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画论摘录

古代画论摘录

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

 清.方薰<<山静居画论>>

字有收放,画亦有收放.当收不收境界填塞,当放不放境不舒展。树石布局须疏密相间,虚实模上相生,乃得画理。

 

清。蒋和《学画杂论》

学(画)者心有笔墨处求法度,从无笔墨处求神理;更从无笔无墨外参法度,从有笔有墨参神理。

明。王绂《书画传习录》

李成惜墨如金,王洽泼墨审成画。夫学画者每念“惜墨” “泼墨四字于六法,三品思过半矣。

明。董其昌《画旨》

凡作一图,用笔有粗有细,有浓有淡,有干有湿方为好手若出一律则光矣。

清人周棠《画品》云:“形不可尽,取之以神。”所谓神,即神通,明清以来一直被看作中国绘画艺术的至高境界。这一境界,正是超越真实与写实的境界,正是一种抽象境界。

石涛云:“法于何立?乃自我立。立一画之法者,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这里之所谓“一画为法”,不仅讲的是诸法归一的统一性,也讲的是中国写意画的抽象性。

明人屠隆《画笺》云:

“评者谓士夫画,在独尚之。盖士气画者,乃士林中能作隶家画者。全法气韵生动,不求物趣,而以得天趣为高。观其曰‘写’而不曰‘画’者,盖欲脱尽画工院气故耳。”

元人钱选论画云:

“愈工愈远。只要得天然于世,故不以赞毁挠怀。”

清人王学浩《山南论画》云:

“有人问如何是士夫画?曰:只一‘写’字尽之。字要写,不要描,画也如之,一入描,便为俗品矣。”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

“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仔细。”(后来贬工笔画之所谓“匠气”,就是指“精之为病,而成仔细也。”)

苏辙云:“画格有四,曰能、妙、神、逸。盖能不及妙,妙不及神,神不及逸。故唐人论画则云:逸格不拘常法

。”

黄休复《益州名画论》云:

“画之逸格,最难为法。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

清恽格《画跋》云:

“香山曰: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所以为‘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研究 | 关于中国画的几点论辩
许锦集画论
韩刚  中国画论解读(二)——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
如何把画儿画好?听听古人怎么说,收藏吧!
“逸品”美學內涵之流變
中国画论 完整版考研复习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