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伶官传序

高二语文作业纸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121

一、基础夯实

1.下列词语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勖(xù)  仇雠: 仇人       忽微:微小的事

B.沮(jù)  逸豫:安乐       仓皇:匆忙的样子

C.襟(jīnɡ) 凯旋: 胜利       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D.伶(línɡ) 遗恨: 留下的仇恨 自然:大自然

2.下列各句中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契丹吾约为兄弟                  B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莫能之争                        D.当秦相较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其所以失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一夫呼                    B梁君臣之首

C.仓皇                          D.负而

5.下列句子,补出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B(庄宗)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C(庄宗)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D()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二、文段精析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B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所有的

C.抑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本:本来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7.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同,也相同          B相同,不相同

C不相同,相同          D不相同,也不相同

 

高二语文作业纸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122

8.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涵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D.文章通过一个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类文迁移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013题。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论曰:昔魏齐违死,虞卿解印;季布逃亡,朱家甘罪。而张俭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其壮志,而争为之主。至乃捐城爵、破族屠身,盖数十百,岂不贤哉!然俭以区区一掌,而欲独堙江河,终婴疾甚之乱,多见其不知量也。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笃钦谓曰              引:拉、拽

B.至乃捐城                      委:丢弃

C.笃因缘送俭出塞,故得免          以:因为

D.盖数十百                        所:住所

11.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部表现张俭望门投止,能得民救助的原因的一组是(  )

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 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 宗亲并皆殄灭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钦也很敬重张俭,但他有命在身而不便直说,所以用蘧伯玉的耻于独作君子的德义来暗示李笃,自己也具仁义之德。

B.建安初年,张俭被征召为卫尉,他内心并不愿出任,只是迫不得已才去上任的。后来他发现曹操已有取代汉室的野心,于是就退隐了,从此没再参预过政事。

C.作者在篇末评论中认为张俭的贤能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还指出张俭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力量对比认识不足。

D.张俭嫉恶如仇,他上书弹劾侯览及其母亲的种种罪恶,并请求加以诛杀;他对朱并谗佞邪恶的品性也极端厌恶,因而与两人结下仇怨,这是朝廷追捕张俭的直接原因。

13.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解析: A.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此处指微小的事B.C.jīnD.自然:理所当然。

答案: A

2解析: B.给;ACD均为

答案: B

3答案: (1)人事:文中指政治上的得失。今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2)所以:文中指“……的原因,今为表结果的连词。(3)兄弟:文中指(订立)同盟,今指哥哥和弟弟。(4)至于:文中指以至于。今指:表示另提一事;表示达到某种程度。(5)从事:()官名,文中泛指一般属官。今指: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6)前驱:文中指走在队伍前面,今指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或事物。 (7)意气:文中指气概。今有三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4解析: ACD三句中的名词”“”“在动词前不是作句子的主语,而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属于名词作状语;B句中的在此用作动词,意为用木匣子装

答案: B

5答案: C

6解析: C.本:推究。

答案: C

7解析: 其:副词,表祈使语气;代词,代庄宗。于:表被动;的处所,可译为

答案: D

8解析: B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一说不准确,应为否定

答案: B

9答案: (1)以至于割断头发,对天发誓,泪水流下沾湿衣襟,(那场面)是多么衰颓啊!

(2)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同他抗争的。

10解析: D在这里表示约数,大概,差不多的意思。

答案: D

11解析: C项,句是侯览的行径,句是晚年的事,句也是救助的后事。

答案: C

12解析: D项,直接原因是朱并上书,诬告其结党谋反。

答案: D

13答案: (1)看到人家就投宿,人们无不敬重他的名声品行,都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收留他。

(2)即使张俭可以抓到,难道你就忍心拘捕他吗?

(3)有几十人遭受极刑,宗族亲戚都被灭绝,郡县因此遭到严重破坏。

【参考译文】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是赵王张耳的后代。父亲张成,任江夏太守,张俭最初被荐举为茂才,因为荐举他的刺史不是他心目中的好人,便托病不去就职。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他出任东部督邮。当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害百姓,行为不轨。张俭检举弹劾侯览及其母亲的罪恶,请朝廷诛杀侯览。侯览扣压了奏章,不能上达皇帝,因此两人结仇。张俭的同乡朱并,向来品性奸佞邪恶,为张俭所不齿,朱并因此怀恨在心,于是上书告发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结为私党,朝廷删削掉奏章上朱并的名字发下,下令逮捕张俭等人。张俭被迫逃命,困顿窘迫,四处奔逃,看到人家就投宿,人们无不敬重他的名声品行,都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收留他。后来流转到东莱郡,藏在李笃家。外黄令毛钦率兵到李笃家搜捕,李笃把毛钦叫到一旁对他说:张俭名扬天下,虽然逃亡,并非有罪。  即使张俭可以抓到,难道你就忍心拘捕他吗?

毛钦起来拍拍李笃说:蘧伯玉以独自当君子为可耻,足下怎能以仁义自专?李笃说:我虽然向往道义,今天尊驾也得到一半了。毛钦叹息而去。李笃趁此机会将张俭送出塞外,张俭因此能够幸免于难。他所经过的地方,有几十人遭受极刑,宗族亲戚都被灭绝,郡县因此遭到严重破坏。

中平元年,党事解除,张俭回到家乡。大将军、王公都征召他,又荐举他为敦朴,公车府特地征召他,从家中请出,任少府之职,他都没有应召。献帝初年,百姓遭饥荒,而张俭家资产略能维持温饱,于是拿出所有的财产,与邑人共同享用,靠张俭活下来的有几百人。

建安初年,朝廷征召他做卫尉,不得已而就职。张俭看到曹氏的德运已经显现,就辞官不做,闭门谢客,不问政事。一年多后。张俭在许县去世,时年八十四。

我的结论是:过去魏齐遭难,虞卿弃官相随逃亡;季布逃亡,朱家甘愿冒着犯罪的危险相救。张俭遭到朱并嫉恨,颠沛流离,亡命天涯,天下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没有谁不同情他的壮志,争着保护他,甚至为了保护他竟然放弃所管辖的城池,丢弃自己的官爵,使自己的家庭遭难,被杀害的人大概有好几十甚至一百左右,这样的人难道不贤德吗!然而张俭凭单枪匹马的微薄之力,却要阻塞江河,终于遭到嫉恨而引起灾祸,(这样做)我只能看到他的不知轻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伶官传序》知识点及练习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内文段阅读+课内外对比阅读+课外延伸阅读试题精选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2008年高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并附译文
2017中考文言文试题集锦
2010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含答案解析译文)(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