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选2期|:初学者高音那些问题

1

又是一周一更的问题精选!

这次的问题会更倾向于初学者和学习中的同学

对于高音这个技术

我们总有着问不完的问题

所以........

今天的精选问题它来了~

同样的起点学习,为什么我唱不好高音?

我和我的朋友,同样的起点学习唱歌,天天在一起练歌,而他却能唱好很漂亮的高音,为啥我到现在还是摸不到边,高音的学习真的需要天赋嘛?是不是有的人一辈子都唱不好高音?

  不会吧,不会吧,都2020年,不会还有人相信“高音天赋论”这一说吧!

  开了个玩笑啊,有些人可能出于喉部声带的构造不一样,可能在接触一些高音低音学习会比一般人更容易接受,跟乐感一样。

  除了身体结构的天生差异,有的你感觉是天生性的天赋,但其中却包含了不少人为的参与。

  比如作为音乐世家的人,人在胎腹中就已经做好胎教了,拍宝宝背训练节奏,音调的分辨,这些习惯也会培养出你后天的所认为的天赋,直到你到开始有意识后,你会发现你比一般人更容易分辨出音符的区别和节奏感。

  但即便如此,高音还是一个可以通过科学正确的练习来拓展的技能,只要没有声带上原理损伤,人人都是拥有高音的,跟健身房锻炼肌肉没什么区别,训练你的声带拉长的韧性,声带的变薄能力,达到好的挡气效果,高音就会不请自来。

2

混声就是真假音的混合声音吗?

很想学那种非常好听的混声,看了很多的教学视频,有听得懂和听不懂的,七七八八看了后发现越来越不懂了,每个人的角度都不同,但又都感觉都说得对,那混声是不是真声加假声就可以了。

  无论从较抽象的角度,或者是从听感上来看待,确实是这样的,但声乐不是玄学,以理论的角度的话,应该说是不同状态的肌肉的不同状态的参与。

  大多数人对于真假声的理论都太模糊了,而且也分得太开了。认为假声就是虚弱或者尖刺的声音,真声就是很浑厚结实的声音。

  而正确的真假声的分辨应该是从发声的原理上来着手。

  前者属于主甲杓肌用力主导,声带大面积振动;后者属于声带的边缘振动,以环甲肌为主导用力。

  比如弱混是比较轻柔的头声居多和小部分的胸声混合而成的,其实就是较大的边缘振动,它不像假声那么假,也不是真声那样的有力量、浑厚。

· 中高音区的连接器——弱混

 混声的概念没有那么玄,因为没有绝对完全的真声或者假声,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的用到混声来演唱,而当代很多人把混声的概念吹的太过复杂了。

3

为什么我唱越高会越用力?

就是唱中低音其实没那么吃力,但一到高音会非常的吃力,而且出来的录音也非常的难听,非常的憋卡挤,喉咙会非常的用力紧绷,唱完了喉咙又累又痛。

  这是绝大多数初学者常见的错误,更有甚者认为高音需要大声,只唱得大声就认为唱到了。

  要想轻松的演唱高音首先要提高一个知识面:高音不是用力得到的,更不是大声

  相反,好的高音需要更多的小声和压缩,很多人听歌手的高音非常的洪亮,就模仿着去大声用力唱。

  轻松唱高音的就需要涉及到一个技巧了——“声带边缘化

· 攻克高音区必用——声带边缘化

  声带的音高都是通过声带拉长,更强的挡气来形成的。你可以把你的声带想象成一个橡皮筋,拉的越长会越紧致。只有通过声带拉长拉紧,做到好的挡气,把气息集中起来加强密度,高音才会越轻松越结实,但是声带边缘化的学习跟肌肉锻炼一样任重而道远,加油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唱歌好听,你不得不看的小秘密!
干货丨超详细假声教学,教你完美掌握假声技巧
歌唱发声自我训练速成法4+1
美声唱法与声乐歌唱艺术--混声与换声
转载:学习歌唱发声的技巧
第十四课:真、假、混音的认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