快的感觉。这些不愉快的感受会促使G不停地妄自揣测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在揣测的过程中,各种想象中的不好的结果会浮现于眼前,这些想象中的坏结果又会反过来加强G的不愉快的感受。当思维在这种恶性循环里绕的太久,就产生了焦虑。


找回失去的控制感。


前面提到G在新的现实面前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控制力。那么做些什么可以找回控制感呢?


抛开杂念,关注自身。由于焦虑是由不愉快的感受加上对可怕事件的猜想构成。我们不妨试着从控制自己对不良结果的想象(杂念)开始来逐渐关注自身。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做某一项具体的事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做好这件事本身或者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件事的实施步骤上。对于暂时不确定的事件结果,我们不要过多地去想,因为我们的想法根本无法左右事态的发展,但我们当下的行为却可以影响事态的走向。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于具体的行为上时,我们就对影响事件结果的过程有了控制力,这种控制力会带给我们控制感,在控制感的作用下,我们就会逐渐找到自信,甚至找到做特定事情的感觉。自信的感觉则会继续促使我们愉快和准确地做好手头上的事,这时,一种正向的反馈就形成了。我相信如果过程是好的,结果一定不会太差。


准备充分,提升自信。在做一件事情前,适度地做好准备,会让我们觉得更踏实。相对充分的准备保证了我们对事件较好的认知(了解),当我们面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时,就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对未知的恐惧了。恐惧少了,不良的念头就少了,于是我们就会更加认可自己,相信一切尽在掌握中。


快速试错,不断修正。如果有一个好的过程,通常结果不会太差,但并不表示结果一定就是如当事人所愿的。这里有两个方向上的意思。一个是指从长期系统(非短期线性)的角度来看,好的过程会产生不太差的结果,但同样的过程可能会在短期内看不到好的效果甚至产生较差的结果。


另一个意思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如果有人一开始做了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的事,即使一开始较顺利,做着做着他也会觉得别扭,时间一长,自然很难做出好的成果来。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职业选择方向等一系列的内容,然后迅速切换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上。


我们在切换道路的时候不要害怕,因为没有人是可以在一开始就明确自己能干什么和擅长干什么的,大家都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了比较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当然了,生活中有两种人不需要试错:天生走狗屎运的人和已经变得麻木不仁没有生活感受的人。


你的生活属于你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不同的个体,在大家从迷茫到成熟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有趣和不爽的事,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和良好的认知能力,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反馈系统和行为模式,我们就已经走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了。这个时候,那些让我们纠结的事情还需要当回事吗?



心灵捕手Jerry:简书原创作者。心理咨询师、商业顾问。微信公众号:WillHuntingJerry;新浪微博:@心灵捕手Jerry


版权所属,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想给作者写评论?想给简书投稿?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简书App加入简书作者行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为作家》:我写作路上的“心灵捕手”
五本书,滋养你的心灵
心灵捕手
为什么要阅读?
电影:《心灵捕手》
美国电影《心灵捕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