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初中思想品德答辩题(7-9年级)

七年级

1、优秀班集体的条件:(1)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2)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3)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2、搞好初中学习的方法和策略:(1)学会自主学习(2)提高学习效率(3)科学安排时间

3、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表现: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4、怎么珍爱我们的生命?(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3)延伸生命的价值

5、青春期身体变化主要表现:(1)身体外型的变化(2)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3)性机能的成熟

6、男女生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两者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

7、怎样认识自己呢?(1)要做到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2)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3)既看外在形象,又看内在素质

8、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1)自我观察(2)通过他人(3)通过集体

9、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1)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2)在心中想象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形象(3)在实践中发掘潜能

10、我们常见的情绪有喜怒哀惧四大类。

11、情绪的作用?(1)可充实人的体力、精力,提高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2)情绪也会使人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一些后悔甚至是违法的事情

12、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1)注意力转移(2)合理发泄法(3)理智控制法

13、情趣以兴趣为基础。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情趣通过兴趣体现出来。

14、高雅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自身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要求。低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15、怎么追寻高雅生活?(1)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2)正确对待好奇与从众。(3)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4)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16、我们身边的诱惑有:(1)金钱的诱惑(2)游戏机的诱惑(3)黄赌毒和邪教的诱惑

17、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1)避开诱因法(2)委婉谢绝法(3)专时专用法(4)求助他人法(5)联想后果法

18、我们身边的侵害有:(1)家庭侵害(2)自然侵害(3)学校侵害(4)社会侵害

19、怎么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提高警惕用智慧保护自己用法律保护自己

20、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是一种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知耻是自尊的表现,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的心理。

21、尊重他人的表现: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人格

22、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得给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事,实现目标。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自负者自以为了不起,过高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卑和自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23、自信者的哪些品质有助于成功?乐观好奇专注

24、如何唱响自信之歌?看到进步与长处增强信心与实力做自信的中国人

25、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6、依赖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生活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7、怎样培养自立能力?立足于当前的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要大胆地参加社会实践。

28、自强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的一种精神。

29、自强的表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

30、要自强,怎样做?要树立坚定的理想要战胜自我要扬长避短

31、挫折是指人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32、对待挫折有三种人:胆怯、懦弱的人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意志坚强且坚定信念的人

33、挫折的作用: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不安、焦虑、恐惧的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砺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34、战胜挫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应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学会自我疏导

35、意志坚强的人表现: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清醒而深刻-自觉性冷静,行动坚决,处事果断-果断性能调节情绪,控制言行,胜不骄,败不馁-自制力顽强,不折不挠-坚韧性

36、顽强意志的作用: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出失败的阴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一番事业

37、怎样培养坚强意志:树立明确的目标善于管理自己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38、我们身边的规则有道德、纪律、规章等。

39、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和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40、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一般违法:行政违法、民事违法;严重违法(犯罪):刑事违法。

41、犯罪的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触犯刑法的行为-法律标志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

42、刑法是以国家名义规定什么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是保护国这用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43、做合格的公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加强修养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

44、保护未成年人的四道防线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5、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最常用的有效手段,诉讼是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

八年级上

1、家庭的含义: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的结构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3、为什么说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亲情了解自己的父母,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和优秀品质

4、孝敬父母就是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

5、孝敬父母的表现:心理想、理解、关心,行为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

6、烦恼产生的原因: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严,孩子逆反父母与孩子产生代沟

7、代沟的实质:反映年龄的差异,背后的差异是代际的差异。

8、逆反的心理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要那样;你说这个好,我非说那个好。

9、辩证看待逆反心理: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

10、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怎样沟通?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生活中架起沟通的桥梁。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11、与父母交往要注意哪几方面?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12、受欢迎的人共同的特征:真诚、友好、善良、负责任。

13、交友是平等互惠的过程,给予、分担是双向的。这样才能做到双赢,甚至多赢。交友的技巧:平等互惠宽容他人,尊重差异,加强沟通

14、交友原则:乐交诤友,不要损友。

15、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好处:可增进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锻炼交往能力。

16、男女交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既需要互相尊重,以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17、老师的作用: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管理者、统治者。

18、主动与老师沟通的有效方法: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为老师着想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原谅老师的错误

19、师生交往礼仪:礼貌待师注意场合勿失分寸

20、为什么会有文化的差异?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有各自不同独特的文化习俗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

21、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排斥: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沟通:既尊重自己民族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22、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无限性两面性

23、网络的优势有哪些: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求诊寻亲,求教,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24、怎样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以健康的心态上网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做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

25、青少年应该怎样享受健康的网络交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遵守网络规则-要遵守道德,更要遵守法律

26、礼貌对于人与人的交往有什么意义?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礼貌是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不只是一个人的私事,也不是无足轻重的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有了礼貌,就有了人和人交往的亲和力。

27、礼貌的表现有哪些?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28、个人礼仪的表现: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

29、讲究礼仪的意义: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30、社交礼仪的原则: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入乡随俗

31、竞争的作用:积极: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它给直接的现实追求目标赋予压力的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潜能,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客观评价自己发现自已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丰富生活,增添学习乐趣。消极:使获胜者骄傲自大,使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也可能使人产生紧张焦虑,也会出现恐怕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

32、竞争是基于一定规则进行的。规则对于每一个竞争老师视同仁。这就是公平。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33、参与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己,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4、合作与共享的关系: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合作的必然结果。合作有分工,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5、合作的意义: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合作是成功事业的土壤,合作能聚焦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

36、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团结的能力合作鼓励各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每个人更快地进步。

37、怎样在合作中竞争:认识竞争与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尊重竞争对手敢于与他人竞争,扬长避短

38、怎样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在竞争中合作,需要形成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

39、什么是宽容:宽容是指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40、为什么要学会宽容?宽容是美德的重要内容。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宽容是合作的基础。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尊重彼此的个性。人非圣贤,都有犯错或者伤害别人的事,需要得到他人的宽容、接纳、理解和谅解。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与要求:含义: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要求: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4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传人生存与发展。要求: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4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44、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45、人生而平等的意思是:尽管人的和条件不同,但人生来平等。表现在人格上平等-每个人都具有独立意识和主体,都有自己的尊严法律上的平等-平等地享有法律权利,平等的履行法定的义务

46、尊重从我做起,包括哪些方面:尊重他人,人人需要尊重,受别人尊重是我们的权利尊重社会,遵守规则是尊重社会的底线,也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47、什么是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不虚假。

48、诚实与信用的关系:诚实是信用的基础,信用是诚实的本质。诚实是人的内在美德,信用是交往中体现出来的道德。

49、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在涉及利益冲突时,站在广大人民利益一边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是,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在情与法冲突时,站在法律一边

八年级下

1、我国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它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人民权利含义: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4、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政治概念。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5、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6、怎么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7、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维护祖国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等

8、所谓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9、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0、如何忠实履行义务?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11、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公民的人身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人身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它是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

1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的保护。

13、生命健康权的具体内容:有权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有权在患病时及时医治,恢复健康,增强体质;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14、怎样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损害了自己。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15、人格尊严权具体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16、名誉的含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17、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18、肖像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19、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0、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1、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权?树立隐私意识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违反道德,也是违法行为

22、教育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3、教育的作用: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是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它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24、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个人和国家的意义:只有通过接受教育,唤醒潜力,发展才智,才能摆脱愚昧,增长才干,丰富人生,享受现代文明,在职业活动中和其他活动中获得成功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

25、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特征:具有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推行和实施具有公益性,与免费性联系在一起具有统一性,在人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

26、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27、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8、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权的意义:公民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护公民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29、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财产称为遗产。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须是合法财产

30、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31、遗产要按继承顺序继承。第一顺序有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2、继承方式包括: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于法定继承。

33、智力成果是指依靠人的脑力劳动所创造的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34、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和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35、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

36、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义: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37、消费者维权的途径有哪些?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协调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8、公平的作用: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合理的期望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职能,各得其所,共同推进社会持续发展

39、面对不公平的正确做法: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的手段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享有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40、公平合作的好处: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这种合作,人们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有利于社会高效和谐地运转。为了更好地合作,我们需要承担自己应该做的,决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则对其他人不公平。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41、正义的行为是指风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其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行为。

4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对待他人和自己。

43、正义的作用:正义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正义有利于幸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理解,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44、怎样维护正义:要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45、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能够带用正当方式 ,奋起抗争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爱害人给予声援和救助

九年级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的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者是不应该做某种事情。

2、责任的产生: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等。

3、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负责的表现。

4、承担责任的回报和代价: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有物质方面,也有精神方面的。同时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也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责备处罚。

5、承担责任的意义:对于个人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基本表现,是自强自立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1、集体与个体的关系:集体,它离不开个体而存在;个体,也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3、关爱集体的表现:(1)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贡献集体。(2)发扬集体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在集体中要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合作、互助前行。

4、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得以提升。

5、承担责任的态度:自觉承担责任,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1、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科技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不够完善。

2、初级阶段的含义:就是不发达阶段,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时间1956.

3、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

4、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我国取得成绩的原因:靠的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6三个一是: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面旗帜。

7、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基本路线、内容、核心: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立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基本路线确定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就是在整个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1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要性: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12、四项基本原则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13、“两个基本点”的重要性: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

1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6、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2)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17、党的基本路线的地位: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0、怎样维护民族团结:自觉履行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1、“一国两制”的含义、意义:“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2、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3、一个中国内容:(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2)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3)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24、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5、我们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1、 三个基本国策是什么: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2、两个发展战略是什么: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

3、为什么实行对外开放?(1)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2)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3)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4、我们把什么做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实行对外开放注意什么?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6、我国人口方面的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2)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

7、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8、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9、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要求是什么?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0、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1、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2、保护环境的意义?(1)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2)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3)保护环境,直接关系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13、我国资源现状:自然资源问题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14、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5、世界性的问题: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

16、同人口、环境问题一样,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

17、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要求是什么?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18、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9、科技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1)人类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纵观科技发展的轨迹,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经济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2)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20、中国科技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像正负电子对撞机、银河百亿次计算机、“神舟”七号等。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21、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23、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118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创了大机器工业时代,从而全面开创了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近代工业文明。(2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从化工、电力的内燃机等工程技术的突破开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原子能和航空航天时代,现代代的大生产普遍发展。(320世纪下半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迅猛发展,使社会生产和消费从传统的机械化、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加强、速度加快,成百上千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

24、教育的重要性:(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2)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3)我国有十三亿多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4)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25、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2)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26、科教兴国的意义: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7、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8、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9、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0、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

31、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2、科教兴国,民族振兴的基石。

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的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共同组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地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列举中华传统美德: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4、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5、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增添了许多新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

6、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坚定的民族志向,远大的民族理想,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7、民族精神的作用: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8、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9、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等。(2)新中国: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10、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职权主要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都由它来选举或决定;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5、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6、依法治国的含义: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7、依法治国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治国的标准:宪法和法律。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8、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9、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10、如何实现依法治国?(1)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国家机关依法行政。(2)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11、依法行政的意义: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12、宪法规定的内容:(1)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3)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还规定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13、建国以来,我国颁布了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经过四次修订。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14、为什么说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

15、法律效力:是指法律的强制性和约束力。

16、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表现:(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2)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4)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17、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18、公民的政治权利含义: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19、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20、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途径:(1)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党委会反映。(2)可以采用快、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3)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21、公民行使政治权利注意的问题: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22、国家安全的含义(内容):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23、公民应尽的政治义务:(1)维护国家安全(2)保守国家秘密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会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到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3、公有制的内容: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地位: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因此,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5、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地位:在我国,集体经济广泛存在于城乡各行各业中。作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作用: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因此,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6、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以及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8、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这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毫不支援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支援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9、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0、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1、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2、“四个尊重”是指?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3、创造财富的源泉怎样才能涌流?在我们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也将充分涌流。

14、中学生怎样学会理财,做到合理消费?(1)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消费时更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2)在消费前,我们还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3)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4)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这样做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含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

2、“四个建设”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地位: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二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5、先进文化的含义: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6、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性?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7、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8、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9、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0、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1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公民。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4、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5、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人有责,人人受惠。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8、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9、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10、新时期,为什么还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艰苦奋斗集中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2)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3)艰苦创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5)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第十课:选择希望人生

1、理想是我们在学业成就、未来职业、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标,代表着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2、理想的作用?(1)理想总是指向未来,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2)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理想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让我们充满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使我们的人生充满幸福。

3、实现理想的途径?(1)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2)具体的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3)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4、如何认识学习压力?(1)积极一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积极。(2)消极一面: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3)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因此,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5、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有:明确学习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

6、如何克服考试焦虑?(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2)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3)要增强自身实力。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721世纪的特点?人类进入21世纪,知识门类激增,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信息化特征明显。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821世纪对我们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创新精神、终身学习、团队精神、开发精神。

9、创新精神的含义?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10、终身学习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1)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2)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4)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制定的依据?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

3、课程的基本理念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4、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课程设计力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5、思品课程总目标?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6、思品课程分类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2能力●培养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学校及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初步具备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3知识●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7、教学建议?(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在教学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二)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要点(全)
初中初三九年级思想政治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会考|高二会考政治必背主观题
初中思品知识点总汇
2014届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基础知识复习链接试题与答案
初三政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