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抱歉,“知识付费”真的治不了你的焦虑。

问:你买过多少知识付费的课程?

问:你真正学会了多少知识?

问:你的知识焦虑感缓解了吗?


《新榜:2017知识付费年度报告》显示,有40%的网民购买过知识付费的产品;用户被动接受信息购买的比例高于主动搜索购买比例;其中知识付费用户以女性为主,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用户购买课程的费用平均在80元左右。

回想一下朋友圈里是不是随处可见各类知识付费课程和在分享打卡的朋友……


但于此同时,有种不一样的声音也在突显:

● “工作、学习好忙啊,买的课根本没时间看”

● “买了这么多课,为什么我总是学不会,是我不够努力吗?”

● “看了好多书,买了各种听书专栏,但记住的却没几个”
● “花5000块买的课,感觉自己交了智商税”

● “我为何感觉越学习,缺越焦虑了”

…………

越学习,越焦虑,这是错在了哪里?

且听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育学硕士——白云老师送给你的一篇干货文章,希望能解开你心中的疑惑。

提示:本文共6771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希望你能耐心的读完。



《知识付费为什么越付费越焦虑?》

文:孤独的阅读者——白 云

知识付费的大风潮到来时,感觉大半个中国都陷入了“我需要学习、需要自我提升”的焦虑中。当然就“积极向上、全民学习”这件事本身来说,至少在我的观点里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但是,面对囤积在各种设备里听不完的课、堆积在书架上读不完的书,在海量的信息前几乎所有人都提出了如下这两个问题:

一、如何拥有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

二、如何能让自己头悬梁锥刺股得来的圣贤之道转换成实际生产力,踩着书本走上人生巅峰?

有些人学了十年英语见到老外除了面红耳赤心慌手抖地憋出一句 'Fine, thank you. And you?' 以外还是什么都讲不出来。每天早上大声朗读并背诵的好词好句和清晨的露水一起,“咻”地一声儿全蒸发了。可偏偏有些人看似轻而易举信手拈来,悄咪咪地消失了个把月,再回来就能用四国语言和华莱士谈笑风生。


如果能够获得快速学习和学以致用的方法,那种感觉大概就像打游戏开了外挂、炒股票得了内部消息,一路披荆斩棘,杀出重围成了令人羡慕的佼佼者。于是大批有志青年四处奔走,明察暗访寻求学习方法,仿佛攒齐了流光琴、浮沉珠、卜元鼎……就能祭出学术界的十方神器,解除封印成为上古学神。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不耻下问、虚心求教,把凡能够搜罗到的“各路神仙”祭出的学习方法统统收入囊中,如获珍宝般秉烛夜读。

但事实上,正因为你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才不能随便听取他人的方法。因为在某件事情上,缺乏知识和有效经验的人往往对这件事情的判断力偏弱。这句话是我的观点,也是我今天的论点,接下来我会给出就此观点的论证。


论证开始前,请允许我打个岔,你或许感觉我的文章读起来很“硬”,甩论点的时候有种怼脸输出的既视感,如果你没有耐心读完文章,就请当我说的话统统不存在,切勿产生逆火效应。


为了论证我的观点,首先我必须引入一个概念:Dunning-Kruger Effect.


Dunning-Kruger Effect 在孤阅绝对不是个生僻的概念,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如果有且只有一次在课堂上被扎心到疼痛难耐躺倒在地的经历,估计就来自 DK 效应。所谓 Dunning-Kruger Effect, 简单来说就是越不行的人越不知道自己不行。越是无知的人越是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同理,能力越弱的人越难以意识到自己能力弱。

之所以取名 Duning-Kruger Effect,是因为这一认知偏误的首次成型是来自于一篇 1999 年发表的名为“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 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 David Dunning 和 Justin Kruger.


DK 效应的实验者选择了 141 个学生作为样本,让他们在考试之后立即猜测自己可能获得的成绩,同时还让这些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就自身对学习素材(教材等)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下图是实验者收到的结果:

从上图中我们看出一个基本规律,实际成绩偏低的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估结果和实际结果差异更大。而顶尖学生的实际成绩却超过了他们对自身的评估。更多关于 DK 效应的研究和论文资料,鼓励大家通过一个有公信力的搜索引擎自行搜索获得,我就不在这里做搬砖工了。


DK 效应最大的价值莫过于让我们惊恐地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它的发生和避免都和个体的元认知能力息息相关。元认知,metacognition, 简单说就是对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于自身行为和意识的认知和反思能力。


我们的大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对所接收的信息作出判断,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概括就是 TA 获取信息的速度和采取方法解决问题的效率。假设此刻你正在考试,当你看到考题之后的第一反应并不是答案该如何填写,在此之前,你的大脑会首先帮助你判断这道题你究竟会还是不会。尽管有些时候这种第一印象判断并不准确,比如可能在回答的过程中才发现这个问题并没有最初想象的那么简单,但至少你会下意识地预先估计自己找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


同理,假设你的同事在工作上请求帮助,大脑也会很快判断出你是否有可能向他提供有效支持。当然,如果你不太确定,则更有可能告诉求助者你只能试试看而无法保证结果。无论是哪一种场景、无论你如何应对,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大脑在持续对于自己是否了解某个知识、知晓某件事、能否解决某个问题而作出判断。

既然是作出判断,那么判断的结果必然存在准确和不准确之分。在布鲁姆分类法中,知识的类型被分为四个梯度,其中最高梯度的元认知就是我们对自身的认知,特别是对自身的思考和学习过程本身的一种理解和反思能力。


具有较好元认知的人,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出自身对于某项知识或技能的实际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分辨出对于这项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他们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还能对其进行有意识地修正。


因此 DK 效应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元认知出了问题。如果一个人本身欠缺给出正确答案的能力,那么 TA 同时也不具备判断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的能力。同样,如果一个人在元认知层面能够判断出自己行为的有效性、以及对于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那么 TA 就不太可能做出与事实大相径庭的自我评估。


因此,如果一个人几乎没有至少可以被亲身经历证明有效率的学习方法,那么其一,TA 的思维里本身没有有效率的学习方法的直观体验作为可参考的标准项;其二,TA 在过往经验中对于所采用学习方法的效性判断是失败的;其三,TA 没有意识到前两个问题的存在。(此处我们假设所有人在选取学习方法时都会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效率的方法)。基于这三点的存在,对于他人给出的学习方法的盲目借鉴,最后是否成功就全凭运气了。运气好的,一次就听到了真正有效的方法论和实践指导;运气差的,最后落个时财两空。

另外,你真的不能指望道德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和其他行业有所区别的是,教师这支队伍里的平庸者,简称“庸师”,很多时候并非是道德败坏的产物,鲜有人发自内心就想做误人子弟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更多时候,庸师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可能正在误人子弟, 众星捧月的错觉里生活久了,特别容易把自己当大师。教师队伍里元认知能力弱的人照样比比皆是。


那么问题来了,是否有一些简单可行的标准帮助我们判断学习方法的效性呢?接下来给各位推荐两个原理简单、上手快的原则。

原则 1:看准目标,检验适配


虽说大道至简,可“大道”落地形成方法论之后,就我个人的认知所及范围之内是很难出现一本秘籍统一整个江湖这种豪气冲天的事情。原因在于无论什么方法,其本质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实现不了任何目标的方法失去了它可以作为方法存在的根基要素。


所以方法和目标是一对捉对出现的概念。而通常来讲所谓“大道”,是一个比较根基的道理,这个道理需要懂,但必须要能以此为根基演绎出来各种具体的套路来实现不同的目标。所谓“以不变应万变”,指的是根基不变;而干脆连方法都不变的,那叫懒。


判断一个学习方法对于你来说是高效还是搞笑,需要率先明确你的学习目标,然后检验这个方法与你的目标的适配度。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会在两种练习方式里左右为难,即 massed practice 和 spaced practice. 所谓 massed practice 简单说就是集中精力一顿狂练,用东北话讲叫“激头白脸学”。而与之相对的 spaced practice,是比较缓和的、循序渐进保持平稳节奏的练习方式。


大部分人都认为,如果我们学习一样东西,就应该目标专一,通过不停歇地疯狂练习短时间内把所学之物深深印刻在脑海里。但实际上,massed practice 并不利于形成稳固的长久记忆。

那么是否选择 massed practice 的问题变得很简单,你首先要清楚自己现在正在学习的这个知识,究竟是准备短期用完拉倒,还是需要长期巩固直至内化?假设你的学习目标是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并在未来长久使用它。在这个学习目标中包含两个动词:获得,使用。当且仅当这两个动作都完成,目标才能实现。


所以我们无论在获得知识这个环节做得多快,也只能完成目标的一半。每一次练习,大脑都需要一个时间和机会,接收新信息并将其与之前的信息建立关联、存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化吸收。因此相比 massed practice,尽管 spaced practice 在短期记忆量上偏少,但长期记忆更加牢靠。


那为什么 massed practice 总能让我们感觉收获满满,十分值得信赖呢?原因是在集训练习过程中,我们会非常直观地感觉到自己对知识或技能的熟悉程度在提高。就好比一个人,如果你每天都长时间面对他,即使你们之间没有什么沟通,你还是会感觉他越来越熟悉。


而恰恰相反,spaced practice 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每次间歇之后你都要不停回溯,检查出自己不会或不熟练的地方,整个过程十分痛苦。但这一次接一次的回溯,使得我们的每一次练习都在调动大脑对新老知识进行关联,对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查漏补缺。形成有结构层次的记忆。


最后我还是要重申一下,我并不是说 spaced practice 就一定更好,如果你只需要突击通过某个考试,而所考内容本身对你日后的学习工作也没什么意义的话,我反而建议采用 massed practice, 借助短期记忆迅速通过,然后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我只是想通过这个小例子说明,判断一个学习方法的好坏,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然后检查该方法和目标的匹配度。目标不明,则方法不朗。



原则 2:感受好不等于效果好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有效”和“有效率”。有效,说的是有效果,而有效率的意思是,在同等效果之下花费最短时间,或者说在花费相同时间的情况之下效果达到最佳。即使一个落后的学习方法效率很低,也一样可以带来一点微弱的学习效果。比如把单词在本子上抄三百遍,抄写三百遍的确很有可能记住这一个单词,但是所花费的时间代价太大,而且这类抄写的方法通常只能记忆单词的拼写和意思,很难在实际语境中灵活应用。这就属于典型的有效但是没有效率的事情。


但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效率低但感受尚佳的学习习惯恰恰就是因为披上了这一层“有效”的外衣,产生了迷惑效果。我以前在给《西方文明简史》课程讲配套写作时,经常让学生们运用书中的内容作为载体练习某项写作技能,题目类似“简述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等。随着课程的推进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并非不知道英文如何表达,而是根本不知道该写什么。这些不知道写什么的人很快就能意识到是自己的阅读环节有问题,所以立刻回头去读书。


读书的时候明显感觉和第一遍比起来效果显著提升。但尴尬的是,合上书开始动笔时发现还是不会。只得再次回读。如此反复,最后完美实现“从入门到放弃”这一绝望的过程。

复习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复习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但大部分时候无论是回读书籍或者复习笔记,都只停留在把内容又过了一遍的状态下,还是没能完成查漏补缺的目标。但是为什么把书再过一遍,笔记再看一遍,却让我们的学习体验充斥着满满的成就感呢?原因是“过一遍”增加了我们对于眼前内容的一种感受上的熟悉。


绝大部分人的大脑能力有限,无法一次把所有事情都记住,而我们的注意力会着重关注那些在情感上对我们更有意义、影响更大的内容。所以把内容过一遍的过程中,能够引起关注的反而是那些已经掌握的、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而真正不会的东西很容易因为本身在大脑中达不到构成“重要意义”的熟悉程度而被忽略。


当然如果你过的遍数足够多,还是能够有一些效果,却并非是最有效率的做法。更有效率的做法是先查漏,再重点补缺。简单说就是运用回溯替代复盘。考试就是回溯的一种表现形式,可偏偏除了学神以外几乎所有人都讨厌考试,哪怕是不用排名、成绩也没有实际影响的小考,也让人闻之色变。因为本质上考试作为一种回溯,会把我们没有记住的、没有学会的知识,甚至是学习效果差、效率低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摆在面前,打击了我们的自信心,破坏了舒适感。


所以选择一个学习方法的判断标准,并非是该方法让我们的内心感觉多么良好,而是必须实际看到快速提升的效果。最关键的是,你得分清哪些进步是真正的进步,而哪些,只不过是你以为的进步。

尾 声


留学期间一堂课上,教授布置我们读了一本名为The Shame of The Nation 的书,书中主要讲的是美国 K12 教育的不平等问题。当时,我跟我的同学们夸下海口说,有生之年我也要写一本中国版的 The Shame of The Nation,我就想写写衡水一中、走访一下高考状元们的生活、调查一下高等教育机构对 Habits of Mind 和 Metacognition 的培养现状。


只可惜这几年做孤阅,上述这件心愿和我的博士计划一并搁浅。


最近这几个月,我一直想找时间把自己这两年来对于“老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的探究成果用一篇篇文章展现出来。从一个原理出发,以原理的迁移应用为结点,去剖析那些我们在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过程中思维和行为的微妙变化。为了证实和体验这些变化的发生,我把自己放在不同的课堂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抓住一切机会去观察和理解比孤阅这个群体更大的人群。


这篇文章算是个起点。但就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突然明白,如果我曾经想的是完成一本著作捅破窗户纸去发现问题,那么这两年所有的努力则是越过这一步直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牺牲的时间换取了一个更有价值的成果。而 LR Porta (又称“波尔塔计划”)是方案的核心,是两年成果的浓缩体现,是一段旅程的开始也是终结。开始于改变认知,终结于带走工具。


此次 LR Porta 上线,我们看似做了四个实用工具包,但在我心里它们却是四盏明灯——照亮学术之路、思想之路的明灯。它们不是你要追求的东西,却想努力为你追求目标的路上增添一缕光亮。这大概是我心中,一堂课最好的形态,一位教师最好的心态。



我猜,

你现在一定很好奇文章的作者是怎样一位老师,

我来告诉你:


白 云 

孤独的阅读者 联合创始人、教学产品研发负责人

-她是教育学者,也是一枚学神,

-大四成为北京新东方GMAT讲师;

-美国公立大学TOP5之一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获得教育学硕士/TESOL硕士双学位;

-全球录取率仅为2%的Minerva大学中国区负责人;

-回国联合创办“孤独的阅读者”教育团队。


提升你的学习力!


很荣幸,白云老师的第一个工具包《高效学习工具包》,目前已经在CCtalk上线了,作为LR Porta 的核心课程,目的是在学习的一开始,帮助学生掌握高效学习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01

在这门课中,你会不由自主的被引导去思考,去领悟…


学习「知识的迁移」之后,你会知道,每个学科的背后都有一些通用的普适规律。这些规律可以帮助你解决各个学科、行业的一些问题;


学习「知识的诅咒」之后,你会知道,原来课程没听懂,不一定是自己的问题,可能是老师的问题;


学习「元认知」之后,你会知道,元认知能力是一切学习和进步的最底层、最根本的能力,提高元认知对你有多大的益处。


知道如何学习,不仅仅有益于我们在实践时得到指导,还能帮我们从思维上有所警醒并得到一些提示。


在《高效学习工具包》里,学员们会被要求去思考这些学习方法。这些方法不像市面上的那样「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七个步骤」或者「三招教你不再做积极废人」这样的“术”,这里的方法是「道」,告诉你一些学习现象和行为背后隐藏的理论,从更深的层次去让你思考到底如何学习更加有效。


02

03

04

目前报名还可以享受早鸟价哦!期待你加课堂!


扫码立即报名


- End -

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培养一个高效学习者
如果你年入百万,这种阅读法,你就不要看了(第一部)
《高效率教学》读书笔记
个人成长必须避开的5个陷阱
灵动课堂需要高效的预习-历史教育教学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