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道丨编一个竹器先养一片竹林,这是奢侈的温暖



竹器背后的故事

文 | 物道


从看护竹笋长成竹子,到挑选竹子编织竹器。篾匠守着一片竹林,从那里生长的竹器温暖着生活和时间,而今它们逐渐藏于街角,隐于山野。我们开始怀念一件件手艺的诞生与颠簸时,才发觉它们承载的是光阴和温度。


清晨,露水顺着竹竿流淌而下,空气中透着微凉。清风吹过,时而会惊动竹梢的鸟儿。白天阳光斜照,随着竹子间距的不同,竹林远远近近会呈现不同的深绿色和淡绿色。小时候,家里种有竹子,那是爷爷的竹林。

 图片来源于「自然家」


从竹笋到竹子


记忆中,爷爷总是扛着锄头,拿着镰刀出门。春天时,从竹笋钻出泥土到笋叶脱落,他会花更多时间照料,因为牲畜会钻进竹林咬断竹笋。新竹子长出来以后,他会忙于清理杂草,挖掉多余品相差的竹子,让竹子自由通风呼吸。曾有疑问,为什么是挖竹子,而不是砍竹子,他说砍断的竹子会留下一节,下雨后很容易烂根,进而会破坏整片竹林都遭殃。


中国的篾匠都是如此,没有自己去买竹子编织竹器的传统,他们都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竹林。 


一年一年伐掉老竹子,给新竹子生长腾出空间。这时的老竹子看似没有了生命,其实篾匠正在让它们“重生”。

 图片来源于「arden's摄」


竹子的“重生”


篾匠的工具不多,一把篾刀,将竹子盘成细篾条。再就是小锯、小凿子等,还有一件特殊的工具就是“度篾齿”,铁打成像小刀一样,安上一个木柄,两把插在一个地方,刀刃相对,间距就是需要加工篾条的宽度,把柔软结实的篾中间穿过去后,篾的表面会修饰得更光滑和圆韵,这种刮方式起到打磨的作用。如此,加工出来的篾都很有柔韧性,适合做细篾篮子、凉席等。



 图片来源于「东南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扬华│我的祖父是篾匠
手工木钻的回忆
【干线杯小说大赛】李洋丨季大爷
家乡的竹林
散文精选:春笋(原创)
无约而至小竹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