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厦门-花生汤的花样味道

厦门-花生汤的花样味道

(2013-07-05 12:35:59)

写美食游记的开篇是有些让人头疼的。昨日静下心来整理了今年年初去厦门的照片,好不容易理好了思路,分出了板块,最后却在先后顺序上犯难了。最终决定,把花生汤放入开篇。原因在于厦门之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它。为了找寻一个期待已久的味道。


 

我有浓重的花生情节。小时候不但不爱花生,每次大人们津津乐道磕花生吹水的时候,还能让我在内心小小鄙视一番。这玩意儿好吃吗?一直把这个疑问带到了初中。那时候偶然间疯狂爱上了一家夫妻老婆店的花生汤。花生汤每日现熬,去早了,入口的是嘎嘣脆半熬透的花生,不好;去晚了嘛,今儿就别妄想吃上这口了。所以,想喝到最佳口感的花生汤,还得估准时间,清晨6:00-7:00左右,准能让君满意。因为还经营其它早点,店家每日准备的花生汤不多,小小一口锅,无盖,架于煤炉之上就这么一直慢慢熬着,味道也随着时间变得深刻。花生去了皮,颗颗飘浮于乳白色的汤上,闪着油光。虽然入口即化是个大众到有些低俗的词,但此刻,我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它贴切的词汇了。

 

要把花生熬酥是件技术活。炒花生必须吃脆的,但花生汤里的花生要还是脆的那就是手艺不到家了。据说得加小苏打。自己试过一次。买了新鲜花生,先是费了半天时间给花生清洗去壳,好容易得到一小盆红皮花生仁,便直接一股脑倒入锅里煮上了,没去皮儿,算是保留营养吧。后加了几勺小苏打,水开后就盖盖小火慢熬着。到最后,却得到了一锅红汤花生,花生没烂,那味儿还极不好闻。

 

这算是一次惨痛的经验吧。不明不白的,浪费了自己半天的辛苦劳动成果,而且至今未找出失败原因。这更激发了我的好奇之心,一碗上等的花生汤,究竟是什么样的呢?食物是需要对比的,仅仅是一门心思地吃一家算不上吃货。回到话题上来,说说厦门的黄则和。借用一下他家门前牌匾上的一段话:“黄则和花生汤店由黄则和先生创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制作厦门著名风味小吃花生汤闻名于海内外。主要经营品种有花生汤、月饼、馅饼、年糕等。”虽然实际上经营的小吃远不止以上列述的几样,但从文字的描述中不难看出,黄则和最引以为傲的,还是他享誉中外的花生汤。这次下榻的酒店离厦门最繁华的中山路不远,而黄则和食品总店则恰恰矗立在了中山路路口附近,红底黄字的招牌,鲜艳醒目,霸气十足。所以不但第一站就奔向了它,之后也陆续地光顾过几次。



 


 

今次去厦门品尝了不少美食,但有一点仍心存遗憾。因为游客的增多,众多食肆为了省时省力纷纷撤走了正儿八经的碗筷,取而代之的是让人看着有些发怵的塑料碗,一次性勺子和筷子。软塌塌的餐具,再美味的食物,吃起来都缺少酣畅淋漓的感觉。黄则和也不例外,因为名声在外,且地理位置优越,成批游客纷至沓来,白天进店几乎是很难找到位置的,即使坐下,也只有风卷残云地在他人虎视眈眈的眼神下速速把食物解决掉。店内有两层(第二层为隔层),整体有些脏乱,因此很多食客选择了在大门外站着品尝美食。






 

厦门小吃多,一般良心店家的价钱都不贵。黄则和里的食物都把控在了30元之内,小点心则更亲民,基本在5块钱以内。店内设了一长排半开放式的窗口,师傅们在内忙碌,窗口外则是同样忙碌的攒动的脑袋。食客们得先到柜台买单拿票,才可取食,颇有老上海国营点心店的味道。












 

店内经营的花生汤有两种,普通花生汤(八分满)和土鸡蛋花生汤(九分满),分量都挺小,价格分别是3块和5块。厦门人嗜甜,这花生汤也是甜到心坎里。众多好奇的食客皆尝试了比较新奇的加了土鸡蛋的花生汤。蛋白质的作用下,花生汤的口感更浓郁丰富,营养上或许也更为滋补,但美中不足的是汤中略留蛋腥味,有些腻口。个人更钟情普通花生汤,味道更纯粹,冬日里喝想必是最温暖人心的。它与老家夫妻老婆店的花生汤无太大区别,但口味更甜,好在只有小小的一碗,所以也算恰到好处。











 

说了那么多花生汤,再转话题聊聊黄则和里的其它几样小食。蚵仔煎(也叫牡蛎煎)是闽台地区最常见的传统小吃之一。但厦门蚵仔煎与台湾蚵仔煎还是有一些细微区别的。厦门的蚵仔煎用到了更多青蒜,且除青蒜外并未使用其他任何蔬菜,口味上更简单一些。同时,厦门蚵仔煎在番薯粉的用量上比台湾的做法少。总的说来,如果有机会给厦门蚵仔煎重新命名,我会称之为:牡蛎青蒜煎鸡蛋……做好蚵仔煎的关键在于食材的新鲜程度,牡蛎新鲜,颗颗饱满,略煎不柴。不要吝啬放油,油多了,鸡蛋的油脂味道才可和青蒜的香味彻底融合。这几点黄则和做的还不赖。此外每桌皆备甜辣酱,食客可自行选择是否添加。建议加一点,中和下那浓厚的味道。






 

包子和面线糊这两样有些让人失望,我就不细说了。面线糊里边有鱼丸、牡蛎等海鲜,装在塑料碗里,厚厚一层油,早餐吃下去,够腻的。原本想买甜包的,但无货。遂只能买来肉包尝尝。包子非现蒸,都是蒸好后放在屉子里保温着的。包子最忌捂,一捂皮子软了,吃起来面是死的,口感不好。肉馅儿挺甜,肥比瘦多,最后倒掉了。




 

除了半开放式的取食窗口外,黄则和总店还设有另外两个小柜台,一个是礼品柜台,专卖礼盒装的糕点馅饼类;还有一个是年糕肉脯柜台,以卖冷年糕为主,而且本地人光顾此柜台的也不少。我心水糯米制品,所以买了一点冷的四果年糕尝尝。年糕外层裹了一层腐皮(无法确定),里头的“四果”只吃出了花生和莲子两味。店员说此年糕冷热吃皆可,我也就照做了。最后惊奇发现,冷吃口感更好,热吃口感过Q,有点嚼橡皮筋的感觉。




 

接下来要介绍一个意外的收获。某天饱食后散步的路上,在一个巷子口、居民楼楼下,偶然发现了一个极不起眼的摊子。或许连摊子都算不上,“摊主”夫妻两人,一个简陋的小推车,三两张矮桌,外加几条儿童坐的塑料凳子。三两食客,看样子是本地人,个个“标配”一碗花生汤,一根油条,吃的真香。4块钱一碗的花生汤,份量多出黄则和大半碗。来了一碗,味道好到落泪!花生汤撇去了那一层商业化的味道,吃起来尤为入心。虽坐在如此简陋的桌椅前享用,但却能安静地享受一份执着带来的美味。油条虽是配送,但奇怪是久放依旧松脆,甚至比沪上一些现炸的油条还来的酥脆。一咸一甜,一脆一糯,这个加餐吃的舒服!












 

题外话:一出厦门机场,就随处可见此本“厦门旅游购物攻略”的小册子,可供免费取阅。册子设计的很卡通,其中配备一幅手绘厦门美食地图,相当人性化。细一看,原来是某某伴手礼网站的杰作,这营销,做的得体到位。游客看中商品后可使用电话、网络订购,甚至有通过手机APP订购的途径,商品的总体价格会比实体店略便宜一些,而且均为机场提货,给游客省去了不少烦心事儿。但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商店直接购买的传统方法,起码质量和生产日期都一目了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瑜妈妈厦门行小吃篇4
厦门花生汤
花生汤的做法
这31种古早味茶配,你家茶盘上占了几样
这10样小吃,大部分闽南人都吃过!
排毒--白菜牡蛎年糕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