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胬肉攀睛

胬肉攀睛

本词条涉及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当前内容仅供参考。

诚邀更多本领域专家帮助我们共同完善词条,为网民提供更多权威可信的知识。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胬肉攀睛

英文名称:

pterygium

定义:

以目中胬肉由眦角长出,横贯白睛,攀侵黑睛为主要表现的眼病。

应用学科:

胬肉攀睛指有一三角形脂膜胬起如肉,由眼珠眦角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的慢性外障眼病。多生于大眦,生于小眦或两眦同时发生者较少见。病变进程缓慢,往往经过数月或多年始侵入黑睛,并逐渐遮盖瞳仁,也有停止进展者。本病相当西医之翼状胬肉

病因

胬肉攀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一、心肺两经风热壅盛。二、恣嗜五辛酒浆,脾胃壅滞湿热,上蒸于目。三、过度劳欲,耗损心阴,暗夺肾精,水不制火,以致虚火上炎。以上诸因,皆可导致脉络瘀滞,血壅于眼。此外眼裂部位白睛易受风沙、烟灰或阳光之类物理刺激,可加速胬肉的滋生。...查看详情

概念

胬肉攀睛指有一三角形脂膜胬起如肉,由眼珠眦角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的慢性外障眼病。多生于大眦,生于小眦或两眦同时发生者较少见。病变进程缓慢,往往经过数月或多年始侵入黑睛,并逐渐遮盖瞳仁,也有停止进展者。本病相当西医之翼状胬肉

诊断要点

  胬肉攀睛

1.自眦角开始的白睛表层上生出胬肉,渐渐变厚,有赤丝相伴并高起,多呈三角形,如昆虫之翅膀。其底称为体部,自眦角开始横贯白睛;其尖端称为头部,渐向黑睛攀侵。病变分为进行性和静止性。进行性指胬肉头尖高起,赤瘀如肉,发展较迅速,每可于数月或数年内攀侵黑睛中央而障碍视力;患者自觉眼涩痛流泪,异物感,重则刺痛羞明。静止性则指胬肉头部平而薄,色白或淡红,多发展缓慢或始终停止在黑睛边缘,不影响视力,无自觉症。

2.本病须与以下眼疾相鉴别。

(1)黄油障:于睑裂部白睛表面,介于黑睛与眦角之间而不与眦部相连的淡黄色隆起,状如脂膜,呈三角形,无赤丝攀附,无痒无痛,不侵及黑睛,类似于西医学睑裂斑,可不必治疗。但若有赤脉环绕,自觉眼涩痛流泪,则参照本节治疗。

(2)流金棱木:指白睛与黑睛表面之间呈膜状或条索状粘连。多因外伤(尤其酸、碱腐蚀伤)黑睛边缘生翳后形成。部位不定,无红无痛,粘连广泛者影响眼珠运动。因头部常与黑睛粘连,故可用探针在其颈部顺利通过。类似于西医学之假性胬肉。若不影响眼珠运动或美容者,无须治疗,否则可行手术医治。

辨证分析

本病多因心肺两经风热壅盛,或饮食不节,恣食辛辣煎炸,使脾胃邪热壅结,熏蒸于目;或因过度劳欲,耗损心阴,暗夺肾精,致水火不济,虚火上浮。此外,因风沙、强光、沙眼等长期刺激,也可诱发本病。

本病发病位于大眦、白睛、黑睛之间,在脏与心、肺、脾、肝均有关,证多属实、属热。胬肉初生,涩痒羞明,赤脉集布,为心肺风热;胬肉肥厚赤肿,刺痛流泪,兼心烦失眠小便短赤,为心火上炎;胬肉体厚红赤,涩痛眵多,便秘尿赤,为脾胃实热;胬肉淡红,干涩不适,时轻时重,为阴虚火旺。治疗总原则为祛风清热,凉血导滞,或滋阴清热活血。

辨证论治

本病若为静止性,且病变小而无自觉症者,可无须治疗。进行性或有自觉症时必须医治,并配合外点眼药,以减轻及消除症状。

心肺风热型

【证见】

胬肉初生且渐肥厚,赤脉集布,眼痒涩羞明流泪,舌苔薄黄。

【治法】

祛风清热通络。

【方药】

1.主方栀子胜奇散(倪维德《原机启微》)加减。

处方:防风9克,荆芥9克,栀子9克,黄芩9克,木贼9克,菊花9克,白蒺藜9克,谷精草9克,蝉蜕6克,赤芍12克,牡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参照针眼风热外袭中成药。

心火上炎型

【证见】

胬肉头尖红赤高起,痒涩刺痛,每见心烦失眠,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尖红,脉数。

【治法】

清心泻火,凉血导滞。

【方药】

1.主方导赤散(孙思邈《银海精微)加减。

处方:生地黄30克,木通12克,栀子9克,黄柏9克,大黄9克,竹叶9克,甘草6克,黄连9克,赤芍15克,防风9克,茺蔚子12克,水牛角30(先煎)。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黄连上清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脾胃实热型

【证见】

胬肉头尖高起,体厚红赤,生长迅速;自觉眼痒涩不适,眵多粘结,口渴欲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

泄热通腑,祛瘀凉血。

【方药】

1.主方泻脾除热饮(孙思邈《银海精微)加减。

处方:黄芩9克,黄连9克,桔梗9克,防风9克,车前子15克,茺蔚子12克,大黄9(后下),玄明粉9(),天花粉15克,玄参12克,赤芍15克。水煎服,每日l剂。

若大便已畅通,则去大黄、玄明粉,加生地黄15克,牡丹皮12克。红赤疼痛甚者,加三七末3(冲服)。口渴引饮,舌苔黄燥者,加石膏30克、知母12克。眼症好转,则去苦寒之品。

2.中成药

(1)板蓝根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日3次。

(2)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23瓶,每日2—3次。

(3)牛黄解毒片,口服,每次3—4片,每日2—3次。

阴虚火旺型

【证见】

胬肉淡红菲薄,时轻时重,涩痒间作,心烦舌燥,舌红少苔。

【治法】

滋阴降火。

【方药】

1.主方知柏地黄汤(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知母12克,黄柏12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15克,泽泻12克,麦冬15克,沙参15克,茺蔚子12克,白蒺藜9克,蝉蜕9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口服,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

(2)天王补心丸,口服,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

(3)复方丹参片,每次3—4片,每日3次。

外治法

1.胬肉红赤、涩痛,可用八宝眼药或胆汁二连膏点眼,每日3次。

2.用黄连西瓜霜眼药水、胆麝眼药水滴眼,每日46次。必要时用可的松眼药水滴眼。

3.胬肉体厚,发展迅速,或遮盖瞳仁时,宜用手术切除。术后继续用以上药物点眼。[1]

其他疗法

饮食疗法

(1)地麦粥:生地黄6克,麦冬6克,煎水取汁,.然后与粳米同煮成粥。

(2)灯心花苦瓜汤:苦瓜180克,灯心花5扎,油盐酌量。苦瓜切开去瓢核,洗净切成块状,与灯心花一起,用适量清水煎成汤,调味后饮用。

预防调护

(1)本病患者平素宜注意调理饮食,忌食辛辣煎炸,多吃水果、蔬菜,保持二便畅通。保证足够睡眠,注意调节情欲。

(2)局部症状明显者,须积极医治。

胬肉术后复发

1.注意防复发胬肉手术后有时容易复发,且一旦复发情况比术前还差。

  胬肉

引起复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减少复发机会,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术前若患眼涩痛,胬肉高起且赤脉繁多,先按胬肉攀睛辨证论治用药一段时间,待涩痛基本消失,赤脉大减时方行手术。

(2)手术操作要轻巧,黑睛表面胬肉组织要刮除干净,白睛与黑睛交界处的创面要干净整齐,但不宜过多刺激。

(3)术后用药:内服栀子胜奇散(参照胬肉攀睛之心肺风热型)术后第2日开始点可的松眼水;必要时配合口服消炎痛。

(4)忌食辛辣煎焯之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畅通。

2.复发的处理一旦复发,应积极治疗,防止胬肉继续生长。

(1)局部用药:参照胬肉攀睛外治法。

(2)内服活血散滞中药:用桃红四物汤(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生地黄20克,当归尾6克,赤芍12克,红花6克,桃仁9克,黄连6克,香附9克,枳壳9克,蝉蜕9克,白芷9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赤丝环绕,眼刺痛明显,加三七末3()、栀子9克。体实者,加大黄9克。畏光流泪者,加夏枯草12克、防风9克。患眼干涩,咽干舌红少苔者,去黄连、当归尾,加玄参15克、石斛15克。神疲、纳呆、舌淡者加黄芪20克、党参15克。

(3)单方验方(陆南山《眼科临证录》):侧柏叶(炒黑)9克、制香附90克,共研成粉末。每次3克,每日3次,共服20日。

相关资料

病因

胬肉攀睛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心肺两经风热壅盛。 二、恣嗜五辛酒浆,脾胃壅滞湿热,上蒸于目。  三、过度劳欲,耗损心阴,暗夺肾精,水不制火,以致虚火上炎。以上诸因,皆可导致脉络瘀滞,血壅于眼。此外眼裂部位白睛易受风沙、烟灰或阳光之类物理刺激,可加速胬肉的滋生。

症状

胬肉攀睛早期症状有哪些? [临床表现]  睑裂部位的白睛上起膜,渐渐变厚,有血丝相伴,红赤高起,而成胬肉。渐向黑睛攀侵。胬肉多呈三角形,自眦角开始,横向白睛的宽大部分称体部,攀向黑睛的尖端称为头部。如自觉眼部涩痒,胬肉头尖高起而体厚,赤瘀如肉,发展较为迅速,每可侵及黑睛中央,障漫黑睛则视而不见。如涩痒不著,胬肉头平而不高起,体亦菲薄如蝇翅,色白或淡红,多发展缓慢,或始终停止在黑睛边缘部,不影响视力。  [诊断依据]   一、近眦部的白睛表层,生有翼状肉膜向黑睛攀侵,多发于内眦。二、若胬肉头尖体厚,赤脉粗大,红赤明显,尖端隆起,向黑睛攀侵,发展迅速者,称为进行期。三、若胬肉头齐体薄,赤脉细小,红赤不显或微红赤,尖端扁平,发展缓慢者,称为静止期。四、自觉症状不明显,进行期或伴有眼涩不适,眵泪交加。

预防

胬肉攀睛吃什么好?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治疗

胬肉攀睛治疗前的注意事项?[辨证论治] 本病胬肉色白体薄者,多采取眼部点药为主;色赤体厚,眵泪多者,则加内服药。辨证有风热、实热与虚热之分,实者宜泻,虚者宜降,自当分别对待。如药物无效,发展较快者,当采用手术治疗。  一、内治()心肺风热  [主证]胬肉初生,渐见胀起,赤脉集布,多眵多泪,痒涩羞明,舌苔薄黄。  [证候分析]眼珠暴露于外,易于感邪,外感风热,故多眵泪,痒涩羞明;邪客经络,故经络瘀滞,胬肉胀起。  [治法]祛风清热。  [方药]栀子胜奇散加减。方中蒺藜、蝉蜕、谷精草、草决明、菊花、密蒙花、蔓荆子、木贼祛风热、退翳膜;荆芥、川芎、羌活、防风祛风散邪,泄其壅滞;栀子、黄芩、甘草清热泻火。夏秋之间,红赤多眵,便结脉洪者,可去密蒙花、羌活,加大黄。 ()脾胃实热 [主证]胬肉头尖高起,体厚而大,赤瘀如肉,生长迅速,痒涩不舒,眵多粘结,口渴欲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证候分析]嗜食五辛酒浆,以致脾胃结热,邪热上攻,壅滞眼络,加上风尘刺激,瘀滞尤甚,故致胬肉高起,眵多粘结;脾胃热盛,故口渴欲饮,便结苔黄。  [治法]泻热通腑。 [方药]泻脾除热饮加减。方中大黄、芒硝、黄连、黄芩泻热通腑;车前子、...

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

胬肉攀睛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眼涩不适,眵泪交加,口渴欲饮,便秘尿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胬肉攀睛医案二则
秦伯未验方治疗胬肉攀睛
眼睛胬肉,这里的药方可借鉴
去翳消障眼药液.pdf
[眼耳鼻喉科] 胬肉攀睛
望两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