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式家具经典 / 橱 & 箱

  研习君语 

此前很多文章都有涉及古典家具的经典型制,本以为陆陆续续应该都介绍完了,但发现“橱”和“箱”并未有过多介绍,一度排在凳椅桌案等后面,甚至可以说有所忽略,因为这一类“储物”器型,很难找到特别经典的款式,一般以基本款为主。

但也就是这些最基础、最简单的款式,共同构建了明式家具历史的“经典”,今天研习君给各位带来四款,一起再次走进这些曾“忽视的经典”。

明式家具经典 / 橱 & 箱

与西式偏好柜体不同,中国古代家庭更喜欢用橱和箱实现各种收纳需求。

例如在餐厅置一只橱收纳餐具,在卧室用大木箱收纳衣物、用官皮箱存放各种梳妆用具,在书房则用樟木箱存放书画等等。

这种流传已久的生活习惯,让这类存储家具变成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家具用品,为家居增添几分文雅气息,这也是很多复古装修中喜欢使用这种家具作为装饰的一大原因。

01 

闷户橱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闷户橱” 兼有承置和储藏两种功能。橱面和桌案一样可以摆放物件;抽屉及下面的空间称为“闷仓”, 可以存放东西。由于这一空间封闭在抽屉之下,故北京匠师称之日“闷仓”


明 黄花梨三屉闷户橱黄花梨三屉闷户橱/安思远旧藏

这一类有闷仓的家具,北京匠师通称“闷户鲁儿”,但这几个字究竟如何写法,仍得不到明确而合理的答案,很可能就是“闷葫芦儿”四个字。但它过于俚俗,不像家具的正式名称。

艾克认为它和过去羊肉床子(即羊肉铺当门摆放的素木肉案)形式有些相似,故写作“门户橱”,后来并经杨耀沿用。

明 黄花梨三屉闷户橱黄花梨三屉闷户橱/安思远旧藏

但此类家具设有闷仓,而肉案则只有抽屉无闷仓,制作并不相同。何况它们多放在民居内室,存放细软,与临街的羊肉案子大异。据它们有闷仓的特点,王世襄先生认为很可能“闷户鲁儿”就是“闷户橱”一音之转。

闷户橱

据北京匠师的概念,闷户橱是这类家具的总称,包括一个抽屉的、两个抽屉的和三个抽屉的。更多抽屉的很少见。

惟因两个抽屉的又叫联二橱,或简称联二;三个抽屉的叫联三橱,或简称联三;因此,闷户橱一名,更多地用来作为一个抽屉的名称。

明 黄花梨缠枝莲纹联二橱

明晚期 黄花梨素联三闷户橱

闷户橱还有其他名称。一个抽屉的又叫“柜塞”。由于过去北京小康之家习惯将对中等大小的顶箱立柜贴墙而放,两柜之间,放闷户橱,三件恰好占满一间后墙或山墙的长度。

闷户橱矮,不致遮挡后墙正中常有的高窗。如是山墙,闷户橱上的墙壁空间,还可悬挂画幅。故“柜塞”由其塞在两柜之间而得名。

明 带闷仓联二橱/美国费城博物馆藏

闷户橱不论抽屉多少,又叫“嫁底”。因过去嫁女总要陪嫁一两件闷户橱。橱上或放箱只,或放掸瓶、时钟、帽筒、镜台之类,用红头绳绊扎。故“嫁底”是由于用它作为嫁妆之底而得名。

闷户橱在明代虽很流行,传世实物也不少,但在更早的家具形象中却罕见,其出现当晚于凳、椅、桌、案等一般常见家具。

清 黄花梨闷户橱

闷户橱除抽屉数量有一个、两个、三个等区别外,在造法上的变化还有:

 橱面和条案面一样,两端有的没有翘头,有的有翘头;

 抽屉睑有的贴壶门券口,有的不贴。凡贴券口的,铜饰件上的锁销可以从券口正中之后的缝隙中穿过,插人闷户橱大边底面的销眼内。要锁抽屉时,可上推销子,使销子上的管状装置与面叶上的两个锁鼻(或称“曲曲”)平齐,用铜锁或穿钉横穿,把抽屉锁住。当然不贴券口的抽屉同样可以安装上述铜饰件;

③ 闷仓的立墙和立柜的柜膛板一样,或用独板,或加短柱,立墙分段嵌装;

 闷户橱或朴质无文,或施不同程度的雕饰。闷仓下的牙条和吊头下的两块挂牙是施加雕饰的主要构件。

明晚期 黄花梨素联三闷户橱

清早期 黄花梨联三闷户橱

明末清初 黄花梨素联三闷户橱

另外在补充一款由闷户橱演变而来的——柜橱

明 黄花梨联三柜橱/故宫博物院藏

柜橱抽屉下不设闷仓,足端安四根落地枨,两帮及后背装板下及落地枨,正面安柜门。尽管北京匠师仍依其抽屉之数称之曰联二、联三,但它已不是闷户橱,而只能叫柜橱了。

明 黄花梨橱柜/美国费城博物馆藏

这种家具尤其是体形较长的,绝大多数是清代中晚期的制品,用材非新花梨即红木,因而只能视为清代家具。我们虽不敢说明代家具尚无此品种,但其流行时代,当在清中期或更晚。

02 

文房箱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文房箱主要是用来存放文房用品的箱子,一般形状不大,从尺寸及形制来看,当时主要用来存放文件簿册或珍贵细软物品。

明 黄花梨文房箱

这款文房箱可以代表明制小箱的基本形式,全身光素,只在盖口踩出子口,尽管踩去的少,只在盖口及箱口起两道灯草线。

此线起加厚作用,因盖口踩出子口,尽管踩去的少,留下的多,但里皮毕竟减薄了一些,外皮如不起线加厚,便欠坚实。故此线不仅是为了装饰,有更重要的加固意义。

明 黄花梨文房箱 细部

正由于此,箱口起线成为小箱的常见造法。立墙四角用铜叶包裹,盖顶四角镶钉云纹铜饰件。正面圆面叶,拍子云头形,两侧面安提环。

明 黄花梨文房箱 铜饰件

现在所保存下来的各种文房箱,大多是明清以来的文房箱式样,同时也包括了民间自制的比较粗糙实用的箱型。

文房箱一般选用紫檀木、花梨木等材质,其它硬木制者较少,做工多倾向于脱俗的风格,但也有就地取材斯文,因地制宜,造型简朴,经济实用,具有强烈的文人雅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清 黄花梨文房盒

但为了更方便,一些匠师也别出心裁,将文具箱内添置许多小插盒,便于将文房用具分类存放和保管,而且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03 

官皮箱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官皮箱作为明式家具中的一个标准制式,没有官皮箱的收藏是不完整的收藏,所以中外藏家都喜欢在客厅的茶几或是窗台上放一件官皮箱来点缀。

那种雍容大气的气场是任何一件家具都代替不了的。

那么官皮箱的名称到底从何而来?与“官”、“皮”又有何关联?

明 黄花梨官皮箱/故宫博物院藏

根据考证,官皮箱诞生在明代,的确是官家用品,也是牛皮所做,其形很特别,类似于棺材的模样,主要用来盛装贵重物品、官方文件或者是文房用具。

设计成棺材造型则主要是用于防水,以免雨水打湿箱内物品,由于其携带方便,常用于官员巡视出游之用,故匠师俗称“官皮箱”

明末 黄花梨浮雕「卷云夔龙纹」官皮箱

对官皮箱的名字由来,坊间一直有各种各样的传说。一说这种箱子用于盛放贵重的文件、账册、契约、珍贵细软等,又便于携带,官员外出巡视游玩时总会带在身边,因此得名。

事实上,到了清代,明朝的仪制基本都被废除,官皮箱也走出了官家。在很多古典流传下来的官皮箱中,很多装饰有男女情爱、母婴嬉戏、花鸟树藤等图案,具有鲜明的闺中色彩。

明末清初 黄花梨雕人物鎏金铜件官皮箱

它的实用性与观赏性受到了民间的喜爱和肯定,且大都是用作梳妆盒,里边放些女士用的化妆品、小饰品、小物件等,有的还设有镜子,成了纯粹的化妆箱。

明末清初 黄花梨雕人物鎏金铜件官皮箱 细部

官皮箱不仅与“官”不沾边,与“皮”的关系也不大。

官皮箱有皮质的款式,但并非全都是皮质,最常见的是实木材质,并在箱子表面绘上各式图案;也有名贵的漆皮箱,髹漆工艺不仅为皮箱增添了华丽的装饰,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特别适合外出携带。

清 紫檀盝顶官皮箱

这件官皮箱就是这样一件“教科书”一样的藏品,规规矩矩,标标准准。搭配紫檀的沉穆之色更加显示出一种贵族的气息。

清 紫檀盝顶官皮箱 铜饰件

明式官皮箱有的全身光素,有的门上略施雕饰,有的改两开门为插门。至于箱顶,以平顶的为多,盝顶者较少见。

盝顶

官皮箱多为闺中所用,除了从其外表面的装饰图案可见端倪,还因为功能的强大。外表方方正正的官皮箱,内里其实暗含玄机。

打开装饰华丽的官皮箱箱盖,盖下有一个浅浅的平台,可以用来放置镜台、镜架,可以支起妆镜,方便梳妆。平台下方可以看到各式大大小小的抽屉,各自有精巧的铜把手。每一个抽屉可以用来收纳梳篦、胭脂、首饰等女性的日常用品。

清 紫檀盝顶官皮箱 内部

一个箱子就能够满足妇女们梳妆的全部需求,堪称是一个功能强大、配件齐全的古代“化妆包”。

仔细摸索,还会发现多数官皮箱都带有夹层、暗室的巧妙结构。夹层和暗室用来存放贵重的物品和重要文件,具有十分私密的功能特点,这是体现中国古代家具工匠巧思创意的典型设计。

让我们惊叹的是,这样的设计放在现代,依然十分“前卫”。

04 

轿箱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明清官吏有专门在轿子上使用的箱具,名曰“轿箱”,有硬木制者和漆木胎嵌薄螺钿者,制者均精。

明 黄花梨官皮箱/观复博物馆藏

两端箱底各缺掉一方块,这是为了可以架搭在两根轿杠之上专门设计的。当官吏上轿后,摆上此箱,横在面前,不仅可以放文件,也不妨稍供凭倚。

箱外有铜饰件可加锁,有的明锁之外,还有暗锁。箱内中部有浅屉,两端有侧室。下轿时,又可将箱子取下,随身携带,可见当时对公文奏折等保管,是十分周密慎重的。

明 黄花梨官皮箱/观复博物馆藏

轿箱的造型大致分两种。

其中以有弧度凹顶轿箱较为罕见,近些年仅见几例,如国家博物馆、香港晏如居、香港研木得益、浙江慈溪清风山房、北京可园所藏。

这种造型的轿箱置于两根前轿杆上,或轿内两侧卡槽中,可倚可靠以作小憩之用。

明末清初黄花梨轿箱

SIZE:75×17×14厘米

玛丽·泰瑞莎·L·维勒泰旧藏

明晚期黄花梨枕形轿箱

SIZE:59×14×13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明晚期黄花梨轿箱

SIZE:75×17×14厘米

攻玉山房藏

明末清初黑漆嵌螺钿山水人物纹轿箱

SIZE:78×20×14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代黄花梨轿箱

SIZE:77×17×14厘米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藏

清初黄花梨拱面轿箱

SIZE:52×14×12厘米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藏

清代鸡翅木轿箱

SIZE:74×18×15厘米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藏

明清之际的轿箱已经基本形成相对固定的形式。通常长70厘米左右,宽约20厘米。内部结构大同小异。轿箱之间的区别除了大小以外,主要表现在面叶的变化上,面叶形状是最富于创新的部位。与面叶配合的拍子形制则变化不大,以如意云头形居多。

其二为长方体。

明 黄花梨枕头箱

箱顶为有弧度凹形盝顶箱,其外形酷似一个枕头,小巧可人,故又被称为“枕箱”“枕盒”,多用铜件装饰,并可以上锁。

这种枕形轿箱极为罕见,存世量甚少。旅途行进中,既可以当枕,亦可以存放什物细软之类。

明 黄花梨枕头箱 细部

先秦至唐代,古代的轿基本沿袭舆的形式,形式多变。宋代以后,轿子的形式才基本固定下来,轿身基本呈长方形,轿内放置高脚椅座,乘轿者由席地而座完全改为垂足而坐。

宋代以后相对固定的轿子形制为轿箱产生创造了条件,其轿的穿杠方式至少有两种:

一种是在轿两侧有短枨和立柱接合而构成的方孔,轿杠在方孔处从轿内穿过以承托抬轿,有的还备有高低不同的多个穿孔以调节离地高度,是为内穿杠。

另一种是轿杠位于轿箱外部两侧,以金属构件或木构进行加固以承托抬轿,是为外穿杠。

传世的一件明代三彩陶轿子明器,表现了外穿杠内置轿箱的情况,其箱体就位于轿内扶手上,卡在轿门位置,这个实例可以作为考察轿箱功能的旁证之一。

明代 三彩陶轿子

轿箱小巧但结构并不简单,其内部根据空间和用途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大件、小件都能在箱内合理安放,查找起来十分方便,这样的功能与后世常用的公文包具有极强的共性,说前者是后者的雏形并不为过。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编号563001】 明 黄花梨 素官皮箱
文房箱盒系列——黄花梨官箱
明清黄花梨官皮箱价格
官皮箱:古人的“百宝箱”
艺尊·讲堂 | 箱匣·往事
古典家具的种类--储物类(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