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破解“莫言+教育”三大热点

热点一

从莫言的成功,寻找家庭教育的转型

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当天,莫言曾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这样一段博文:“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敢于最早地举起‘反叛义旗’的孩子必定是治世英雄的雏鸟。父母仅仅会爱并不及格,因为母鸡也会爱,何况最真挚的爱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须接受训练,具有相当的质量才行。”随着莫言成为我国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段话也引起了众多家长的热议和思考:今天做家长的都“及格”吗?

从小爱读书,奠定一代文学大师的基础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在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和反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上学时是什么样的呢?他的父母对他是怎样教育的呢?莫言获奖引起国人轰动之后,很多人特别是做父母的又把眼光投向莫言的成长上来,希望从莫言的家教中也得到一点启示。

闵行区君莲学校高级教师许织云表示,当了解了莫言从小的生长环境,及受到的家庭教育时,我们就不难发现他的成功之道。莫言从小就喜欢读书,因为家里穷,不可能买回所有想看的书,他就利用给人打工的机会,走遍周围的很多村庄,借阅了所有能找到的书。我们不难看出,那种爱读书如爱生命的执着精神正是莫言成功的基石。可见阅读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有着多么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家长支持,对孩子读书期望“不功利”

我们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教辅书和《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中,父母总是让我们选择与学习相关的书籍。如果读些没被老师列入“必读”、“应读”书单的书籍,都会被家长称之为“闲书”。而当我们为人父母以后,看似比以往更注重孩子的阅读和学习,其实也在不断地阻断着孩子阅读和学习的兴趣。现在的孩子,爱好阅读的还有多少?能自己做主从容阅读的还有多少?哪有时间来读书?

在此不得不说,莫言的父母在他成功中也有非常大的功劳。那就是虽然由于家庭和历史原因,莫言很早就辍学了,但他们还是适时地支持和保护了儿子爱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对此,上师大康城实验学校高级教师程立海表示,在现今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都非常地支持孩子读书,重视孩子的学习。然而我们却在无意中抹杀孩子的好学、爱问、喜看的兴趣和习惯。什么时候家长不再以一种任务的形式去要求孩子读书,什么时候家长变得尊重孩子的自由成长的需求,孩子也就会自然焕发出与生俱来的求知欲、阅读欲。作为父母,不仅不应禁止孩子读书,还要不遗余力地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大张旗鼓地培养孩子读书的良好习惯,让读书为孩子的人生奠基。

近日,作为我国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热”不仅体现在他的书大卖中,还波及了教育界,莫言曾接受过怎样的教育,他的求学经历带给家长何种启示、他的作品会否被教材收录、他会否出现在2013年的中、高考试题中……等等话题均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对此,本期周刊推出《“破解‘莫言+教育’三大热点”特别策划》,请来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解读上述热点。

读书成就莫言,家长能为孩子做些啥

一位教育从业者并身为家长的王志强先生表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应给孩子怎样的书,如何引导孩子爱上读书,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大事,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及家长都必须慎重考虑的事。对此,家长就要做到如下方面:

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孩子如果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给孩子的终生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所以,家长既要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孩子愉快阅读习惯,并指导孩子的阅读方法,这是需要家长付出极大的爱心、耐心和细心。首先,家长自己要喜欢阅读,且与孩子一起阅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阅读氛围,养成爱阅读的习惯。其次,家长要指导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一是批注的习惯,一边阅读一边动笔标注、圈点、勾画,会对生字、新词、佳句、精彩片断的印象更深刻,更有收获;二是摘抄的习惯。语文学习重在积累,要引导孩子把文章里精彩点滴,如新颖的标题、新奇的比喻、有力的排比、精彩的句段以及富有哲理的妙语箴言摘抄下来,分类整理,积累成册,并在早读课时倾心朗读,其效果必佳。日积月累,孩子自然会成为知识渊博、内涵丰富、素养高的人。

家长要帮孩子挑选合适的书

一般来说,3岁以后,选书的阅读重点要从以画为主向以字为主偏移。故事的内容要生动有趣,有寓意、有常识的讲解。要注意的是,相对培养阅读兴趣而言,识字是次要的事情。不要把图画故事书当作识字练习册,更不要让识字取代了阅读。对于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家长多和孩子一起看《十万个为什么》这类科普性、知识性的读物,鼓励孩子从中找到答案,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读书兴趣。如果孩子有些特别的兴趣爱好,家长也可以侧重选相关的书。父母们要养成与孩子一起去书店购书的习惯,让孩子自己选择想要的书,而不是在网上搜一大堆“好书”直接让快递打包送到家里。在家里最好给孩子准备一个书架,专门摆放孩子的图书。当孩子看到书架上那些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引人入胜的图书封面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主动地把书拿下来看,要求父母讲给他听。同时,建议每个家庭每周都有亲子共同的阅读与讲故事时光,要陪着孩子读,并一起探讨里面的细节。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就和孩子一起到书中去找答案,使孩子认识到读书的作用。在不断的看和听的过程中,阅读就会逐渐成为孩子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愈来愈喜欢看书。

热点二

莫言作品会否入中高考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一经公布,家长和学生,纷纷猜测是否会成为中、高考和自主招生的考题。对此,周刊请来中学资深语文教师,预测其可能性。

专家预测

看好高校自招中出现“莫言”

当被问及莫言的作品是否会出现在今年的中、高考时,多数老师给予了否定的答案。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主任陈兆施说,中考语文卷中很难选到合适的莫言作品,因为能在卷中出现的要求之一是收录的文章要有相对较完整和清晰的故事情节和发展过程,但是莫言的作品很难通过1000多字来做到这一点;而在高校的自主招生中还是有可能出现的,特别是文学类的自主招生,如何看待莫言的作品这一问题很有发挥空间,极易看出赏析者的文学底蕴。新华初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也认为,自招中完全有可能出现与莫言有关的试题,建议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多看多读,哪怕是读过一篇也行。此外,他还为学生做了一个文学常识的更正,因为很多学生都以为电影《红高粱》就是改编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其实并不然,电影是根据《红高粱》改编的,而这只是莫言《红高粱家族》系列中的一篇。

向明中学语文老师白扬则预测,自招可能会出现让考生鉴赏莫言作品、谈谈对其作品看法、为什么莫言会获得诺贝尔奖之类的题目,因为这类题并无标准答案,考生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建议学生不仅要读莫言的作品,读后还要多深入思考。

热点三

莫言作品会否入中学教材

莫言的作品是否应收入语文教材,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多样性,合适就好”、“推陈出新丰富阅读视野,不勉强附会就好”;但同时也有反对的声音,如“不支持,大师的作品一般都很难理解”。

教材主编:不会出现在最近的上海语文教材中

对于这个问题,本市多名中学语文老师均表示,在目前上海的语文课本中,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没有出现莫言的作品。而全国通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也仅是在高中的“中国小说赏析”选修读本中,收录了《红高粱》。日前,上海高中语文教材主编、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王铁仙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明年春季教材已经定版,因此莫言作品肯定不会出现在最近的春季版教材当中。根据教材编写流程,近年来高中语文教材每年只有词句上的细节微调,并没有大幅度的修改。他也补充说:如果由他来选择莫言的作品作为课文,会在《透明的红萝卜》中作节选。原因是高中语文教材编选课文的原则有三点,一是选择作家代表作品的主干部分,二是要能反映作家的艺术风貌,三是适合中学生阅读。此外,长篇作品较为难选,中短篇作品相对更适合节选。根据这些条件,《透明的红萝卜》较为适合。

无独有偶,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张夏放称,该社目前正在编写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为短篇小说选读,作为语文教材的配套读本。这两天,刚刚确定了该教材收录的40篇作品书录,中外作品各20篇。在中国作品中,除了中学生们熟悉的鲁迅、沈从文、老舍等作家作品外,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也被确定收录,明年春季该读本就有望进入校园。

名家点拨:中学生该如何读“莫言”

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莫言的作品“无缘”上海的语文教材,但在本市不少中学的各类语文活动和拓展课中,学生还是感受到了莫言的热度。曾以自编语文教材为特色的大同中学是其中之一,该校语文特级教师曹动清说,学校的拓展课中就收录了莫言的一篇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蛙》,他说学生可以选择自读,然后写一些读书感受,如果有疑问还可以请教老师,因为毕竟莫言的作品在理解上可能有一定的难度。

陆继椿说,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莫言作品并不多,因为他的作品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不仅极具想象力,而且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这两者的结合就很容易迸出火花,但初中生可能较难理解其中的深度,他推荐初中生可以阅读莫言的处女作《春夜雨霏霏》,这是一篇描述爱情的文章,可以作为语文课本中《爱情如歌》单元的补充。而喜欢文科的高中生可以结合个人文学积累和体会挑选莫言的作品。不少人都说莫言的作品难读,陆继椿提醒学生,在读前先要了解莫言作品的背景和他的家乡,此外还应沉下心来读莫言的作品,学校可以开展些关于莫言作品解读的讲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一个人的教材继续对抗语文
家里有上一年级的孩子的家长,快翻开孩子的语文书来看看吧!
语文难学,学好语文,一定要抓住阅读的”根“
打开语文教育的死结
语文改革让人冒冷汗!教授猛批语文教材:你能背下这72篇古文?
我们如何进行文学教育(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