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80年代以来历次通胀
1980年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1979年、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
1984~1985年
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
1987~1989年
1984~1985年的紧缩政策尚未完全见效,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导致需求量严重膨胀。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
1993~1996年
经济出现“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
2003~2004年/2007~2008年上半年
从2001年以来的数据看,中国的通胀需要两年财富积累,才能爆发一次。2002~2003年和2005~2006年就是一个积累期,低收入群体的积累带来的是基本消费的提高,表现在饮食结构、旅游、购物、汽车消费等领域,而大量财富向少数人以惊人的速度集中,投资性需求增长,造成投资品价格的持续上升,最后推动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形成全面通胀。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6.0
2.4
1.9
1.5
2.8
9.3
6.5
7.3
18.8
18.0
3.1
3.4
6.4
14.7
24.1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17.1
8.3
2.8
-0.8
-1.4
0.4
0.7
-0.8
1.2
3.9
1.8
1.5
4.8
5.9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方7万亿投资解盘:变与不变暗示经济冷暖
通胀之惑
以人口城镇化来释放巨大内需潜力
360doc网文摘手
长盛基金李庆林:高通胀时代的泛资源投资
通货膨胀对经济来说一定是坏事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