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长之路(3)

同仁: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我们把他归入“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家的行列,这一点应该是没问题的,那么,既然是唯心主义,意味着他的思想的起点就有问题,如何值得传承呢?

抱月:

        感恩您提出这么好的问题!

        这个问题往大里讲,将涉及人类所有的思想文化,从而波及人类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如何把这个问题弄明白,恐非三言两语所能。

        我们应该有一个宽容的心态,要换位思考。

        文化的分歧在所难免,但是我们要知己知彼。当我们在评价一种思想文化的时候,必先确切了解其真实面目,必须领会其所用语汇所涉及到的内涵外延。实际上,每一位思想家在阐述的时候,既尽量用大家约定的概念,也必然因为要纠正别的思想而使用自己独自的概念用法,或新创,或改造。如果不能够明白其整个体系,不明白其独自概念的意涵,用自己理解的概念去套,就会有误解,从而失去对于所要了解的思想的真切把握。

       阳明所讲的“心”,是个关键概念。如果不把他的“心”放到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去领会,而是拿着我们定义的“心”去看,就成问题。

       我们当前主流讲的“心”,是物质大脑的功能(意识),我们是站在主客对立统一的认识模式下来看“心”的,故我们的“心”基本就是主观的意识。

      实际上,阳明的“心”,在他的思想中,是一个最普遍的一般概念,是与“道”同一的概念,阳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心”的,所以他说“心也,性也、理也、事也,一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性”“心外无学”。

      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不是主客对立统一的,而是“体验式”的,是人切身心去体验而获得的一中人与存在的“互明”,世界是在人心中通过人的体验而敞开来的,人去所谓“认识”世界,只是本在人心中与心一体的世界的“敞明”,不存在西方那种主客对立统一的“割裂”,这种“敞明”,或曰“澄明”,是不能用主观客观来说的,他只是明,人心与存在的明。我也不好如何说明白,请您去体会吧!如果是主客对立统一的“认识”,必然有个人脑形成的“概念”形态,而我们如果停留于这个“概念”形态,就会与真全存在隔开来,最终失去与“真全存在”的融会,这才是“主观”的!所以,中国文化对于真理,是提倡不立文字、不言而喻的。

      不过,中国文化既懂得这种“澄明”的体验方式,又不得已要运用“概念”,或者说,二者所指向的领悟层次是不一样的,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或者是为了交流的必要。

      所以,阳明的“心”,不是我们的主观形态的意识,祂本身就是天理,是最普遍的一般存在。

      问题在于,我们很难明白,最普遍的一般存在的“心”,与每个人的“心”,二者什么关系。这其实就是一般与个别的问题。同样,中国文化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与西学不同。西学弄到最后,一般就成了独离个别的存在,从而形成了一个主观的逻辑规定性的概念系统,中国文化是“理一分殊”的,这个,现代科学的“全息论”已经证明。只是理一分殊后,带着个性的分殊之“理”怎么跟共性的理合一?这个问题,私认为,不过是结构决定功能使然。不同事物不同个性,只因结构有异,而究其本来,一切事物都是一理之显现。

     要出去办事去了,暂聊到这!欢迎继续互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思书评】《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书评
说说读书
心理漫谈庄子《齐物论》:三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万物既是一个个概念,又是一个个实体
〈生命要养,健康要管〉杂谈三
什么是道家文化,你真的了解吗?
答哲友:怎样把辩证法讲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