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代匠心,阮宝光

阮宝光,已故木雕大师、牙雕大师,福建木雕、福州象园木雕代表传承人物。从艺于雕刻艺人柯经煊,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进修班。阮宝光的一生从未停止创作,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尤其擅长以黄杨木、象牙等材质的作品,《走雨》《回娘家》《庆佳节》《喜见新霁》《巫山神女》《海防前哨》等都是他的经典题材作品,可谓是中国木雕的一面旗帜。


《红娘》 阮宝光作品 

福建福州,与浙江东阳、广州潮州并称中国木雕三大发源地。福州木雕是从民间家具、建筑、佛像雕刻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福州木雕大至殿堂楼阁,小至案几陈设,都有深沉的痕迹。闽王祠、华林寺、鼓山涌泉寺,大殿的主要梁架与斗拱等还是初建的原物,其雕镂和彩绘古色古香,十分精美。许多民居门窗镂花的木刻,采用透雕榫接而成,不仅工艺精细,而且图案花饰丰富。木穿斗构架的插斗、重柱与月梁等也多饰以雕刻,花草山水、人物鸟兽,都精雕细刻,格调古雅,是福州木雕的精粹。明末清初,福州木雕从佛像与建筑雕刻分支而出,发展室内陈列欣赏品的雕刻,艺人集居的象园、大坂、雁塔的木雕艺术,形成了三支作品特征不同的流派。

在木雕界,很早就流传有“中国木雕看福建,福建木雕看福州,福州木雕看象园”这样的说法。据《福州地方志》记载,福州的木雕技艺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明末清初福州木雕发展达到兴盛,木雕艺人集聚于象园村,象园木雕由此得名。福州象园木雕,以圆雕、半圆雕人物、动物为主,造型简朴粗犷,刀法刚劲,讲究神韵。传承于此,我们在欣赏阮宝光的作品,无论倩女老叟,线条体态上都掐得妙不可言,可以说是“增一分太多,减一分太少”。


《李清照》 阮宝光作品 

在雕刻界,曾经有“南阮北杨”之说,指的就是福州木雕大师阮宝光与北京雕刻大师杨士惠先生。1963年阮宝光作品《回娘家》赴北京参展时,杨士惠先生还将作品翻模以作为自己授艺时的范本。

我们熟悉阮宝光的作品,大多为木雕、牙雕作品。而以牙、木为主要材料的福州雕刻艺术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时期,现存的明代中后期的牙雕人物摆件大多出于福建。自古牙雕、木雕不分家,擅长牙雕的艺人亦精通木雕,清末近代著名象园派木雕艺人柯世仁,以象牙所创作的一批人物、动物题材象牙雕作品,一如其木石雕刻作品,工精艺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享负盛名,阮宝光的雕刻技艺正是传承于此。1962年,阮宝光在传统雕刻技法中融入现代美学、雕塑技法,创作了《走雨》《回娘家》等作品,将美好女性的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形神并茂而轰动艺坛。


《回娘家》 阮宝光作品 

1936年,阮宝光进入福建省立实验区工读学校,拜师于著名雕刻艺人柯经煊学艺,年幼学艺的阮宝光很快就显露出自己在雕刻上的艺术天份,领悟快、悟性高很快就在师兄弟中脱颖而出,深得师长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阮宝光积极投身于木雕艺术的创作与恢复中,1954年阮宝光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间艺人进修班学习,虽然仅有四个月时间,但这四个月正是他的艺术创作水平快速提升的一个时期,也奠定了他日后成为一代宗师的基础。在进修期间,大量现代美学理论与实践技巧的学习拓展了阮宝光的艺术创作视野,同时极大的启发、拓宽了他的创作思路与创作灵感。


阮宝光雕刻艺术

阮宝光雕刻艺术上的创新,是在对雕刻材料、对艺术审美的深刻的理解与思考进行的。他的作品,不同材质都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法,他以朴素、简洁的雕刻艺术语言,并融入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理解与认知,打破传统雕刻的固有定式,创作出的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作品。在牙雕作品《回娘家》中,阮宝光刻画了一位头戴鲜花,手提食盒的少妇形象,人物身段优美,衣纹流畅,体态轻盈柔美,材质的细腻光洁与女子的温婉妩媚相得益彰,令人怦然心动,更是将女子婚后欣喜回门的幸福、娇羞刻画的栩栩如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我们熟悉的牙雕、木雕作品,阮宝光大师亦有寿山石雕作品流传于世。石雕不同于木雕、牙雕,寿山石石质软、脆且缺少韧性,要雕刻出如象牙、黄杨木一般的利落线条与柔美曲线考验的是对材质的熟悉程度以及刀法的精巧。阮宝光的寿山石作品,与独具牙、木温婉柔美的气质:体态婀娜、神情生动,面容眉目都勾勒细致入微,只是在线条的把握和细节的刻画上,更遵循寿山石的特质,仕女体态与寿山石的温润、肌理相得益彰,其中的雕刻表现手法与牙雕、木雕亦有所不同。


《二乔》 阮宝光作品 

阮宝光的一生是在不断的创作中度过的,2001年仙世,1999年还创作最后一件作品——木雕《卓文君》。对待自己的每一件作品,阮宝光在创作性的艺术构思之外,在朴素、简洁的创作风格中之中,还对人体造型以及衣着线条等细节表现上有着极致的要求。这种极致源自于老一辈艺术家严谨的创作态度,这些细节的表现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而他严谨的创作精神,不仅在作品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对徒弟和学生教导过程中也是一丝不苟。据阮宝光弟子郑大木回忆,“在生活里师傅(阮宝光)是可亲的长者,但对于创作他又有着严厉的要求,师兄弟常被师父教育往往只是因为一道简单的衣褶线条、一处细微的面部表情。”为了能让徒弟们更好的理解艺术、体会生活中的细节,阮宝光一方面刻意收集各类期刊、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供大家观摩,也经常带大家到剧院去看戏或在街头观察路人,并通过速写来记录、学习如何把握人物的形象、神态与情感的细节变化。或许正是这种执著、细心和长期的艺术实践,阮宝光不仅在自己的作品中将雕刻艺术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也为福州木雕奠定了深厚的发展基础和旺盛的活力!

阮宝光生平介绍


阮宝光 (1925.7—2001.11) 福建福州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象园木雕代表传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福建盆景根雕研究会名誉会长,福建省第五届人大代表,福州市第六、七届政协委员,民盟福州市委员会第七届常务委员 。擅长木、牙、寿山石等雕刻 。1936年就读于省立实验区工读学校,从艺于雕刻艺人柯经煊。1954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民间艺人进修班学习 。历任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福州市雕刻研究所副所长。福州市雕刻一等艺人。 1956年调入福州木雕厂 。1960年调入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79年调任福州市雕刻总厂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 ,1986年退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传统福州木雕艺术与创新
福州木雕的三大流派
福州木雕大师林学善的艺术人生
牙雕雕刻作品
精品木雕展(1)
象牙雕刻精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