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回望 之三八三 天坛 斋宫
明清帝王在祭祀前要在斋宫举行斋戒,要求不茹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示诚敬。天坛斋宫修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坐落在祈谷坛的西南隅,坐西朝东面向祭坛,以示对天虔诚。建筑屋顶使用了比黄琉璃瓦低一级的绿琉璃瓦,体现了帝王虔恭敬天之意。

斋宫初建时,北京还没有修筑外城,天坛(当时是天地坛)孤悬郊野,坛墙建制也尚未完善。于是斋宫具有了完备的防御体系,内、外设两道宫墙,墙外环以御沟。在外御沟沿岸还筑有一圈河廊,供兵丁巡更使用。对此乾隆很是不以为然,曾作诗讽之:“守德由来胜守险,当年何事堑防门。”

斋宫正殿是一座砖石拱券结构建筑,不用木制梁架,故称无梁殿。这座七开间的庑殿顶大殿壮丽非常,被乾隆称为“翠殿崔巍”。殿前的月台上建有铜人亭和时辰亭。殿内正中设宝座,后有紫檀木瘿木屏风,浮雕山水人物。屏风上高悬一方乾隆御题巨匾,榜书“钦若昊天”,语出自《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从明代到清朝前期,无梁殿一直是皇帝在祭祀前三天斋戒时的居住之所。雍正在位时,为防政敌谋害,从不在宫外斋宿,而是在紫禁城中修建了一座斋宫。乾隆对祭天大典一向非常重视,在乾隆七年(1742年)修缮斋宫,第二年又在无梁殿后填平了西部内御河,修建寝殿和其它附属建筑。从此以后,大祀前两日皇帝在紫禁城斋宫斋居,前一日来天坛斋宫的寝殿斋居。无梁殿则成为会见阁僚和百官候驾的场所。

下面的老照片拍摄于民国时期,无梁殿前面的庭院里开始种植树苗,现在已经苍翠成荫,却不知道是否还是当年的树木。




民国年间,斋宫屡屡成为办公场所或驻军之地,“钦若昊天”匾额被取下收存,最后不知所终。1949年之后,斋宫继续用作办公场所。1986年无梁殿辟为文物陈列室,复制了“钦若昊天”匾额,但是和山本讚七郎1906年拍摄的照片相比,尺寸小了太多。宝座上端坐着乾隆的蜡像,看上去感觉很是异样。2006年斋宫再次大修,无梁殿内的陈设得以复原,进一步接近了原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清纪录片 天坛
凝固的信仰,天坛历史变迁与遗产价值
清朝入关后,如何继承明朝的祭天仪式?8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
北京深度(19)天坛:敬天祈谷,细走与昊天通灵的天坛(上)
第十三讲 世界遗产:天坛
熊猫币上的建筑——祈年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