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良的洞察力,救了两位皇帝
汉朝史
作者 | 我方特邀学者刘小麦
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他足智多谋、文韬武略,最终协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
张良最大的特点是富有极强的洞察力。他在变幻莫测的局势下能拨开重重迷雾,戳中问题要害,做出正确的选择。有人说,张良化解一次又一次危机,凭的正是一招鲜——洞察力。
前206年(汉高祖元年)刘邦先行攻下咸阳,想在关中称王。此举惹恼了项羽,项羽扬言要与刘邦决一死战。在剑拔弩张之际,幸好张良的好友项伯从中斡旋,局势才稍有缓解。张良意识到,刘邦当面向项羽谢罪是眼前唯一的生路。然而,围绕沛公该不该亲自去楚营赔罪,军中的大将们争执不下。超过一半的大将都投了反对票,大家担心羊入虎口。
面对大伙的质疑,张良说:“不得虎穴,焉得虎子?”由于刘邦向来对张良言听计从,将士们才住了嘴。第二天,张良挑选了百余名官兵作为随从,而大将军樊哙恰好身体不适。张良权衡再三,还是请樊将军带病前往。
当刘邦带着张良、樊哙和百余名从骑来到鸿门赴宴时,席间的气氛果然触而即发。项羽的谋臣范增怎肯放过这天赐良机?他屡次举目示意项羽,又再三举起随身携带的玉佩,不管范增如何暗示,项羽就是无动于衷。最后,无奈的范增竟用了剽悍的一招——让勇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伺机刺杀沛公。
这一切都没能逃过张良的火眼金睛。他乘着项伯拔剑对舞的当口,机敏地叫来了樊哙。樊哙闯进宴席后,局势发生了逆转。于是,张良给刘邦递了个眼色,两人去上了趟厕所,而刘邦再也没有回到宴席上。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张良抱歉地说沛公因不胜酒力先回去休息了,并拿出事前准备的礼物为酒宴买了单。至此,一场惊心动魄的危机得以烟消云散。
事实上,张良之所以如此安排,源于他对形势的正确判断。他敏感地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到了解决的路径。他深知项羽的优柔寡断的个性,只要刘邦在态度上摆出谦恭委屈的样子,在策略上先声夺人,努力从精神上压倒对方,基本上能稳住项羽。当然范增的搅局不得不防,可是利好因素也不少:刘邦的善于表演,樊哙的强大气场,再加上项伯的暗中相助,只要防备工作到位,胜算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而汉高祖十年发生的一场改换太子风波,张良化解政治危机的一招鲜功夫愈加锤炼地炉火纯青。
当时,刘邦宠幸戚夫人,爱屋及乌,自然对她所生的儿子如意疼爱有加。后来刘邦察觉出吕后的异心,就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有意要另立赵王如意为太子。
消息传来,举国皆惊。大臣们纷纷上书劝谏,大臣叔孙通更是措辞激烈:“太子不能随便更换,换了太子天下可能会大乱。”尽管大家据理力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谁也说服不了刘邦。作为太子的母亲,吕后慌了神。她的二哥吕释之忽然想到了张良这个智囊。
面对吕释之的恳请,已经退居二线的张良本想置身事外。但出于对大局的担忧,对大汉王朝的担忧,张良想了一招妙棋。
他说:“眼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太子请四个隐士出山相助,要不惜一切代价。如果太子能把他们搞定,估计事就成了。因为这四人是高祖敬仰的义士,至今不肯归属汉朝,一直是高祖的一块心病啊!”
果不其然,当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四位隐士与太子一同出现在刘邦面前时,刘邦大吃一惊。看着父皇的表情,太子心里石头落地,易立太子的事估计不会再提起了。
凭着卓越的洞察力,张良找到了刘邦的软肋,机智地化解了一场宫廷危机。张良对刘邦太过了解。刘邦怎会不知换太子可能引发天下大乱?表面上看,刘邦要给心爱的女人一个说服的理由,实际上需要一个说服理由的,恰恰是他自己。作为一代帝王,能让天下隐士归心,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吗?再说,太子的翅膀硬了,已经奈何不得,不如现实一点,拦不住就不拦了。
洞察力就是“开心眼”,不仅能看到表面的东西,更能看到深层的东西,这不仅需要天赋更需要知识和经验的日积月累来造就。因为有了这个法宝,张良的一招鲜功夫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让世人叹为观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山四皓人物介绍
刘邦:天下最会当老板的人
悟空问答
卑以自牧,张良深得其真谛,韩信却参悟不透
鸿门宴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去世前,为何要下令处死救命恩人?好在陈平留了一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