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防止被侍卫所害,皇帝想了很多防范方法,尤其是清朝最为复杂

研究古代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每个皇帝身边都会安排一些贴身侍卫来保护自己,这些侍卫经过精挑细选出来,一般都武功高强,身手敏捷,这样的人保护皇帝当然很不错,可是也存在另外一方面的问题。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侍卫可以保护皇帝,那么他们自然也可能会杀害皇帝,皇帝一般是通过一些什么手段来保护自己,保证不被这些侍卫杀害呢?实际上皇帝的手段可谓层出不穷。


历史上被侍卫杀害的皇帝

之所以人们会好奇侍卫可能会杀害皇帝,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情了,我们从远到近慢慢道来,在隋朝时期,建立了诸多丰功伟绩的隋炀帝杨广,最终其实就是死于侍卫之手,当时逼死他的宇文化及之流,就是杨广身边的侍卫。

在隋炀帝第三次远征高句丽出现问题返回后,却发现国都已经危机重重,于是隋炀帝打算新建一个都城,再也不返回旧都了,此举直接损害了宇文化及等人的根本利益,毕竟他们的家人都还在旧都,隋炀帝不回去怎么行呢?

为了能够再次回家,宇文化及等人决定发动政变除掉最大障碍隋炀帝,就这样隋炀帝被身边侍卫合伙逼死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称霸四方,最后竟然死在身边侍卫手上,不得不说这也是猝不及防啊。

除了隋炀帝杨广之外,还有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安禄山,他在称帝后无情摧残手下,就连自己儿子都对他相当不满意,以至于儿子联合安禄山身边宠臣李猪儿,一起将安禄山给杀了,李猪儿虽然是太监,但在当时而言,太监扮演的角色与侍卫十分类似。

五代十国时期,还有一个帝王死得更加憋屈,他的名字叫做刘继恩,在赵匡胤建立了宋朝政权之后,想要一统天下,对北汉采取了一定措施,北汉当时的生存环境相当危险,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刘继恩宴请群臣一起喝酒,因为心情不好,就多喝了几杯,导致喝高了。

在喝完酒后,他便迅速回家休息,回到家休息了不久,便听到门外传来打杀的声音,还没等他搞清楚情况,侍卫统领候霸荣就带着几十名侍卫冲进勤政阁,手起刀落结束了刘继恩的生命。

古代历史上,诸如此类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侍卫作为皇帝的保护者,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人,一旦这样的人心怀不轨,想要杀掉皇帝,必然是机会最多、希望最大的,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谁也不会随时都有防范,一个不注意,就可能小命不保。

既然历史上确实存在侍卫杀害皇帝的事情,皇帝自然就会通过这些历史事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防止发生相同的悲剧,那么皇帝究竟采取什么措施呢?我们继续详细分析如下。


皇帝采取的防范措施

要说皇帝对侍卫的防范,效果最好并且最为严谨的应该算是清朝,因为在明朝时期,还有宫女刺杀嘉靖皇帝的事情发生,可是在清朝历史上,却几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我们可以结合清朝的一些办法,来分析一下皇帝防范侍卫的最佳方式。

想要做到最佳防范,首先必然就是从根源上杜绝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清朝时期的办法就是在选择侍卫的时候,就切断所有可能的风险。清朝时期的侍卫分为内廷侍卫、大内侍卫以及宗室侍卫,三者的分工是完全不同的。

内廷侍卫主要是负责皇帝上朝时的安全以及护卫乾清门,他们和皇帝直接接触的机会很少,几乎不存在刺杀皇帝的可能性与成功率,所以我们今天不做详细分析。宗室侍卫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来自于皇帝的宗室成员之中,去当侍卫,主要就是为了混个资历和经验,以后皇帝好给他们升官,这些人本身就是皇帝的宗室,杀害皇帝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我们今天也不予分析。

今天主要需要分析的就是大内侍卫,他们就是我们在电视以及电影中看到的那些随时跟随在皇帝左右的贴身侍卫,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身手敏捷,有着一定的危险性,同时距离皇帝最近,杀害皇帝的成功率最高。

大内侍卫分为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和蓝翎侍卫四种,级别越高,待遇就越好,手上掌握的权力自然就越大,之所以皇帝将大内侍卫分成四个等级,其实就是防范大内侍卫杀害自己的一种隐晦方式。

为了避免这些大内侍卫对皇帝的人身安全产生危害,在最开始选择大内侍卫的时候,皇帝就会要求严格审查,这种审查制度就类似于今天的政审,需要对这个大内侍卫的身世进行严格审查,一旦发现祖上有过什么违法犯罪的行为,都会直接被淘汰。

到了顺治皇帝时期,大内侍卫的选择范围直接缩小到从上三旗中选择,也就是只能从镶黄旗、正黄旗以及正白旗三旗中选择大内侍卫了,这三旗直接由皇帝统领,对皇帝的忠诚度更高,和皇帝的利益捆绑更加复杂,杀害皇帝的可能性自然就很小了。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上三旗的地位和皇帝的地位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的利益和皇帝利益基本上保持一致,只有皇帝活着,他们的利益才能得到最大保证,一旦皇帝被杀甚至是改朝换代,那么上三旗这些人将是最先受到影响的,常言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想要保证别人不会伤害自己,最佳的办法不是和他谈感情,而是通过利益捆绑,让大家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这样一来,就真正能够做到风雨同舟了,要不然都是不太可靠的。

清朝皇帝正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才会通过利益捆绑的方式来保证侍卫不会杀害自己,不得不说这个办法还是相当有效的。事实上皇帝特别聪明,除了在选择侍卫的时候就从和自己有最大利益捆绑的上三旗中选择,在侍卫正式工作后,皇帝也是通过对侍卫的升级和赏赐,来再一次强化侍卫与自己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让侍卫之间产生一定竞争。

前边说了,大内侍卫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地位越高,皇帝在侍卫工作后,就会不断跟侍卫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对自己越忠诚,就越有机会得到升级机会,这种激励方式可以直接帮助皇帝选择最忠诚于自己的人,而将那些不太忠诚于自己的人淘汰出去。

能够真正成为皇帝身边最高级别的侍卫之人,一般都是已经坐拥荣华富贵之人了,因为每次升级,皇帝都会赏赐大量金银珠宝,对皇帝越是忠诚,皇帝就越容易对你升级,侍卫级别越高,在皇帝身边的时间和机会就越多,这样一来被皇帝赏赐的机会也更多了,不管从哪方面来看,这些侍卫在利益面前,总是会向着更加忠诚于皇帝的方向发展的。

在这些利益的驱使以及皇帝不断灌输的忠君思想下,清朝的侍卫是相当忠诚于皇帝的,甚至连清朝的官员都十分忠诚,可以说清朝完全就是封建制度发展的一种巅峰,这种环境对皇帝的安全相当有保障,但是对于官场良性发展以及选拔人才方面,却存在很多弊端,当然这些我们今天暂且不谈。


结语

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侍卫杀掉皇帝的事件,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验教训,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想方设法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诸多朝代的防范措施当中,清朝时期的做法是最为靠谱的,他们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可是也因为这些方式导致清朝错失了诸多选拔有用之才的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帝不是武林高手,为什么贴身侍卫不杀他?这里面有套路
大清一等带刀侍卫:五步之内格杀勿论,一刀毙命,佩刀是宫廷特制
古代皇帝的贴身侍卫一般都武功高强,皇帝如何确保不被侍卫所害?​
曹操有25个儿子,司马懿篡魏时,为何没人站出来反抗他
说说清廷的“大内侍卫”
清:御前侍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