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夜里,九连战士冲入印军无名高地,刺刀战...
深夜里,九连战士冲入印军无名高地,刺刀战刚展开,印军便四散奔逃。战士庞国兴和王世军紧跟着印军穷追猛打,枪声停止时,他们跟连队失去了联系。

不久,他们又遇到两名跟部队失散的战士,四人组成了战斗小组(此时还没有明说,但三名战士自觉由庞国兴指挥)。

他们通过印军防守的西山口显著地形确定方位,继续向纵深追击。

行进中,公路旁山头上有印军向他们射击,庞国兴和一名战士负责吸引火力,另两位战士从侧面迂回包抄。

印军在庞国兴的冲锋枪射程之外,他便用战士冉福林的步枪,对准印军的一名军官开枪。军官倒下,其余印军慌着隐蔽起来。庞国兴、冉福林趁机快速冲击,转过山口,看到印军的一个炮兵阵地。

印军以三门榴弹炮对我军展开猛烈射击。

庞国兴、冉福林丝毫没有犹豫,对准印军炮兵阵地开火,幸亏另两位战士及时包抄过来,两面夹击。

印军摸不清我军人数,也不管装上炮弹的三门加农榴弹炮了,爬上汽车就跑(汽车上也有一门炮)。

就这样,印军西山口阵地的炮火支援突然消失,印军摸不清头脑,连我军也感到意外。

印军汽车逃跑的速度极其的快,斜刺里直冲悬崖而去,人、车、大炮,一起坠落悬崖。

庞国兴让大家拆了大炮上的瞄准具,继续沿公路追击。他们采取交替掩护的战术,两人在路左,两人在路右,交替前进。

前方出现印军吉普车,车前有几个印军,当时的吉普车通常是印度军官乘坐的。

庞国兴大喜,“小车上有大官,快追,抓活的!”

四人一起喊杀,突然受惊吓的印军没有还击,而是把车上的东西往下扔,炮队镜、望远镜、电台(四部)、行李、干粮、地图。

快速仍外车上的东西,印军发动汽车,一溜烟奔驰而去。庞国兴等人扫了几梭子子弹,带上地图、望远镜继续追击。

前方有一个高坡,庞国兴四人爬上坡,又一个炮兵阵地出现在他们眼前,四门榴弹炮。

庞国兴四人果断开枪,他们居高临下,气势如虹。印军因为中国大部队追上来了,匆忙炸毁大炮,沿公路狼狈逃窜。

四人战斗组已经深入敌后,庞国兴更加小心,他通过望远镜四处观察,东南方约三百米的地方有二百多印军,还有印军的炮火射击声。
又是一个炮兵阵地!

鉴于战斗小组人数少,庞国兴带队占领了公路右侧的小高坡,那个地方可以挟制监控印军炮兵阵地,伺机行动(如果没发生后面的事,他们夜晚可能发动攻击了)。

突然,庞国兴等人背后响起了枪声,原来他们身后的山头上还隐蔽着印军,下来了足有二百多人。

这些印军打算从背后包抄,庞国兴四人陷入险地。庞国兴忙带小组下坡过了公路,那个坡地理位置很好,能攻能守能进能退,四人没入公路旁的森林里。

等庞国兴停下来时,他发现战士周文轩失踪了。

余下的三个人已经战斗了一天一夜,没吃饭没休息,山里未化的雪,他们抓起地上的雪就着身上的一点干粮强迫自己吃下去。

三个人经过讨论,决定死活都在一起,一条心,继续朝这次战役的目标西山口前进。

至此他们已追了十五里地。

越来越接近西山口,约一公里时,有印度散兵在公路西侧阻击,庞国兴以手中的五六冲锋枪解决了他们。距离西山口五百米左右时,他们听到了大部队进攻南侧高地的枪炮声。

回家了。

当时,庞国兴三人身处敌人侧后方,他拿过战士冉福林的步枪,击毙了两名印军准尉,残敌四散奔逃。

一连的战士趁机一波冲锋,占领了南侧高地。庞国兴三人为一连带路,找到敌人第三个炮兵阵地,又缴获了八门榴弹炮。

印军第五野炮团一共二十四门炮,三分之二都归了我军,剩下的几门在逃亡途中翻入山沟。
后来,庞国兴得知,失踪的周文轩从另外一条路与大部队会合了。

庞国兴荣立一等功,被国防部授予孤胆英雄称号,国庆节观礼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接见,王世军、冉福林、周文轩三人荣立二等功。

这次事件,很多人惊叹于庞国兴那句“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的豪言壮语。实际上,四人战斗小组的战斗素养和爱国信念更值得学习。

脱离部队后,三名战士默契的以庞国兴为领导。周文轩失踪后,王世军又对庞国兴说:“你是正式党员,又是副班长,我是预备党员,小冉正在争取入团,现在咱们远离部队孤军深入,你就当组长吧……”

冉福林表示同意。

这种不争名夺利,以大局为重的集体英雄主义是何等伟大。而且即便离开连队,他们依旧组成战斗小组,两人一组,交替掩护前进追击。

散兵游勇的说法在他们那里不存在。

这种战斗素养,在清末和民国时是不可想象的,以前的军队打了败仗往往想的是抢劫和逃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19岁参军,曾率领三人追着印军200人打,毛主席:重点培养他
战争史上最bug的存在,三个人干掉敌人一个炮营
对印反击战,一位战士作报告: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1962年的反击战中,四名战斗英雄轻松击溃了印军一个炮兵营
中印战争期间的楷模,以弱胜强一样可以很夸张!
解放军最强战斗小组,四人连端两个印军阵地,全身而退获一等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