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君子需会哪些“手艺”?|凤凰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欢迎关注凤凰读书微信ifengbook


君子是周文之承载者。礼治秩序的主角是君子。生活于礼治秩序中,君子形成了特殊的心智、人格、生活样式,此即君子心智、君子人格、君子风度。君子既为封建治理之核心,则君子心智、君子人格、君子风度也构成了封建秩序之支撑力量。君子之内涵后世虽经历重大变迁,但周代君子始终是中国人做人之典范。


君子


“君子”一词的大量使用在周初。《尚书》中已经出现,《尚书·酒诰》:“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尚书·召诰》:“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仇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诗经》中,君子则大量出现。


君子一词之重点在“君”,也即各级封建共同体之君,“子”乃是尊称。周王、公侯、卿大夫都是君子。因而,周代君子就是欧洲的贵族。与君子相对者为“小人”。“小人”通常指君子之外的“庶民”。《左传·襄公九年》记载,晋国大夫知武子云:“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


那么,士属于哪个群体?等级制中的士不属于小人,但似乎也不是君子。士的地位的这种模糊性,伴随着封建制的崩溃才得以解决,那时,等级制意义上的君子群体消失,士成为“士、农、工、商”四民社会之首,而德行意义上的君子主要出自士群体。


不管何种意义上的君子,其核心功能都是合群。《白虎通义·号》说:“君之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君子是社会的组织者、领导者,君子的全部品质指向一个目标:合群,组织人群,领导人群,并尽可能地扩大群。故孔子曰:“君子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篇》。《汉书·刑法志》序说:


夫人宵天地之貌,怀五常之性,聪明精粹,有生之最灵者也。爪牙不足以供耆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役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此其所以为贵也。故不仁爱,则不能群;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群而不足,争心将作。上圣卓然先行敬让博爱之德者,众心说而从之。从之成群,是为君矣;归而往之,是为王矣。


君子就是具有出色合群能力、因而人们自愿服从其领导的人士。没有君子,就没有治理,也就没有群,没有文明,人也根本无法生存。任何一个社会,其治理优劣之决定性因素是能否养成君子,并使之居于领导地位。


这样的君子不同于专业人士。孔子通过对比,说明了这一点: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论语·宪问篇》。大夫之家老,差不多只处理家室的行政事务,大夫则是家室这样的封建共同体之君。用现代词汇说,前者是行政官僚,后者是政治家。前者按部就班地处理日常事务,后者须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并相机做出决策,包括制定法度。孔子另一句话表达了相同的意思:“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篇》。器有具体的、限定的用途,家老就是器。作为一个完整的封建共同体之治理者的君子却不是器,他须具有见几而作,无所不施的技艺。君子所具有的不是技术理性,而是合群的技艺理性。唯有如此,君子才有能力合群。


正是为了具备卓越的合群能力,周代君子致力于追求德行、技艺、威仪等品质。


君子之艺


在封建时代,君子就是君,承担着治理大大小小的共同体之责任。也因此,君子不仅应具有德,亦当具有“艺”,治理技艺。


古人有“六艺”之说,《周礼·地官·司徒》下有保氏,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乐、射、御(驭)、书、数等“六艺”或许是后人之总结,但大体上描述了西周、春秋时代合格的君子须掌握之技艺。


首先,包括周王、国君、大夫、士内在的所有君子都天然是武士,应随时准备出征。《诗经》所描述的君子似乎总在出征作战。周代之战的法定形态为车战,且唯有士以上的君子才有资格充当武士,故君子首需掌握的技艺就是射与御:射者,射箭;御者,驾车。这两种技艺均需长时间的训练才可掌握。即便到了孔子时代,君子仍要接受这方面的训练,《论语》多次提起这两者。


值得注意的是,射、御之艺的训练过程,同时也是德行的养成过程,尤其是射。《礼记·射义》指出射与德行之关系如下:“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同时,射礼可以训练君子的自我反思能力:“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礼也可训练君子的节制、谦让精神,《论语·八佾篇》:


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君子与人打交道,以谦让为美德,但于射,则必争中。然而,在这样的竞争中,君子之争仍有其道:整个竞赛过程均在规则控制之下,且竞赛者始终保持心平气和的淡定态度,彬彬有礼。他们其实是与自己竞争。正是在射礼中,君子养成“公平竞赛”之精神,这样的精神在战场上依稀可以看到。


至关重要的是,射礼乃是君子的公共聚会场所,如《礼记·射义篇》所云: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而削地。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


射礼是真正的“公共性”聚会,君子们在这里从事一些与治理相关的重要事务,比如以射选官。考虑到君子名位之相对确定性,射礼的“选举”功能并不很强烈。它主要是公共聚会场所,君子们在此相互交流信息,闲谈共同体事务,交流情感,培养共同体感。


六艺之书艺就是识字与书写。考虑到周代治理之文书化,识字、书写当为君子必不可少之艺。数艺不是一般的算术,而是应用性算术,涉及土地面积计算、地块划分、粮食容积、重量之计算等等。所以,数艺其实是应用算术于家室日常事务管理之家政学。在封建制下,君分别拥有王室、公室、家室,士充当其家臣或者邑宰,处理其日常经营管理事务,这些君子必须掌握家政学知识。


由此两项可以看出,周代君子不是单纯的武士,而通常接受一定的书面知识教育。射、御训练君子之武的技艺,书、数训练君子之文的技艺。


礼指仪礼,乐表演于人们祭祀、饮宴等公共场合。具有健旺的自然生命力,君子容易失之于“质”,比如虐、傲,这样的人无法成为合格的治理者。为保持君子人格的平衡,周人特别重视君子之教化,用礼和乐节制、调和君子的自然生命力。礼的作用是分别、节制,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名分,即权利-义务。乐的作用是中和,通过诉诸情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人们产生相互关爱之情。


综合起来看,六艺是治理之艺,也是君子合群之技艺:礼通过别而和,乐“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礼记·乐记篇》。,射提供公共生活机会,射、御是保卫共同体之艺,书是君子沟通交流之艺,数是家政管理之艺。身在封建秩序中的君子唯有掌握六艺,才能与人合群,又合人为群。


六艺之外,君子还需掌握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艺:言说之技艺。


自周公以来,治理已文书化,但这仅限于策命、盟约等契约文书。文字的使用仍是高度有限的,日常治理仍是口头的。不过,言占据重要地位,还有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即封建治理之共同体主义与共同治理机制。共同体的重大事务由君与其臣共同决策,君臣定期而频繁地朝会。朝会必以言说为主要交流方式。当然,朝会之言不是普通的言可以应付的,君子需要言的技巧,也即理性说服的技艺。另外在法庭上,君子就自己的权益展开口头辩论。在一些国人会同的场合,君子更需要面向公众演讲的技艺。同时,君子们以诗作为主要语言,以盟约为中心,处理邦国间的交结。


总之,言说的技艺是君子合群之根本技艺,它关乎邦国治之安危,君子可以言维护邦国的权益。《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郑人伐陈取胜,派子产向当时的侯伯晋国报告,子产依礼雄辩滔滔,晋卿不能不承认:“其辞顺,犯顺不祥。”孔子评论说:


《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慎辞也!


因此,《论语·先进篇》记孔门四科,“德行”之后即为“言语”,而先于“政事”、“文学”。这一排序揭示了言语在封建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孔门弟子中,在当时对邦国发挥了巨大作用者,也正是言语技巧出色的子贡,《左传·哀公十二年》记载了他以言救卫侯之故事。


言说的技艺如此重要,君子之教即以诗教为首。《论语·阳货篇》记载: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这里所说的诗教之各种效果,归结起来,都是以言说之技艺合群。《论语·季氏篇》记载孔子对儿子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学诗的目的是掌握言说的技艺,这是君子最为重要的技艺。因为,合群、治理无非两种手段:理性说服,暴力压服。君子不可能选择后者,而理性的说服必有待于言说之技艺。


本文摘自《国史纲目》姚中秋 著;海南出版社,2013-10




>>>>>欢迎关注凤凰网读书频道相关内容:

1. 凤凰网读书频道:http://book.ifeng.com/

2. 凤凰读书豆瓣小站:http://site.douban.com/book.ifeng/

3. 凤凰读书官方微博:http://weibo.com/ifeng001

4. 凤凰读书官方微信公众号(ifengbook)


责编:严彬 (微信:niaasa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打通六艺,有益于生活
《论语》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射不主皮(3-16)
【君子六艺】
学而第一章臆解
孔子“游于艺”思想阐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