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格局大者不纠缠,智慧深者不贪婪,眼界广者不自私

格局大者不纠缠,智慧深者不贪婪,眼界广者不自私原文由"洞见"发布——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微信搜索【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欲治身,先治心。阳明先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人生的一切问题,本质上都是心的问题。内心不通透,一点小事也能让人受尽折磨;内心不强大,一点诱惑就能让人陷入深渊。终生修心,提升眼界,才能超然人生的诸多纷扰,活出淡定从容。01格局大者不纠缠诗人黄遵宪说:直穷绝顶高,始觉天地阔。 一个人站得越高,内心越宽广,那些在旁人眼里了不得的大事,在他眼里只是一些无须在意的鸡毛蒜皮。西汉名臣韩安国曾经因为犯法被抓进牢里,当时有个狱卒田甲侮辱他。韩安国很生气,警告他:死灰就不能复燃吗?言外之意是:你就不怕我将来得势?狱卒田甲很不屑地回答:死灰复燃了,我就浇灭它。谁知不久,韩安国青云直上,成为当权的梁孝王内使,吓得狱卒赶紧谢罪求饶。韩安国只说了一句:你现在可以浇水了。就放他走了。不仅没有报复,反而对他很友善。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惩罚田甲,他只是说:不值得。韩安国从小读书,立志为国家效力,田甲的侮辱根本不在他眼里。他帮助汉朝化解了数次危机,获得汉景帝信任。在汉武帝时,进入汉朝中央政权的核心圈子,官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志向高远,一心完成自己的志向,根本不会在这些小事小节上纠缠。正事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管鸡头鱼刺。闲言也好,侮辱也罢,与他们都是小节。武则天时代,有人曾诬告狄仁杰,害得狄仁杰被贬。风头过去后,武则天召狄仁杰入宫,问他想知道诬告他的人是谁吗?狄仁杰表示不想知道。因为自己知道了以后肯定会针对他,冤冤相报何时了。武则天听了,非常欣赏狄仁杰的气量,加上狄仁杰政绩突出,武则天提拔他做了宰相。余秋雨说: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真正有大格局的人,从不在无谓的小事上浪费时间。天高海阔,他们有更大的视野,有更大的事业。对他们而言,停止在鸡毛蒜皮的人事中消耗,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02智慧深者不贪婪佛教有三毒:贪嗔痴。贪婪排在首位,被视为人性最难根除的毒瘤。一个人如果对外物过度渴求,过度占有,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智慧可言的。南朝梁人鱼弘任太守时挥霍无度,侍妾上百人,车马服玩奢侈异常。每到一处都要搜刮个干净。他自己还洋洋自得,扬言每到一处都要搞个“四尽”:水中鱼蟹尽,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百姓尽。由此获得“四尽太守”的骂名。但是因为过度纵欲,鱼弘很快死在任上。而梁国也因为贪官太多,迅速覆亡,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太平御览》里讲:骄奢,人之殃;恭俭,福之场。贪婪奢侈的人,容易遭殃;恭敬简朴,才能带来福气。谨身节用,懂得知足,才是安命之法,保身之道。春秋时期,晏子任齐国相国,俸禄高,赏赐也丰厚。但他把大部分的俸禄都分给了贫民百姓,自己每月只留几匹布、四升粮。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坐着破车,驾着劣马上朝。君王给他建了气派的府邸,他坚辞不受,一定要住回自己的老房子。去世的时候,妻子问他有什么遗言:他说希望自己死后,家庭节俭的风气不要改变。晏子一直活到九十六岁,一生没有遇到大的灾祸,一生清廉,政绩斐然,成为齐国人心中一代名相。《韩诗外传》里讲: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欲者,逐祸之马也。贪图钱财名利,是危害生命的利斧;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望,则是追逐灾祸的快马。学会节制自己,知足少求,一个人才能避害就利,转祸为福。03眼界广者不自私老子说:“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不为自己谋求利益,你就会走上平坦大道,就会慢慢得到你想要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个不自私的人,懂得为别人着想,最后才能获得别人的回馈,成就自己。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有个门客叫冯谖,孟尝君把他派到薛国收债。到了地方之后,冯谖发现百姓贫苦,根本无力偿债,于是假传孟尝君的命令,一把火把债券都烧了。当地百姓都夸赞孟尝君仁义。回来之后,孟尝君听说他把债券烧了,便问他缘由。冯谖说:虽然没有收回钱财,但是为您带回了仁义啊。孟尝君没有追究。一年后,孟尝君失宠被赶出国都,被迫回到属地薛国。在孟尝君快到达薛国的时候,无数百姓前来迎接,欢迎孟尝君的回归。凭借着薛国百姓的支持,孟尝君很快重新得势回到齐国政治中心。《喻世明言》里讲:积善逢善,积恶逢恶。 多做善事,就会得到好报;坏事做多了,会受到惩罚。把眼光放远一些,你会发现你的每一份善良最终都是你的福气。宋代范仲淹活着的时候不重视钱财,但是却关心救济穷苦的族人和百姓。他在朝为官的时候,拿出毕生积蓄买下千亩良田作为范氏庄田,给穷苦的人提供安身之所。在这里的人,每天一升米,每年有一匹布,婚丧嫁娶都能得到保证。范仲淹去世之后,范氏庄田成为范家最重要的资产,给穷人提供庇护的同时,也让族人渡过无数战乱和灾荒。范仲淹的一个善举,庇护后代家族八百年不衰。《颜氏家训》里讲: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 意思是说:人修善心,就像是盖房子、种果树一样,活着的时候能受益,死了以后也能恩泽子孙。善良不只是内心的恻隐,它也是一个人的眼界。很多人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却看不到未来更广阔的福泽。斤斤计较,自私自利,最终毁掉的,却是自己一生的福气。▽古人说:欲治身,先治心。世间所有的磨砺和修行,都指向一个人的内心。在复杂纷扰的人生中,慢慢把这颗心练得通透明达。不纠缠、不贪婪、不自私,人生才算得其圆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狄仁杰是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可是他的儿子却是个败类
狄仁杰一生清廉公正,体恤百姓,那为何他死后被百姓砸了祠堂
人生“三顺”
荀子:这“三顺”,关乎天地,关乎情理,关乎你我!
人有三“顺”,一顺则百顺
从“元芳体”中领悟古代名相贤臣的做人为官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