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亿年前的化石上居然有黄庭坚的真迹

作者: 王晟


中华震旦角石复原图。(网络图片)


北宋年间,大书法家黄庭坚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上面有一个很特别很罕见的印记,形似细长的竹笋。


黄庭坚收藏的中华震旦角石


于是他挥笔在“石笋”上题诗:“南崖新妇石,霹雳压笋出,勺水润其根,为竹知何日”。于是,这块深埋4.6亿年的“石笋”,因为留下了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的诗词,成了目前全世界可考证的、首块被人类收藏的化石标本,也是目前收集到的唯一一块化石和名家书法集于一身的艺术珍品,堪称无价之宝。


据了解,这块化石中的“石笋”,实际上是一种无脊椎动物——震旦角。震旦角石化石只産于中国,它是中国典陶纪的重要化石之一,是四亿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凶猛食肉动物。由于沧海桑田,大自然地质历程变迁,埋藏于坚硬的石灰岩中,所以取之不易,得之更难,从而使其更显珍贵。一般来说,震旦角的“身体”呈圆锥形或直锥形,一头尖一头宽。将它倒置有如一座宝塔,其石面有二三十节环状圈纹突起,亦犹似竹笋,故在古代民间称“竹笋石”“宝塔石”。


而这块化石的罕见独特之处,就在于其上刻有的书法,经考证研究认为极有可能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早期作品,这说明早在900多年前黄庭坚就已经开始收藏化石了。


中华震旦角石的来历



黄庭坚的收藏“中华震旦角石”。(网络图片)


然而,北宋书法家黄庭坚收藏的这枚化石如何在900多年的时间中重见天日,辗转被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收藏?头足类化石研究专家陈挺恩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块化石的“前世今生”。


陈挺恩说,1968年,时任江西省武宁县政府机关干部涂兆庆曾在江西武宁县老城石家祠堂乱石堆中无意中捡到一块奇怪长方形石块,长约19厘米,宽11.4厘米,高2.5厘米,石中有一白色石笋化石,起初的时候,他并没有在意,捡回后将其作为压腌菜的石头,被相识的历史教授俞明光看到后,觉得这块石头不寻常,后经武宁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指派专人调查后送往北京,请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先生鉴赏,后来又因其上的震旦角石而辗转送到了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进行研究。


陈挺恩研究员说,经过多方研究和考证,该化石上的诗文有可能是由黄庭坚在1079年至1080年,被罢免国子监教授之后至其赴江西太和任知县期间,在其武宁朋友石家小住半年期间所得,黄庭坚触景生情,写下此诗。石头侧面刻上的诗文据考证就是黄大师的手笔。


据已有的可考资料,该刻有黄庭坚诗文的中华震旦角石化石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人类所收藏的化石标本,更难能可贵的是,北宋时期,黄庭坚从民间得到这块保存完美的化石标本,在其侧刻下诗句,虽然经历了900多年的风雨历程,仍能保存至今,它的发现更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在北宋时期对化石的认识已比较普遍,不但已有收藏化石的记录,而且开始将化石制成工艺品流传于世。

据已有的可考资料,该刻有黄庭坚诗文的中华震旦角石化石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人类所收藏的化石标本,更难能可贵的是,北宋时期,黄庭坚从民间得到这块保存完美的化石标本,在其侧刻下诗句,虽然经历了900多年的风雨历程,仍能保存至今,它的发现更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在北宋时期对化石的认识已比较普遍,不但已有收藏化石的记录,而且开始将化石制成工艺品流传于世。[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庭坚藏“中华震旦角石”在宁展出
黄庭坚收藏化石在南京展出(图)
黄庭坚把玩过的化石,消失了900多年,重见天日后成为镇馆之宝
不足1%,见证绥阳宽阔水曾经为沧海?!
文物中的文物!四亿年前化石现黄庭坚真迹
神童,他7岁时写了一首诗,成古今经典,写清了为人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