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為了做這盞燈,三個年輕人花了兩年時間跟民間老師傅學習。














文|康曈曈   摄影|王凯 
资料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在北京鼓楼的宝钞胡同里,有一处隐秘的存在——兰花酒店,胡同里的小型精品酒店的所在。就在他们二楼的餐厅里,有四盏形态独特的壁灯,只有在灯光被点亮的时候,才能透过光线看到它的最佳姿态。




兰花酒店中 ATLAS STUDIO的灯具设计


这款灯的设计出自北京的ATLAS STUDIO,由周贞徴、Ahti Westphal和Catherine McMahon三人创立的设计工作室。三人都是美国最著名的设计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建筑系的同学,在基于对材料与手工艺的热爱聚在一起,通过设计探讨着他们对于多领域美学的探索。


你现在可以好好来观赏这盏造型别致的灯:灯的框架由紧实纤细的金属构成,包裹在外部的灯罩有着柔韧的质地,在光线中可见细腻的纹路,整体呈现出一种安静而饶有趣味的观感。

 

“这款灯是纯手工编织的铜丝制成,我们跟一位北京的金属编织师傅学习了两年,现在几乎没人会这门手艺了。”工作室的成员之一周贞徴说,“这个灯罩其实是纸的,用构树皮制造的,属于很古老的造纸原料,也是我们从树皮开始经过一道道工序手工完成的。”



ATLAS STUDIO  左起:周贞徴、Catherine McMahon、Ahti Westphal


Westphal作为工作室成员之一,他同时也是柬埔寨占族研究中心(Cambodian Center for Cham Studies)的联合创立人,一直专注于材料的实验和可持续性的设计。


在概括他们的工作时,他很看重的是工艺背后的景观和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发展。


过去的一整年,三人都往返于中国黔东南地区的大利侗寨,在那里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纺织印染工艺,织物从原材料开始,一切工序都保留着最传统的技法。这是ATLAS STUDIO正在进行的新项目之一,在不断地深入学习中,他们也发现这种传统工艺正在逐渐濒临失传的状态。当地人只在重大事件时才会穿着自己制作的服装,或者是另一种重要的习俗:人们要为自己的葬礼准备精美的衣服。



贵州省榕江县大利村


使用天然植物印染



采摘的棉花原料



最原始的纺织工艺



晾晒染色后的布料


有一次,他们路过北京的地下通道,看到一位贩卖手工制品的藏族妇女在纺羊毛,常人已司空见惯的事,对他们来说,这是踏入未知领域的契机。三人对这位叫祖玛的妇女产生了兴趣,在交谈中得知,就在北京的郊区,有一个隐秘的少数民族社区,那里的人们仍然在使用最传统的工艺为自己织造物品,原始材料的纺制和手工编织,在城市的边缘还鲜活地存在着。


北京郊区的少数民族聚集社区


正如兰花酒店里他们设计的灯具,金属编织是过去制作宫灯时的手艺,这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特殊传统,全北京只有周师傅一人还在坚持。他们沿用了这种传统的技法,用现代感的造型展示出了这门手艺的新姿态,选择用古法造纸制作的灯罩。


周国利,大栅栏手工艺人,专门从事铁丝编织技艺


谈到传统手工艺,三位设计师成员表现出朴实的热忱,每一件产品的设计对他们来说都已不仅设计本身,在发掘不同文化滋养的地方传统中,保持着多元全面的现代视角,用传统手工艺和材料,试图在文化景观中构筑出一种美学。不同文化背景的工艺始终吸引着他们,坚持不懈地在可触及的范围中寻找着传承的美学。




WIREWORKS,2014年大栅栏领航员计划手工艺人和青年设计师的合作项目


在一切都离不开大工业、标准化量产的时代,他们所做的研究和实践无疑是缓慢且需要付出更多精力的,但对于工业化生产,他们抱有轻松包容的态度:“我们也并不反对大工业,只是更关注材料和技术为产品带来的特性。”


ATLAS STUDIO为我们展示了设计的另一种新的可能。手工艺的魅力,其实从未远去,它正在以崭新的面孔进入我们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手工艺人制作的木质灯罩太精细 咱们的传统工艺很多丢失了
中国人不可丢弃的10大传统手工艺
传统手艺摘抄
图解:中华传统手工艺(二)
庙会里的传统手工艺
那些被遗忘的美好,我想把它找回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