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JAHA:三餐如何吃才能更健康?

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能量和常量营养素的消耗时间在维持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同食物摄入时间与心血管疾病、癌症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


近期JAHA 发表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结果(2003-2014年),纳入了21503名非机构家庭人口,使用回忆方式评估24小时饮食模式和零食模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饮食模式。采用Cox风险模型评估饮食模式、零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CVD)、癌症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在149875人年的随访中,记录了2192人死亡,其中676人死于CVD,476人死于癌症。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食用水果午餐的参与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8%,[风险比(HR)为0.82;95%CI 0.72–0.92 ],CVD风险降低了34%(HR =0.66;95%CI,0.49–0.87);而食用西方午餐参与者CVD风险增加了44%(HR=1.44;95%CI  1.10–1.89)。蔬菜晚餐的参与者全因死亡(HR=0.69;95%CI 0.60–0.78)、CVD(HR =0.77;95%CI 0.61–0.95)和癌症(HR=0.63;95%CI,0.48–0.83)的风险均较低。


表1 早餐、午餐、晚餐的饮食模式与癌症、CVD和全因死亡率校正后的HR


关于零食模式,早餐后吃水果的参与者全因死亡和癌症风险较低(HR全因死亡=0.78;95%CI  0.66–0.93;HR癌症 =0.55;95%CI 0.39–0.78),晚餐后喝乳制品的参与者全因死亡和CVD风险较低(HR全因死亡=0.82;95%CI  0.72– 0.94;HR CVD=0.67;95%CI  0.52–0.87)。主餐后食用淀粉零食的参与者全因死亡(HR早餐后的=1.50;95%CI 1.24–1.82;HR午餐后=1.52;95%CI 1.27–1.81;HR晚餐后=1.50;95%CI 1.25–1.80)和CVD风险均更高(HR早餐后=1.55;95%CI 1.08–2.24;HR午餐后= 1.44;95%CI 1.03–2.02;HR晚餐后=1.57;95%CI 1.10–2.23)。


表2 不同零食模式与癌症、CVD和全因死亡率校正后的HR


这项研究表明早餐后的水果零食、水果午餐、蔬菜晚餐和晚餐后的乳制品零食与CVD、癌症和全因的死亡率降低相关;而西方午餐和淀粉零食CVD和全因死亡风险更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然·医学》:最简单的运动延寿方式,找到了!科学家首次揭示,每天3分钟的间歇性剧烈生活方式或体力活...
EHJ:睡觉的黄金时段可别错过!近9万人研究发现,晚上10-11点入睡最健康,过早/晚睡与心血管疾病...
19万人横跨50年,JAMA告诉你,胖了真的会“伤心”!
EHJ:低钠盐双赢!不止低钠,2.5万人数据分析显示,多补钾也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女性从中受...
绿茶or咖啡?谁对卒中和心梗患者更有益
收入波动大,需警惕心脏疾病的发生?来看最新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