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很可怕!防治的关键在这里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痛不痒的视网膜病变不会立即引起视力变化,等患者真“有感觉”时,通常已造成视物模糊、眼底出血、眼前出现黑影,医生可能已经束手无策了。那么如何来筛查和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

有很多糖友自认为视力很好,没有什么异常,便满不在乎,其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人群中患病率达21~36%,其中严重影响视力的占6~13%(还是挺高的呢!)

▎ 敲响警钟

2型糖尿病患者中,

15%的糖友在诊断时就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程≥10年时,55%的糖友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病程≥15年时,70%的糖友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型糖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高于2型糖友;

2型糖友中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病率高于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友。

不得不说,在我国,糖尿病控制程度差,所以眼部并发症的患病率更高、更严重。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型

正常眼底:眼底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有5%~10%的人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因此,对于检眼镜检查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应1~2年复查1次。

轻度视网膜病变:这部分患者除了微血管瘤,还会出现硬性渗出和出血斑。对于此类患者,如果没有出现有临床意义的黄斑水肿的症状和体征(如视物变形、明显的视力下降),应每年复查1次。

重度视网膜病变:重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约半数患者会在1年内发展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此期患者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都应酌情及时行激光光凝治疗以挽救视力。因此,应当每3~6个月进行复查1次。

妊娠妇女需要增加检查频率,建议每3个月查1次眼底。

3

患者应在眼科还是内分泌科筛查

既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都在眼科进行,这面临的问题:一是眼科医生相对有限;二是最早接触糖尿病人群的是内分泌科医生,如果在眼科进行筛查,容易使部分患者丧失早期诊断的机会。

早在 2017 年,卫计委发文就提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的早期阶段应由内分泌科来承担。近几年,技术发展也为内分泌科参与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中提供了条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离不开眼科和内分泌科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当内分泌科医生筛查出有眼科治疗指征的患者人群,应该及时转诊至眼科。

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预防

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最重要的防治方法就是控制血糖水平,其中控制饮食和正确用药很关键。

纠正血脂紊乱:对于血脂偏高和视网膜黄斑区及其周围有环形硬性渗出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摄取低脂饮食,并使用调脂药物,如他汀类或贝特类药物等。

控制血压:血压升高可加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研究指出,如果将收缩压从154mmHg降低到144mmHg,可降低37%的DR发生风险,但进一步降低收缩压,并不能显示进一步的效益。

合理的运动:根据不同年龄,合理运动,如散步、做广播体操、从事家务,年纪较轻的可以进行跳绳、骑车、打篮球等体育锻炼。如果已经存在视网膜病变,则不宜进行剧烈运动,避免造成眼底出血。

生活方式调理:患者应该严格控制饮食,合理分配每天的饮食,持之以恒,不可放松。另外要戒绝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5

实现2型糖尿病自愈,远离并发症

深圳中科锐智糖尿病研究所“2型糖尿病自愈康复系统”,其以中医脏腑调理理论的精髓为理论基础,打破近现代糖尿病治疗的常规,回归疾病本质,通过“调”“养”“生”“教育引导”“饮食方案”“运动方案”“血糖监测”七个步骤,修复脏腑生存空间、给脏腑补充能量、调理脏腑功能平衡、养活受损胰岛细胞、激活胰岛细胞再生,从而解决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过低的问题。

▎ 系统6大优势

一套科学完整的糖尿病自愈康复系统

源于中医理论基础,历经30年研发的科研技术成果

3-6个月让胰岛细胞修复到150万-200万个

调理当天即可停用降糖药和胰岛素

药食同源的纯中药制剂,不含西药成分

签约保障,无效退款

 8项指标结果验证

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在调理前我们会和患者签订“自愈康复协议”该协议以国际糖尿病自愈标准为准(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如调理后不能达到8项标准,我们将退还患者费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得了糖尿病,为什么要赶快查眼睛?
糖尿病,一定要记得去眼科看眼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可致盲,糖友一定要定期查眼底!
致盲原因排第一!这些人最危险!如何筛查和自我管理?专家支招!
“糖小伙”健身时用力过猛险失明,原是视网膜“掉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专家共识》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