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电解试验
19
卷第
1
2009
1
中国冶金
China
Metallurgy
Vol.
19
,No.
1
J
anuary
2009
304
不锈钢
N
a
2
SO
4
电解酸洗工艺的研究
陈伟刚
,
陈永清
,
潘红良
(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上海
200237
)
:
在分析
Na
2
SO
4
电解酸洗机理的基础上
,
试验研究了电解酸洗的影响因素
(
如电流密度
电解液浓度和电
解液温度
)
,
并提出热轧
304
带钢最优电解酸洗工艺
。试验结果表明
,
采用
15
%
浓度的
Na
2
SO
4
溶液
,
溶液温度为
75
,
电流密度
4
A/
dm
2
,
阳极处理时间
10
s
,
阴极处理时间为阳极时间
2
倍的电解工艺可有效去除
304
不锈钢表
面氧化皮
关键词
:
不锈钢
;
氧化皮
;
电解酸洗
中图分类号
:
T
G
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
2
9356
(
2009
)
01
2
0016
2
04
Study
of
N
a
2
SO
4
E
lectrolytic
Pickling
Process
on
304
Stainless
Steel
CH
EN
Wei
2
gang
,
CH
EN
Y
ong
2
qing
,
PAN
Hong
2
liang
(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hanghai
200237
,
China
)
Abstract
:
The
mechanism
of
Na
2
SO
4
electrolytic
pickling
was
investigated
,
the
factors
of
electrolytic
pickling
,
such
as
current
density
,
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and
electrolyte
temperature
,
were
analyzed
,
and
an
optimal
electrolytic
pickl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e
optimal
processing
as
following
,
15
%
Na
2
SO
4
was
selected
at
75
,the
current
density
was
set
to
4
A
/
dm
2
,
the
time
of
cathode
s
pickling
was
as
twice
as
the
time
of
anode
s
pickling
,
which
was
10
seconds.
Under
those
conditions
,
the
surface
oxide
films
could
be
effectively
re
2
moved
f
rom
the
304
stainless
steel.
K
ey
w
ords
:
stainless
steel
;
oxide
film
;
electrolytic
pickling
作者简介
:
陈伟刚
(
1982
2
)
,
硕士
;
E
2
m
ail
:chen0381
@mail.
ecust.
edu.
cn
;
修订日期
:2008
2
08
2
29
不锈钢具有许多优越的性能
,
已作为一种特殊
的钢材
,
在生活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
不锈钢在热轧和退火过程中会在表面产生一层黑而
坚硬的氧化皮
,
其主要成分为
:
Fe
2
O
3
Cr
2
O
3
[
1
4
]
,
并且与基体结合相当牢固
。这种氧化皮的存在
,
会对不锈钢的冷轧工序产生严重影响
,
故在不锈钢
冷轧加工前必须将其除去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中性电解酸洗技术去除不
锈钢表面氧化皮
,
氧化皮在电流作用下强制溶解
,
理速度快
,
效率高
,
表面酸洗质量好
随后的混酸处
理可消除贫铬层
,
使表面钝化
。电解作为不锈钢酸
洗工艺中的一个环节
,
对整个酸洗过程起着重要的
作用
电解效果的好坏主要与电解液参数
(
成分
p
H
浓度
温度
)
电参数
(
电压
电流
电流密度
电解时间
)
钢的种类
氧化铁皮性质
(
组成
厚度
合强度
)
等要素有很大关系
[
3
7
]
本工作结合
304
热轧不锈钢氧化皮特征
,
从电
解原理和电解液浓度
温度
,
电流密度及电解时间这
几个主要因素做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
并确定电解工
艺参数
,
以达到提高电解去除
304
热轧不锈钢表面
氧化皮效率的目的
1
不锈钢氧化皮电解原理
由于
,
FeO
Fe
2
O
3
Fe
3
O
4
以外
,
还有难溶于酸的
Cr
2
O
3
,
Cr
2
O
3
主要通过中性盐电解的方法去除
[
3
5
]
。电解
去除不锈钢表面氧化皮时
,
不锈钢先作为阳极
,
再作
为阴极
,
这样交替变化
,
不锈钢在电解时发生如下电
极反应
[
4
7
]
:
阳极反应
:
Cr
2
O
3
+
5
H
2
O
2CrO
4
2
-
+
10
H
+
+
6e
(
1
)
Cr
2
O
3
+
4
H
2
O
Cr
2
O
7
2
-
+
8
H
+
+
6e
(
2
)
Fe
2
O
3
2Fe
3
+
+
3/
2O
2
+
6e
(
3
)
H
2
O
1
2
O
2
+
2
H
+
+
2e
(
4
)
1
陈伟刚等
:304
不锈钢
Na
2
SO
4
电解酸洗工艺的研究
阴极反应
:
CrO
4
2
-
+
4
H
2
O
+
6e
Cr
(
O
H
)
3
+
5O
H
-
(
5
)
Cr
2
O
7
2
-
+
7
H
2
O
+
6e
2Cr
(
O
H
)
3
+
8O
H
-
(
6
)
Fe
3
+
+
3O
H
-
Fe
(
O
H
)
3
(
7
)
2
H
2
O
+
2e
H
2
+
2O
H
-
(
8
)
根据不锈钢氧化皮的电解原理可知
,
不锈钢为
阳极时
,
(
1
)
(
2
)
(
3
)
反应式可得
,
不锈钢表面氧化
皮中的
Cr
2
O
3
失去电子变为铬酸根离子
(
CrO
4
2
-
Cr
2
O
7
2
-
)
,Fe
2
O
3
失去电子变为
Fe
3
+
,
由反应式
(
3
)
(
4
)
可得电解过程中有氧气
。不锈钢作为阴极参
加电解反应时
,
(
5
)
(
6
)
(
7
)
反应式可得
,
铬酸根离
(
CrO
4
2
-
Cr
2
O
7
2
-
)
得到电子变为
Cr
3
+
,
与电解
液中的
O
H
-
生成
Cr
(
O
H
)
3
沉淀
,
Fe
3
+
与电解液
中的
O
H
-
生成
Fe
(
O
H
)
3
沉淀
,
反应式
(
8
)
中是水的
电解
,
有氢气产生
。电解时钢板表面成的气体对氧
化皮具有机械剥离作用
就这样不锈钢表面氧化物
就被去除
在这种电解反应中
,
电解液中的电解质
由于不直接参与化学反应
,
理论上电解质不消耗
,
耗的仅仅是水
本工作主要是研究电解酸洗去除
304
热轧不锈
钢氧化皮
由于电解效果受钢种及氧化皮的的影响
很大
,
为了弄清楚电解对
304
热轧不锈钢的原理
,
电解产物清洗后并烘干
,
XRD
进行测试分析
,
1
所示
1
XR
D
分析
Fig.
1
Analysis
of
XR
D
Cr
(
O
H
)
3
Cr
2
O
3
,
XRD
Fe
(
O
H
)
3
Cr
2
O
3
,
XRD
分析
304
轧不锈钢铁铬氧化物电解时生成氢氧化铁和
氧化铬沉淀
2
试样的制备过程
实验主要设备为直流稳压电源
(
正、
负极可调
)
,
主要测量仪器
:
电子分析天平
,
测量精度为
0.
01
mg
将厚度约为
3
mm
304
热轧不锈钢制成
20
mm
×
50
mm
,
重为
24
1
5
±
0
1
1
g
的试样裸露的边缘
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
试样先接电源正极
,
负极
,
Pt
电极
,
如图
2
所示
。通过电源正
负极可以调
开关来改变不锈钢试样的极性
,
从而实现电解时不
锈钢极性
(
从阳极变到阴极
)
交替进行
试验时不锈
钢与铂电极之间的距离始终固定在
50
mm
2
电解实验装置示意图
Fig.
2
E
lectrolytic
experimental
schem
atic
diagram
电解效果采用失重法判断
,
通过测量试样电解
前后的失重来考察特定条件下电解去除氧化皮的效
试验先通过研究单因素如电解液温度
电流密
度和电解时阴极时间跟阳极时间的关系等对电解效
果的影响
,
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理的电解工艺
3
结果与讨论
本试验主要是选定铂作为阳极和硫酸钠电解
,
考察影响电解去除氧化皮效率的因素
,
诸如电解
液浓度
电解液温度
电流密度
阴极时间与阳极时
间的关系以及阳极时间
3.
1
阴极时间与阳极时间的关系
在电解工艺中
,
试样的极性时交替变化的
。当
试样为阳极时
,
表面氧化皮中的
Cr
2
O
3
失去电子变
为铬酸根离子
(
CrO
4
2
-
)
。不锈钢作为阴极时
,
将阳
极产生的铬酸跟离子转化为三价铬
,
同时与电解液
7
1
中国冶金
19
中的氢氧根结合生成氢氧化铬沉淀
同时在阴极上
产生大量氢气
,
对氧化皮有剥离作用。
确定阴极时间
与阳极时间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电解去除氧化皮效果
的好坏
,
合理的阴阳极时间还可以提高电解效率。
以阴极时间与阳极时间关系的确定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电解工艺参数
[
6
,7
]
,
试验选定电流密度为
4
A/
dm
2
,
电解液温度为
80
,
硫酸钠电解液浓度为
20
%
,
电解液
p
H
5
1
5
,
阳极电解时间为
10
s
,
通过
改变阴极时间来确定合理的阴
阳极时间的关系
,
3
所示
3
阴极时间与阳极时间的关系
Fig.
3
R
elationship
betw
een
anode
time
and
cathode
time
从图
3
中的曲线可以看出
,
阴极时间少于
20
s
,
失重变化比较大
,
这是由于开始时试样为阳极
,
Fe
2
O
3
Cr
2
O
3
失去电子生成
Fe
3
+
Cr
2
O
4
2
-
,
改变
试样极性后
,
Cr
2
O
4
2
-
得到电子生成
Cr
3
+
,
Cr
3
+
Fe
3
+
并且与电解液中的
O
H
-
结合生成
Cr
(
O
H
)
3
Fe
(
O
H
)
3
沉淀
。试样作为阴极时
,
表面有大量
氢气产生
,
对氧化皮有机械剥离作用
,
疏松的氧化皮
在氢气作用下经过
10
s
基本被剥离完
,
再延长阴极
时间
,
试样的质量基本没有发生变化
3
1
2
电流密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阴阳极时间关系的研究
,
确定阴极时间
为阳极时间的
2
倍最为合理
而电流密度是重要的电解参数
,
直接影响电解效
果。
下一步工作是对电流密度进行试验研究。
试验
选定电解液温度为
75
,
硫酸钠电解液浓度为
20
%
,
电解液
p
H
5
1
5
,
阳极电解时间为
10
s
,
通过改变电
流密度来确定合理的电流密度区间
,
如图
4
所示。
4
电流密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Fig.
4
I
nflu
ence
of
cu
rrent
d
ensity
on
effect
of
electrolysis
由图
4
可以看出
,
随着电流密度增大
,
失重增
,
电流密度为
4
12
A/
dm
2
,
失重变化不是很
由于电流密度变大
,
电极反应产生的气体增加
,
从而降低了电流效率
。而且电流密度大
,
电流和电
压要求高
,
由线路发热引起的能耗大
,
实际应用时
,
需综合考虑电解效率和经济性
,
电流密度控制在
4
6
A/
dm
2
3.
3
电解液温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阴阳极时间关系和电流密度的研究后
,
考虑温度对电解效率的影响
试验选定硫酸钠电解
液浓度为
20
%
,
电解液
p
H
5
1
5
,
阳极电解时间为
10
s
,
电流密度为
4
A/
dm
2
,
通过改变电解液的温度
来确定合理的温度区间
,
如图
5
所示
5
电解液温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Fig.
5
I
nfluence
of
electrolyte
temperature
on
effect
of
electrolysis
电解液的温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
响离子活度上
由图
5
可以看出
,
随着温度的升高
,
失重增加
电解液温度在
40
50
电解后失重变
化不是很明显
;
电解液温度在
50
70
,
电解后失
重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快速增大
;
而电解液温度在
70
90
,
电解后失重率变化不是很明显
这是因
,
温度升高
,
离子迁移性好
,
离子活度大
,
电解效率
;
温度达到一定值时
,
电解液中离子的活度已趋于
最大值
,
继续升高温度对离子活度的影响已不明显
3
1
4
硫酸钠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阴阳极时间关系
电流密度和电解液
温度的研究后
,
来考虑电解液浓度对电解效率的
影响
。试验选定电解液温度为
75
,
电解液
p
H
5
1
5
,
阳极电解时间为
10
s
,
电流密度为
4
A/
dm
2
,
通过改变电解液浓度来确定合理的浓度区
,
如图
6
所示
在电解过程
,
电解液主要是起导电作用
,
排除电
解产物
,
带走电解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
,
一般情况电
解液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不是很大
,
只要保证电
解液能够导电即可
8
1
1
陈伟刚等
:304
不锈钢
Na
2
SO
4
电解酸洗工艺的研究
6
硫酸钠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Fig.
6
I
nfluence
of
sodium
concentration
on
effects
of
electrolysis
由图
6
中曲线可知
,
硫酸钠浓度与电解效果关
系不是很大
这是因为
,
在高于
5
%
的电解液中
,
着浓度的提高
,
电解液中正
负离子的相互作用力增
,
降低了自由离子的实际浓度
,
导电能力反而降低
浓度越高相对电解液的带出损失也增多
,
当浓
度超过
25
%
,
硫酸钠容易结晶堵塞管路和换热器
,
损坏阀
浓度低时虽然带出损失较少
,
但导电性
降低
,
电流成本增大
。实际生产中硫酸钠浓度一般
可控制在
15
%
左右
3.
5
电解工艺参数的优化
通过对阴阳极时间关系
电流密度和硫酸钠浓
度的研究
,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来考虑多因素对电解
效率的影响
正交试验选择了电解液温度
,
电解液
浓度和电流密度
3
个有关因素进行条件试验
首先
确定阳极时间为
10
s
,
研究硫酸钠电解液浓度
(
5
%
10
%
15
%
)
电流密度
(
4
6
8
A/
dm
2
)
电解液温度
(
70
75
80
)
来确定合理电解工艺参数组合
,
如表
1
所示
1
电解正交试验
T
able
1
E
lectrolysis
orthogonal
test
温度
/
电流密度
/
(
A
dm
-
2
)
浓度
/
%
失重
/
mg
70
4
5
1.
22
70
6
10
1.
43
70
8
15
1.
34
75
4
15
2.
90
75
6
5
2.
75
75
8
10
2.
87
80
4
10
2.
92
80
6
15
2.
82
80
8
5
3.
07
通过正交试验表中失重大小可以看出
,
电解液温
度为
75
80
条件下
,
改变电流密度和电解液浓
,
试样失重大小差不多
,
综合考虑电解效率及成本
的经济性
,
最终确定电解去除
304
不锈钢氧化皮工艺
参数为
:
电解液温度
75
,
电流密度
4
A/
dm
2
,
电解
液浓度为
15
%
在正交实验确定的工艺参数下
,
在此参数下考
察阳极电解时间对氧化皮去除的关系
。如图
7
7
阳极时间对电解效果的影响
Fig.
7
Anode
time
on
effect
of
electrolysis
从图
7
可以看出
,
在电解液温度
75
,
电流密
4
A/
dm
2
,
电解液浓度为
15
%
,
以及阴极时间为
阳极时间的
2
倍的电解工艺下
,
阳极时间从
0
s
10
s
,
失重变化明显
,
当阳极时间大于
10
s
,
随着
阳极时间的增加
,
试样失重变化很小。
结合图中的曲
线变化可以说明随着阳极电解时间的增加电解效率
不断降低。
综合电解效果和经济性考虑
,304
不锈钢
表面氧化皮去除时
,
阳极电解时间
10
s
更为合理。
为了证实阳极电解时间
10
s
304
不锈钢表
面氧化皮的去除情况
,
对电解前
后氧化皮中氧
和铬元素含量进行了能谱分析
,
如图
8
所示
(
a
)
电解前
;
(
b
)
电解后
8
电解前后氧化皮能谱对比
Fig.
8
Comparison
of
oxid
ation
f
ilm
spectrum
before
and
after
electrolysis
(
下转第
23
)
9
1
1
宋冬冬等
:
不锈钢耦合变形摩擦有限元分析
3
3
种滑动速度下摩擦时的应力值
T
able
3
Maximum
of
stress
of
3
various
speeds
速度
/
(
mm
s
-
1
)
最大主应力
/
MPa
最大剪应力
/
MPa
Max
Von
2
Mises
/
MPa
40
240
239
476
80
256
315
530
120
247
420
579
3
结论
(
1
)
实验结果表明
:
该试验方法能够体现出亚
稳奥氏体不锈钢的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
,
能够提供符合其摩擦磨损特性的数据
(
2
)
在耦合变形摩擦试验的过程中
,
亚稳奥氏
体不锈钢板带的滑动速度越高
,
其摩擦系数会随着
降低
,
并因产生磨粒磨损而发生波动
(
3
)
综合摩擦系数试验图
Von
2
Mises
应力表
和试验磨损
SEM
扫描电镜图可以得知
,
在较高滑
动速度下的钢板诱发的奥氏体向马氏体组织转变也
越多
,
其磨损量与滑动速度成正比
,
但是因磨损类型
发生了变化
,
摩擦系数随之减小
参考文献
:
[
1
]
Rivere
J
P
,
Brin
C
,
Vilain
J
P.
Structure
and
Topography
Modifications
of
Austenitic
Steel
Surfaces
After
Friction
in
Sliding
Contact
[J
].
Appl
Phys
A
,
2003
,
76
:
277.
[
2
]
韦习成
,
,
MEN
G
Hua.
含亚稳残余奥氏体的
HSLATRIP
钢的摩擦磨损性能
[J
].
摩擦学学报
,2006
,26
(
1
)
:49.
(
上接第
19
)
8
304
不锈钢电解前后表面氧化皮能谱
(
EDS
)
从元素分布上看
,
由图
(
a
)
(
b
)
可以看出
,
电解后残留在基体表面的氧化皮
Fe
O
含量很
,Cr
含量相对较低
,
再根据
Fe
O
Cr
的质量百分
比和热轧不锈钢氧化皮形成机理可以判断该氧化皮
成分主要是
Fe
2
O
3
同时含有少量的
Cr
2
O
3
。从电镜
形态上看
,
电解后外层铬含量较高的氧化皮完全电
解出去
,
氧化皮厚度变薄了
,
而且得到的新的外层氧
化皮结构也变得疏松
,
但是原来铬含量相对较低的
氧化皮还残留在基体表面
,
与基体结合很牢固
。结
合图
7
和图
8
可以确定
,
在电解液温度
75
,
电流
密度
4
A/
dm
2
,
电解液浓度为
15
%
,
以及阴极时间
为阳极时间的
2
倍的电解工艺参数
,
综合电解效果
和效率
,
阳极电解时间为
10
s
即可以去除氧化皮中
的绝大部分氧化铬
4
结论
(
1
)
电解酸洗主要是去除氧化皮中的铁铬氧
化物
(
2
)
硫酸钠电解工艺为电解液温度
75
,
电流
密度
4
A/
dm
2
,
电解液浓度为
15
%
及阴极时间为阳
极时间的
2
,
不仅能够高效去除
304
热轧氧化皮
中溶于酸的铁铬氧化物
,
而且对提高混酸酸洗效率
和不锈钢表面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
1
]
李美栓
.
金属的高温腐蚀
[
M
].
北京
: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
[
2
]
伊滕稚谚
.
不锈钢带的新连续除鳞方法
[J
].
日本金属学会会
,1992
,
(
6
)
:123.
[
3
]
福田国夫
.
SUS304
冷轧板氧化膜结构对脱鳞性的影响
[J
].
《鐵
鋼》
(
)
,1998
,
(
5
)
:345.
[
4
]
胡正前
,
张文华
.
不锈钢表面氧化皮的清除
[J
].
表面技术
,
1997
,26
(
5
)
:20.
[5
]
林企增
.
世界不锈钢生产技术的新进展
[J
].
不锈钢
,1999
,
(
5
)
:
23.
[
6
]
Ipek
N.
Mat
hematical
Modelling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
he
Electrolytic
Pickling
of
Stainless
Steel
[
D
].
Stockhdm
: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2006.
[
7
]
Leonardo
S
A
,Sandro
C
X.
Electropolishing
of
A
ISI
304
Stain
2
less
Steel
Using
an
Oxidizing
Solution
Originally
Used
for
Electrochemical
Coloration
[J
].
Electrochimica
Acta
,2005
,50
:
2623.
3
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电解煤水制氢现状前景、反应机理、工艺因素
#红包问题# 有极性电解电容在直流中为什么不相当于短路啊,不是电流直接从电容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吗?
阳极氧化
什么是银的电解精炼
一文全面了解铜箔生产的方法及工艺流程  181219
铝电解电容为什么不能承受反向电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