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沪西长寿路:你可知这条路上的故事

摘要:长寿路于 1900 年问世。原名劳勃生路,以 19 世纪曾任英国驻上海领事 Robison 命名。1943 年,劳勃生路假借四川省长寿县,更名长寿路。小时候听本地口音的外公讲故事,常常说起 ' 萝卜 '(劳勃生)路前世今生:' 我小辰光(19 世纪中叶),七家村三面环水,河浜纵横,东有徐公浦,西北的草长浦流经东芦浦(今陕西北路)交汇成草鞋浜,北向吴淞江。河浜两边多滩地,芦苇丛生。屋南面 ' 萝卜路 ' 没额辰光,田里厢有庄稼,江南水乡额派头。'

昌化路现貌。

我们兄弟姐妹大多出生于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位于长寿路 170 号,现在的长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主体为一座石库门独栋三层楼房,平面呈凹字型三合院。原是长寿路草鞋浜人富商潘氏族的府邸,建于 1927 年。潘从房地产开发入手,承接了今长寿路周围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包括日商内外棉厂房,并兼营米商,后潘做多头吃进日本三井洋行大量洋米,亏空白银 140 万两,府邸被封,转入教会手中,在此建立全国性慈善救济组织中国妇孺救济会,并设有医院。1950 年,由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分会接管。1952 年,宋庆龄荣获 ' 国际和平奖 ',以 10 万卢布奖金捐赠作扩建资金,在沪西女工聚集的此处创立了国妇幼(1956 年迁至徐汇区,原址成为普陀区妇婴保健院)。

上世纪 70 年代末的利群医院

我是早产儿。1953 年 8 月 12 日寅时,我家隔弄天平药厂发生火灾,母亲匆忙中唤醒家人逃避,一不小心,我呱呱落地,排行第四,就此开始一生与长寿路的缘分。

我的祖父母,原住上海虹口大连路薛家浜。后祖宅遭 ' 八一三 ' 战火,夷为平地,转住沪西。我母亲这边,祖上考节俭攥下辛苦钱置地建平房九间,传给七个儿子分立门户,故名七家村,位于长寿路北侧普陀路。母亲娘家是前后二井二排的绞圈房子,就像北京的两个四合院前后相连。父母联姻时,外公把前井两间西厢作为陪嫁新房。我大哥生于此后不久,父亲留洋,稍后母亲也随夫定居海外,并有了我大姐。1949 年后,父母回归故里,在长寿路南侧江宁路 1000 弄(光明邨)2 号租了二厢房一亭子间,上晒台,下天井,管道煤气和卫生设备齐全。我的童年,就在这里度过。

光明邨是日本风格联体别墅群,共五排二分列十幢 46 号门牌,属新式里弄。光明邨建于 1930 年,由公平洋行出资开发,后买给巡捕房大佬,供日本人租赁,光复后日藉撤离,中国人纷纷以金条顶进租赁,做二房东,再出租给后来居民。1949 年后,我家在此 45 载,直到 1996 年光明邨拆迁。

在我出生的 53 年前,长寿路于 1900 年问世。原名劳勃生路,以 19 世纪曾任英国驻上海领事 Robison 命名。1943 年,劳勃生路假借四川省长寿县,更名长寿路。小时候听本地口音的外公讲故事,常常说起 ' 萝卜 '(劳勃生)路前世今生:' 我小辰光(19 世纪中叶),七家村三面环水,河浜纵横,东有徐公浦,西北的草长浦流经东芦浦(今陕西北路)交汇成草鞋浜,北向吴淞江。河浜两边多滩地,芦苇丛生。屋南面 ' 萝卜路 ' 没额辰光,田里厢有庄稼,江南水乡额派头。'

认识长寿路,从我朦胧记事开始。我童年调皮。光明邨楼顶原有凹凸围墙护栏,像古城墙。有次父亲早归,碰巧我又在楼顶上向女孩们炫耀胆量。父亲这次没请我手心挨板子,问我:' 上去做啥?' 我喃喃细语:' 看国际饭店。' 父亲二话不说,就拉我去了南京路,到国际饭店门口就丢掉我走了。可我是个天地不怕的主,凭来时记忆,沿南京路西行,拐江宁路奔北,途经康定路还看两老人下象棋许久,气得父亲只能在暗处干等。1960 年 9 月 1 日,我踏进了江宁路小学(江宁路 1085 号)一(6)班教室。江小前身为生活、金行两所私立小学。生活小学创办于 1933 年,后者创办于 1936 年,是金城银行职工子弟小学。合并后,前者为江宁路小学总部,原金行小学为分部(江宁路 1011 号)。我曾在分部上学,分部北面靠着纱厂医院(今利群医院),由荣毅仁、刘靖基等工商界人士于 1952 年发起创建。朝北新会路旁就是江小总部,进大门路边是乒乓房,直通操场。这届生源高峰,我一年级平行六班,且光明邨还有一半同龄人,分流进了新会路民办小学。1953 年出生的特别多,冲高上海人口记录,当时受 ' 光荣妈妈 ' 的影响,鼓励育龄妇女生孩子,单位发奖金、里委送红布。那时倾向走极端,从而为我们 69 届初中生就业难,' 一片红 ' 上山下乡埋下伏笔。1967 年 11 月我就近入新会中学的,取消中考,停课搞运动。我们在校二年半就面临毕业,我于 1970 年 3 月 27 日到江西插队。

重返长寿路是 1979 年 1 月,我到上海革新电机厂(长寿路 81 号)工作。我厂前身为华生电器制造厂,创建于 1916 年,由裕康洋行帐房杨济川、威灵洋行职员叶友才、久记木行跑街袁宗耀三人集借资 200 银元,在四川北路横浜桥建厂。1949 年后,将长寿路的中央殡仪馆、普陀路和中山北路的上烟四厂(原福新烟厂及仓库)地块及人员划给华生电机厂,几经兼并壮大。华生电机厂在 1962 年,按行业分为革新电机厂和华生电扇厂。1989 年底,我有幸借调市机电局人事处,广阅案卷,更感佩长寿路前世今生。

当时的长寿路,堪称 ' 工人之路 '。上下班高峰时段,随处可见熙攘路人中,拎着钢精饭盒或搪瓷茶缸的工友,匆匆赶路,以纺织女工居多。仅长寿路上的工房旧式里弄,就有五十多条。工房一般由厂方粗制简造,用板壁或砖木混搭成二层或阁楼,连排成巷,租给工人。如上棉十四厂(原溥益纺织二厂)西的正红里、普益东里,上印五厂(后迁湖北,调入群众印刷厂)北的统益东里、同兴里,沪江铜厂(原五金铜厂)北的樱华(南北)里,上棉一厂(原日本内外棉厂)对面的梅芳里(谐棉纺音)、上钢八厂东的居安里、第七毛纺织厂东的秀德里、福森里。

上世纪 80 年代中叶,上棉一厂在长寿路的大门。

而工厂领班、职员、工商小业主、小知识分子,一般住在石库门弄堂里。黑漆大门上有两个门钹,用钹敲门进去是天井,前客堂后灶间,左右厢房大多前后隔间,一般二上二下,楼梯转弯处设亭子间,上头有晒台。长寿路中百四店西面的裕庆里,57 个号牌除一幢过街楼外,整条弄堂成排石库门结构,还有统益村亦然。附近江宁路上有承德里、源和里、泰来坊等。

澳门路 660 弄(东洋别墅)后门。

普陀区过去也叫 ' 工厂区 ',长寿路周围尤为集中。较大或有名气的:上海面粉厂(原阜丰、福新面粉厂),上海啤酒厂(原为挪威人创办的斯堪的纳维亚啤酒厂),上海无线电二厂(原申新二厂),上海灯泡厂(原美商奇异爱迪生电器总公司),上海永和橡胶总厂,中华印刷厂,长城铅笔厂等等。沪西的纺织工业可谓半壁江山。日商早在 1907 年就用中日合资方式,建有九成纱厂(上无二厂前身),钟渊公大三厂(上海绢纺织厂前身)。1911 年,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川村利兵卫创建日资第三厂(上棉十一厂前身)开始,至川村在董事长任上猝死(1922 年)约十年光景,日商内外棉在沪西就增加了 4、5、6、7、8、12、15 等 13 家独资厂,在沪东也有日本内外棉厂。日财团为记念川村,于 1926 年在长寿路西康路十字路口,建立高 15 米的川村纪念时计塔,顶层四面嵌有钟面,每 15 分钟自动 ' 叮当 ' 报时,俗称 ' 大自鸣钟 '(1959 年为改善交通而拆除塔楼)。长寿路上,还有 834 号的上棉六厂,另有 1921 年日商的同兴纱厂(上海一 O 一厂前身)等。民族纺织工业以荣氏为代表,在沪西创办收购兼并了一些,如申新二厂(原九成纱厂),申新九厂(原上海机器织布局,李鸿章创办于 1878 年)等。上世纪 90 年代初,任上棉廿二厂(后复名申新九厂)的陈厂长,与我有交往。我戏谑其是 ' 末代皇帝 ',因他正逢行业转型,国企下马前最后一任厂长。

长寿路上也有不少百年老店。最早当数 1911 年陶森泰切面店(今长寿路 366 号),其次是 1917 年周培刚在 822 号开的德昌烟杂店。较大的店是顺应沪西纺织工业兴起而开的布庄, 1924 年开张的陆正大布庄(长寿路 280 号),有五开间门面,绫罗绸缎,布衣韦带,简奢兼顾,生意兴隆。陆家有三女,大小姐嫁给七家村我大娘舅,小女嫁给福新烟厂老板丁厚卿之子五小开,为嫁三个女儿风光体面,陆老板不惜耗费重金置办嫁妆,而入不敷出终至破产。长寿路商业街的兴起、发展、繁荣、蜕变、重生,随着时代潮流应运而成。改革开放后,巴黎春天百货商场、亚新生活广场两大商业圈,分立于当年大自鸣钟商圈左右。沪西商厦、889 广场、家乐福超市,三足鼎立于曹家渡。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网点分列路旁。过去昌化路、陕西北路、常德路、胶州路、叶家宅路、武宁路、万航渡路在长寿路的 ' 丁 ' 字断头路,现都串通为 ' 十 ' 字路。在畅通道路的同时,长寿路一举刷新沿线城区面貌。2002 年长寿路街道被命名为 ' 上海市示范街道 '。

长寿路上有我的童年、我的辛酸。1969 年夏天父亲被单位隔离审查。一周后,妈妈带我去接他回来时,父亲原本乌黑的头发已经花白,脸色憔悴,虚汗淋漓。一年后,父亲因肝硬化离开人世,享年 52 岁。大哥和我分别从安徽黄山茶林场、江西农村,大姐和二姐分别从内迁厂江西九江棉纺厂和崇明长江农场赴回奔丧。全家前四个孩子都在外地,只有两个未成年的妹妹伴随母亲,料理后事。父亲大殓时,我想起,父亲在我插队落户前夕,特地请我到长寿路大自鸣钟沪西浴室,花五角包房沐浴,借此临别谈心,他言辞凿凿又谆谆教诲: ' 侬只有 17 岁,还有交关路要走。迭格辰光勿正常,总归要过去。乡下生活重,勿要硬撑,多读读书,将来总归有用场额。' 父亲的话,虽然永诀,但却永恒。

就像开车拥堵时,要么停滞不前等待,要么拐弯旁道曲折,但前景是光明的。我对长寿路的感觉,甜蜜多一点。2016 年,革新电机厂诞辰 100 周年,我受邀参加纪念会餐。席间大家感怀,许多人都从小生长于此,都是长寿路这个大摇篮摇大的,我们耳闻目睹,时代变迁。话别最真诚的留言是 ' 健康 ',最多的祝福语是 ' 长寿 '、' 长寿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寿路的今昔
澳门路:五卅英烈宛在,秋水云庐纺织出现代城市韵律
【金宇澄】苏州河史料未及(04.3)
菜场买鱼记旧
【市民大历史】离开弄堂的日子·第一篇
郑苹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