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夕山

原文: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谷而无水,多鸟兽。
  
  向南行走,直线距离六百里,叫曹夕山(今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西北,呼伦贝尔高原的一座大山,海拔1000米)。山下生长着很多构树。山中没有水流,却有成群的飞鸟和很多走兽。
  (这座山在呼伦湖的西边,山比较大,延伸到湖边。山上没有水流,山里的飞鸟、走兽会到湖里喝水吧。
  呼伦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又名达赉湖。湖的北边是今满洲里,中国通往俄罗斯的重要陆路口岸。湖的东边是呼伦贝尔市,中国重要的奶制品基地。


  这里是东山首经和东次二经两条东山经龙脉起点和交会的地方,非比寻常。所以,远古时候,可能会有比较大的都邑。后来,在这一带生活的北方少数民族,有好几批人发迹,南下中原,成为天下的主宰。
  史籍记载,呼伦贝尔原来叫东胡。公元前209年,匈奴人统一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于他们的领地。
  东汉时,鲜卑人生活在海拉尔河、伊敏河、根河、额尔古纳河流域,发展为强大的部落联盟。公元4世纪,鲜卑人进入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
  成吉思汗的先祖原生活在额尔古纳河流域一带,后来壮大,于公元8世纪,西迁到斡难河、土拉河、乌尔逊河发源地的肯特山地区。成吉思汗登上汗位后,从塔塔儿人手中夺取呼伦贝尔,最终统一蒙古高原,然后扩张。)
  
  原文: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峄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
  
  再向西南方向行走,直线距离四百里,叫峄皋山(今蒙古国乔巴山南,呼伦贝尔高原上的一座山,海拔800米)。山上有很多黄金和玉石,山下蕴藏丰富的白垩土。
  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峄皋水,向东流去,注入激女水(今克鲁伦河)。水中有很多蜃和珧。
  (这座山有很多黄金和玉石,是一块风水宝地。古人记录有丰富的白垩土。说明当时这里有比较大的都邑,是一个生产陶瓷的地方。
  蜃是一种软体贝类,贝壳有颜色美丽的斑纹。珧也是软体贝类,贝壳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这两种贝壳可作装饰用。
  说说乔巴山。它是蒙古国东部的重要城市,曾叫克鲁伦、巴音图门、桑贝子等名,早期是喇嘛教的中心。)
  
  原文: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无草木,多砥砺。
  
  再向南行是水域(今呼伦湖和贝尔湖西面的低地,原有大片水域,现大部分已干涸,形成沼泽和草原),直线距离五百里,再经过流沙(海拔1000米的沙化高地),直线距离三百里,来到葛山的尾部(今内蒙古锡林浩特西,蒙古高原上的一座山,海拔125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有很多砥和砺(两种磨刀石)。

  (如今这一带的环境,与四千年前古人的记录有很大的差异。我猜测有两种可能:一是几千年来,整个自然气候发生了改变。 二是发生大洪水时,长时间的大雨暴雨,使这一带的低地被水淹,古人调查时,积水未消。大家有什么看法,请留言。
  说说锡林浩特。它位于今锡林郭勒草原中部,原是成吉思汗第十五世孙巴图孟克达延汗的领地。
  到了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满清在此建贝子庙,称此地为贝子旗。)
  
  原文: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蟞鱼,其状如胏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再向南行走,直线距离三百八十里,叫葛山的头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蒙古高原上的一座山,海拔150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
  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澧水,向东流去,注入余泽(今滦河上游一带低地,原有大片水域,现大部分已干涸,形成很多湖泊),水中有很多珠鳖鱼。珠鳖的形状像一片肺叶,长着四只眼睛,有六只脚,脚底会掉下珠子一样的东西。据说这种鱼性味酸甘,食用可以预防染上瘟疫病。
  (注意,这里有一种怪鱼!太有趣了。形状像一片肺叶,长着四只眼睛,有六只脚,脚底会掉下珠子一样的东西。如果留存到现在,培养成观赏鱼,多有价值啊!食用这种鱼可以预防瘟疫,估计早就被人吃光了,绝种了吧。

  说说正蓝旗这个地方。真是不说不知道,说起来吓一跳。这个在现代人看来很不起眼的小地方,却曾经十分辉煌。
  当地人考古发现,正蓝旗历史文化丰厚。远古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从春秋战国到元代,是北方少数民族活动的场所。其中有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等族人在这里活动,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公元一世纪之前,这里是匈奴统治的区域。二世纪到三世纪,是鲜卑人的属地。四世纪末,是柔然统治区;五世纪中叶由突厥人治理。六世纪到九世纪,由回纥人统治,十世纪时成为契丹人的领地,是辽朝皇帝避暑的地方。十二世纪初,女真灭辽,建立金朝。金国皇帝金世宗将此地更名为"金莲川",经常率骑兵来此消夏围猎。
  公元1251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其弟忽必烈驻金莲川。忽必烈在这里广召天下名士,组成著名的"金莲川幕府"。五年后,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此地选址建城,命名为"开平府",作为忽必烈登基元朝皇帝的临时首都。忽必烈迁都燕京后,这里称上都。马可波罗游记说的元上都就是这里。
  正蓝旗东边的多伦县,源于蒙古语“多伦诺尔”,意为“七个湖”,因这一带曾经有七个水泊而得名。此地就是远古时的余泽(现已干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称霸世界的蒙古帝国起源之谜
寻访草原故国 3000公里深入呼伦贝尔
中国最大的市, 韩国和朝鲜国土面积加起来,也没有它大!
内蒙古,超级套娃在这里
呼伦贝尔100最
蒙古的起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