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时候过清明,那么暖那么美



又到清明节,故乡已是万物复苏,麦子吐穗,柳树吐芽,草长莺飞,到处鸟语花香。在这种暖意里,人的心就静了,于是就想起儿时的清明节……

 



在故乡,清明节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在大门两侧插柳枝,听大人说这是为了辟邪。清明的前一天,家里会安排孩子折柳枝的任务。那时的我们,欢快地跑到村里的大柳树旁,噌噌爬到柳树杈上,柳枝不一会儿就能折一大捧。第二天清晨,母亲就会把柳枝插在家中的大门两侧。

 




折下的柳枝,还可以做哨子。将柳枝握在手中轻轻折断后,双手不断扭动柳枝皮,让皮和干脱节,然后从大头往下慢慢抽下,再把柳皮用刀子割齐,把吹口的一圈硬皮轻轻削去,柳哨就做好了。然后放在嘴里,啾啾地吹着,那份惬意,真是幸福极啦!

 


清明节还会吃鸡蛋。儿时,清明节早上的饭是最让人期待的,因为母亲要给我们煮鸡蛋吃,这对于一年都难得吃上几次鸡蛋的我们来说,似乎从清明以前的很多天就开始期盼了。

 







除了吃鸡蛋,小时候还会和小伙伴们还会玩碰蛋。拿去碰的蛋有鸡蛋、鸭蛋、鹅蛋,染得红红绿绿紫紫的。揣在兜里的蛋会先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开始碰蛋的时候会很忐忑很舍不得,生怕碰碎的是自己的蛋。如果碰赢了,心中那个开心;如果碰输了,也会很沮丧很沮丧。

 



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依稀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去上坟的情景。压坟头纸、摆祭品、点香火、烧黄表纸、磕头……看着大人一本正经的动作,不懂事的我们总觉得好玩。一直到了后来才明白,坟头里睡着的,都是最亲的人。才明白大人心里那种深深的感情。

 



记得上小学时,每年清明节学校也会组织去烈士墓祭扫。清明节一大早,我们以班为单位,列队从学校出发。班长打着少先队旗在前面带路,我们则雄赳赳气昂昂地在后面跟着,大家一路高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脸上带着笑,嗓门尽量高,迎着路过的笑盈盈看着的大人们。

 



向烈士墓献的花圈,是我们头几天用买来的纸,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成的。那时候,我们小小的心灵里满怀着崇敬的心情,立志要做“红色接班人”。

 



清明节,荡秋千也是习俗。在农村,所谓的秋千很多时候就是在两棵相邻的大树之间,绑上一根结实的绳子。坐在绳子的中间,两手揽住两边的绳子,便晃了起来。这样的秋千,虽然简单,小小的心里却总是满满的满足和快乐。

 



清明是踏青的大好时节,有明媚阳光相伴,鸟语花香作陪,小小的我们更加按耐不住跑到原野里疯玩的渴望。有时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有时是老师带着整个班去春游。大家背着书包,系着红领巾,欢乐地走在春游的路上。

 



走在路上的时候,老师有时会喊班上某个唱歌好的同学唱上一首歌,有时会组织全班大合唱,走到哪唱到哪,欢乐极啦。到了目的地,全班围成一个圈坐下,玩丢手绢巾或者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还会互相交换零食,三三两两的玩闹。

 


如今生活好了,物质丰富得多,玩的花样更多,却失去了最重要的心情和心境。那种纯真和简单的快乐,已经再也找不回来了,只能在记忆中怀念和回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得小时候,我们这样过清明。
【浙江】曹睿暄《拄蛋比赛》指导老师:吴红云
铁锤锤蛋锤不破_谈绮蕾
学生习作展示:有趣的跳绳
懒人版水果蛋挞的做法,零难度 零失败 无添加,比甜品店做的好吃
记忆中的清明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