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张图看懂:为什么法国在二战中快速失败

在二战开始之前,法国号称欧洲大陆第一陆军强国,拥有200个常备师的兵力。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法国没有阻止德国进军莱茵兰;法国没有阻止德国吞并奥地利;法国伙同英国出卖捷克来换取和平;法国德国一个月就成功占领了法国;诸如此类的问题,从下面这张图,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一战结束到二战投降,法国换了35任总理

频繁的内阁更迭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1918年11月(一战结束)-1933年3月(希特勒上台),法国换了20任总理,平均执政9个月;1933年3月(希特勒上台)-1940年6月(法国投降),法国换了15任总理,平均执政7个月。为何法国坐视莱茵兰被占领,因为萨罗总理上任不足2个月;为何坐视奥地利被吞并,因为肖当总理还有2天就下台。

最佳背锅侠——达拉第

达拉第总理唯一的错误就是:他不幸在错误的时间里错误的执政了两年。

为什么达拉第在1938年9月会同意签署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因为此时达拉第担任总理不足半年,而他前任们的平均执政时间是6个月。或许达拉第考虑的是——签完这个协议,他差不多就要下台了。

而在出卖捷克换取短期的和平之后,达拉第又错失与苏联达成同盟协议。在德苏瓜分波兰之前,英法原本有足够的条件阻止这一切发生。要知道在1939年的时候,苏联曾一再尝试与英法达成某种协议。如果这份协议能够先于苏德之间的协议完成,或许波兰可以避免北苏德两国瓜分的厄运。

直到苏德条约即将签署的前夜,英法与苏联依然有可能快速完成协定。只是达拉第当时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催促波兰政府尽快完成对苏联的承诺,同时也没有忘记这样的附上说明——相关的条款他会督促法国政府同意批准。都火烧眉毛了,达拉第依然只能代表个人对波兰政府作出承诺,而且还没有十足的把握督促政府通过议案,可想当时法国政府是有多混乱。

英国人慢慢吞吞可以理解,毕竟算是欧洲大陆的事务。法国人与德国直接毗邻,然而却也表现出了匪夷所思的慢慢吞吞。达拉第先是采取绥靖政策,换取了短期和平。然而事态发展不利之后,他即使想在波兰问题上予以挽回,但也难以改善法国政府的混乱,于是法军在西线上演了著名的“静坐进攻”。如此法国,焉能不败。

后面发生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了。刚刚上任一个月的雷诺总理,收到了德国人送给他的“闪电战”新手大礼包。5月15日,雷诺致电丘吉尔:法国已经失败。6月,贝当上台,与德国谈判媾和。6月22日,法国政府宣布投降。

法国的失败,或许有人指责达拉第外交政策有问题,致使希特勒做大;或许会指责雷诺没有安排好前线安排,致使法军一触即溃;或许会指责贝当,作为一战的英雄,却在二中扮演如此不光彩的角色;当然他们三个人或许真的有问题。然而在他们之前的32任法国总理,他们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

参考资料:《第三帝国兴亡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很多人同情波兰,却不知道它是咎由自取,战前侵略过这个国家
二战风云录:苏台德地区民怨四起,希特勒借英法之手巧取苏台德
图说二战之德国侵略
6年之内,这个国家干尽了蠢事,最终被世界两大强国瓜分
坚韧不拔的戴高乐(14)
二战德国的进攻路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