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卉旅游的开发模式及经典案例借鉴!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下,开展花卉旅游无疑是最浪漫、最惬意的产业,各地都在大力为之。但苦于见花不知花,且普遍有“只见花朵不见花园”之认识偏颇。本文整理了国内外开展花卉旅游产业的各类模式及其经典案例,以供参考。
1
景观休闲型——以赏花经济为主导,以特色节庆为引领


发展重点

1、规模取胜,通常大面积的同类或多种花卉,形成视觉冲击;

2、景观塑形,通过地形设计、人造花卉雕塑、花卉人文景观等优化景观效果;

3、节庆助推,有针对性的推出节庆活动;

4、服务配套,立体交通观赏、养生美食享受、有机产品购物等保证美好体验。


案例加拿大BUTCHART GARDEN


加拿大国宝级精致园林,实现四季皆有景的多彩风情园

简介坐落于加拿大温哥华岛,占地20公顷,是利用一个荒废的采石坑修建的,层次鲜明,四季可游,融汇世界园艺精华的精致花园

策略:利用地势起伏构建景观层次,从单调园艺走向主题园

产品:玫瑰园、日式庭院、意大利花园、低洼花园、Butchart家族陈列馆

配套:游客中心、停车场、园艺咨询中心、种子和礼品店、餐饮厅(dinning room,blue room-温室餐厅,咖啡店)

盈利:门票+餐饮消费+纪念品出售


2
科普观光型——以四季花卉为特色,以考察科普为主导


发展重点

1、注重科技导入,从花卉苗木的组培科研到立体化展示;

2、科普体验规划,科普教育相关的功能设置及活动策划,且需注重趣味性;

3、创意景观设计,用花卉创作有趣味的景观小品,提升花卉的观赏性;

4、其他功能导入,引入生态餐厅等项目,丰富游客体验内容。


案例英国EDEN 伊甸园


植物展示+科研教育+特色活动,环境再生,建造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伊甸园”

简介1994年英国人提姆·史密特首次提出要在一个已经受到工业污染和破坏的地区重建一个自然生态区的想法,2000年在英国南部康沃尔郡废弃的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的项目成为全球最大的生态温室。这里目前汇集了几乎全球所有的植物,超过4500种、13.5万棵花草树木在此是一个集科学与娱乐为一体的博物馆,不仅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一个开展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通过它,人们可以了解更多的生物学信息,它是后工业时代环境再生的绝佳范例。

流量自2001年对外开放以来,目前已接纳访客超过900万人

模式

⑴ 注册慈善信托基金。信托基金下设一个全资公司,代表信托基金掌管伊甸园工程的全部事务;

⑵ 成立伊甸园基金会。基金会主要代表伊甸园工程的对外形象,负责与政府、企业、学校和NGO等机构建立联系,帮助伊甸园工程建立一些专项项目(如废物零排放项目),以及寻找伊甸园工程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创意

⑴ 特色项目

体验类:话剧、研讨会、艺术类、园艺论坛、音乐节和儿童节目观赏类:两大温室、三大展览馆教育类:每年1月和9月向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
⑵ 生态教育

创意建筑伊甸园由4座穹顶状建筑连接组成,整体外观如蜂巢的巨型球体,被世人称为:“吹气泡泡的建筑”,世界第八大奇迹。
展馆设置

种植10万种以上的植物,为全球最大植物保育场的所在地;以主题方式分别设计“潮湿热带馆”、“温暖气候馆”、“凉爽气候馆”;三大展区共6个“大温室”,分别展示6个不同国家的植物。



3
生态度假型——以花造景,依景度假


发展重点

1、明确用地组合,注重农业用地与旅游度假设施用地的规模和空间关系,兼顾景观性、私密性与经济性;

2、丰富度假产品,基于花卉田园等打造花田运动、花汤养生、美食体验、花丛住宿等特色度假产品;

3、完善配套设施,以建设“花境”绿道为重点,以特色交通体验为特色,完善旅游度假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设计。


案例成都石象湖


以生态休闲、鲜花节事为核心驱动,激活相关产业的综合性生态休闲示范区

区位四川蒲江县,距成都86公里,距双流机场国际机场77公里;

规模20平方公里,30000亩区域;森林覆盖率60%,湖面2000余亩

流量年均30万人次

特色

⑴ 以湖景旅游为核心结合花卉产业(郁金香、百合花)整合优势,将石象湖打造成为国际复合型度假区;

⑵ 园区由生态文化主题辐射出国际休闲度假园、国际会议中心、未来人居生态环境示范区及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等。



4
主题游乐型——以花卉景观为特色,以花田游乐为主导


发展重点

1、花卉景观设计,通过不同种类花卉搭配种植,形成多彩花田景观;

2、运动娱乐导入,花田中设置卡丁车赛场、迷宫等趣味运动。

3、特色交通规划,结合地形特点,设计车行、人行等不同景观道路;


案例日本芝樱公园


欣赏浪漫芝樱+体验花田赛车,世界独一无二的芝樱卡丁赛车场

简介:位于日本北海道东藻琴村藻琴山,占地10公顷,芝樱数目达120万枚,五月花季,紫、白、红、粉红、淡粉、雪青6种花色同时开放,花期长达3个月。同时,山下设置亲子游憩设施,并提供野餐等场地。

活动“芝樱祭”系列春日活动、“东藻琴芝樱公园摄影比赛”等活动

特色

独特的赛车体验:世界唯一的芝樱卡丁赛车场,体验芝樱环绕下的赛车感受。

多彩的芝樱花田:通过不同花色的芝樱种植,拼出独特的“小牛”大地艺术景观,形成景区著名地标之一。



5
产业博览型——集种植、交易、展览、观光休闲于一体


发展重点

1、产业资源,必须具备或能整合花卉苗木的组培、种植、研发、管理等人才、企业和花卉苗木资源;

2、链式开发,基于产业种植基础,从组培、种植、研发延伸拓展到展览、交易、花卉衍生产品生产与销售、花卉观光休闲等,以产带旅,以旅促产;

3、功能空间,主要功能一般包括花卉科研区、花卉展销区、主题花海观光区、休闲度假区等,功能组合和空间布局上需兼顾产业要求和旅游需求,既不影响生产种植,又能满足游客体验。


案例上海鲜花港


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典范

简介国家4A级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主景区占地1000亩,2007年正式开园

流量郁金香画展期日均1万人次,年游客60万人次,门票:100元

特色:320万株郁金香花海&36万m2玻璃温室

布局

⑴ 动静分区,游线闭合;

⑵ 注重把握交通出入口空间,跟进配套服务;

⑶ 休闲空间注重与科普的紧密结合,寓教于游。



6
农家花乡型——以花田为背景,以农家乐为主要载体


发展重点

1、注重风貌整治,以大面积花卉景观围绕,建筑、景观等凸显乡村风貌,营造世外桃源般的乡村风貌;

2、融入乡村文化,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打造主题文化景观,设置手工艺、民俗及农事体验活动,并结合花卉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等;

3、强化农家休闲,注重农家美食、休闲垂钓、农事体验等休闲产品,以花引客,以闲留客。


案例四川成都三圣花乡


国家AAAA级旅游区,城市的乡村生态休闲度假胜地

简介距市区15min车程,占地16.8km2。以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城市近郊生态休闲度假胜地。农家乐266家(其中星级农家乐224家),高档会所及高、中、低档乡村客栈40余家。

流量:日均客流20000人(周末35000人以上)。

运作

⑴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政府主导。在财政、税收、信贷上向农村和农业倾斜,投入8300万元,用于搭建融资平台,撬动吸引民间资金2亿元;

⑵ 吸引社会资金介入。按照政府合作经营、先行投入再溢价退出的方式,引进了成都维生、上海大地等花卉龙头企业和北京金港赛道等知名企业入驻;
⑶ 集体资产参与。村集体通过将集体土地、堰塘、荒坡等资产出租,将获取的租金用于“五朵金花”的打造。

规划

农村化布局,景观化打造,城市化建设;

采取“农民出资、政府补贴”的方式将农居改造景观化;

增加湿地、绿地使景观打造生态化;

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设施现代化。

产品

文化主导,主题经营

以文化润色农业、营造环境、提升经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错位互补和协同发展,形成 五个主题景点。
多元发展,提升转型

由单一的“观光+休闲”(农家乐)向“文化+休闲+商务”(精品乡村商务酒店、高级会所、体育公园等)的中高端多元化产品提升转型。
节事营销,产业支撑

以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和花博会为契机,以花卉产业为支撑,营造四季花卉节事。
4A标准,品牌塑造

以申报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和承办中国首届“乡村旅游节”为契机,进行环境整治、设施改造、经营规范,树立“五朵金花”品牌形


文章来源:文化产业链  由中科博道旅游发展机构编辑整理)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休闲观光农庄六大开发模式、标杆案例
花卉+旅游六大开发模式浅析
休闲农业花卉旅游的盈利模式及经典案例
如何打造休闲农业园中植物景观?
让你知道,如何做一个有机生态休闲庄园的总体规划
生态赋能后的丽江旅游,是沉寂没落?还是引吭高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