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这位名将战场下命令很客气,部下却吓得要死拼命争先
userphoto

2023.07.08 湖北

关注

两军交战,如果久攻不胜,甚至节节败退,带兵的将军很多都会急火攻心、气急败坏、口吐莲花:给我顶上去、冲上去,要不然我毙了你们……(省略号省去的是一大串粗口)!可是唐朝名将李晟绝不这样做,他怒则怒矣,可是说话竟然是文绉绉的、客客气气的、文质彬彬的,不过部下还是吓得要死、拼命进攻。难道这真是威严不在声高?


李晟当时面对的强敌是朱泚,朱泚原本是唐朝的节度使和宰相,官至极品,可是他赶跑了皇帝唐德宗,自己在长安城里做起了皇帝。李晟的目标是消灭叛军、恢复长安,请德宗皇帝返回京城。

李晟对部下客气发飙的时候,他的部队已经打到长安,成败在此一举。李晟想赢,叛军朱泚也不想输,这是生死决战。在李晟的凌厉攻势下,叛军败退后又在城池前面树起栅栏,躲在后面又刺又射,官军迟迟不能前进。

李晟大怒,对将士们撂下一句狠话,你们再打成这副德行,我要你们的狗命。

这是九公翻译并做了演绎出来的意思,其实李晟的原话说得非常温柔、十分客气:纵贼如此,我先斩公辈矣!

看到了没,李晟是客客气气地尊称这些人为“公辈”,好像和同事、好友平常在一起饮酒聊天吟诗作赋,互相以先生、大人相称。把杀人和先生之类的称谓连在一起,总是有点违和的感觉。

要是别人这等言行,这样文质彬彬地发号施令,大概不能说命令一定没人服从,但打折扣那是肯定的。

古训慈不将兵,治军要严要狠,要部下严格服从,不能婆婆妈妈、温良恭俭让,否则骄兵悍将就不会好好听话、办事、打仗。

所以孙武才要在王宫里操练时杀了吴王几个心爱的嘻嘻哈哈不听号令的姬妾,司马穰苴才会砍掉齐王宠爱的监军庄贾。将军要在铁血中树立自己的权威。

李晟和他们不同,但是收到的效果却很好。他发完“公辈”的客气命令之后,手底下的一个将军“”,立马就怕了,害怕的后果不是后退,也不是消极怠工,也没有回嘴解释,而是一鼓作气、勇往直前,一口气把敌军的栅栏拔了;后面的将军肯定也怕,率领骑兵持续跟进,“贼众大溃”,敌人就这样被打败了。

原来李晟手下的将军和士卒,怕的不是敌人,而是李晟,客客气气的李晟也是可怕的。

李晟要的是结果,仗得打赢了,先怯后胜,看来战场上实力很重要,更重要的还是必胜的勇气


李晟的与众不同还有“爱哭”,当然不是见到谁都哭,而是面对他觉得有价值、值得哭的对象哭。一个大男人、大将军,哭哭啼啼,不嫌丢人,不会坏事吗?不!李晟用活生生的事实证明,这一招非常管用。

叛乱刚起的时候,李晟的部队人数不多,势单力薄,他就跑去联合其他节度使。这是一件非常困难又考验脸皮的事。

当时德宗朝廷风雨飘摇,这些实力派往往持观望姿态,并不一定愿意帮助他和朝廷。这时候李晟能做的就是哭,边哭边讲道理,要做忠臣不做逆贼啊!边哭边分析形势,朝廷一定会胜利,叛军绝对会失败啊!

李晟这哪里是带兵打仗的将军,纯粹是一个耍嘴皮子的说客嘛。他对人说的都是大义和大势,但是说的也都是对的。

这些狠人一看李晟这个架势,和他们这些兵头完全不是一个做派,哪里受得了,唯一的反应就是感动:李晟讲的都是大道理啊,不听这个大道理就会成为贼寇,就会死无葬身之地,就会遗臭万年;李晟哭了,那是他真诚啊,他是设身处地为我们的前途命运着想啊!

我们这些糊涂虫,以前走了很多弯路、做了不少错事,现在李晟涕泗横流,给我们掰开了揉碎了讲清了道理、指明了方向,那就必须听李晟的。

于是这些油盐不进、有时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靠武力都灭不了、打不服的恶人,有的成了李晟的盟友,和他一起打叛军;有的虽然犹犹豫豫,但至少会做到中立,不会去帮叛军。

李晟就这样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但这还没有说清楚,这么个和蔼可亲的将军怎么就那么威严、那么让部属听话。九公告诉你,李晟话说得客气,事却办得实在滴水不漏,让人闻风丧胆,他的软话中带着硬气。

李晟大半夜打进了长安,还是对部下客客气气地说,长安被叛军占领,老百姓受苦受难很久了,也盼望官军很久了,咱们一定不要惊扰他们,要让他们看到官军和叛军的不同,要让他们从此期待和欢迎朝廷和皇帝归来。

将士们大都非常听话,静悄悄地安营扎寨,老百姓直到第二天早晨从睡梦中醒来才突然知道李相公带着官军回来了,长安城里变了天。

为什么说“大都”而不是“全部”呢?那是因为总有人不知死,抱着侥幸心理和李晟玩躲猫猫的游戏。过惯了苦日子的将士们被繁华的都城晃瞎了眼,也忘记了李大将军的命令。

可是李晟没有忘记,也不能忘记。

李晟手下的大将高明曜领走了叛军的歌伎,高明曜毫无悬念被李晟杀了。

李晟的友军,同样是节度使的尚可孤手下有个士兵牵走了叛军的马匹,李晟也没有给尚大帅面子,把这个士兵杀了。

李晟的权威不是靠大喊大叫、靠打人骂人,而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谁坏了军规,该打就打、该杀便杀,一律按规矩来。


不但部下敬畏他,敌军更是害怕他。

打到长安白华门时,叛军几千骑兵突袭官军的背后,李晟见状,亲自带领一百多骑兵回过头来应战。一百对几千,这是力量悬殊的战斗,似乎李晟完全不是叛军的对手,可是等到官军大喊“李相公来啦”,叛军竟然吓得四散奔逃。

敌人畏惧李晟,也不是因为他的大喊大叫,而是因为他坚持不懈,不管遇到多大困难,绝不退让绝不放弃。

还是打长安,李晟原本已经取得了胜利,叛军都退入城内。有人对李晟建议,咱们也休整一下再战吧!

李晟断然拒绝,说敌军这时候已经吓破了胆,咱们乘胜追击,他们一定没有防备,就会一败涂地;我们休整,他们也休整,重振旗鼓积聚力量,再打就难了。

后来德宗重新回到长安,哭着说,老天让李将军降临人间,拯救了大唐,哪里是我有什么福气啊!德宗说的是肺腑之言,也是实话。

李晟迎接德宗时,也哭了,说皇上被叛军追得颠沛流离,都是我的罪过,请皇上治我的死罪吧!

这就有点表演的成分:他哪有什么罪,他是大唐和德宗的恩人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vol.35 【博古通今】奉天之难(上)
一文臣两武将,唐德宗重返长安,全靠这3人,他们究竟做了什么?
李晟(唐代中期名将)
第六十七回 朱泚败死彭原城 李晟诱诛田希鉴
能算还能提前安排,历史上只有这一位
德宗李适大事年表,德宗李适一生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