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石文字的神秘奇谲气息

原标题:文字之福 —小林斗盦先生旧藏上古金石文字 

中国人对于文字这种东西,素来有着极为特殊的感情,甚至远在文字尚未成熟之前,先民们对于其中所蕴含的庞大力量,就有着惊人的直觉:甲骨上,青铜礼器、兵器乃至生活用器上,泥巴上,石头上,木头上,在公元纪年之前的漫长时间里,先民们就以刀为笔,将那些变幻多端、充满着神秘奇谲气息的文字恭恭敬敬刻铸在各种材质的器物上,以期子孙永宝,传之万年而不朽。正是在这种对文字力量的敬畏之上,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才得以建立,甲骨文,金文,封泥,古玺印,竹简,碑刻,文字对于中国人而言从来就不只是一种记录和交流的符号,更是艺术的源头。借助着这些资料,中国书法史也在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一路演变中建立起最恢弘、最悠远的动人图景。

552

商  小屯南地所出甲骨文十七品

尺寸不一

估价:HK$ 8,000-12,000

本拍品为1913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商代甲骨残片,每片均刻有字数不等的卜辞,少则数字,多则一二十字,乃研究商代文化艺术的绝佳资料。

甲骨文是中国人关于文字想象的开始。殷商时候的先民门对于周围世界的理解,就跟当时的可辨识文字一样十分有限,因此一有大事情就必须求助于神明,以烧兽骨所得裂纹的方向来预判事情的走向,并将这个结果以文字的形式刀刻于骨上。两周时期钟鼎上的铭文,春秋战国以来的铜印,秦汉以来的封泥、碑版乃至铜镜、带钩等小物件上的零星文字,也是考察当时国家运作以及日常生活的重要依据。后来的人们都正是通过对这些文字的研读而获得当时战争、祭祀、官职制度、农业种植以及生活中诸多事项的信息,并由此重构当时社会的生活场景。

544

战国秦汉  铜印四十九种

尺寸不一

估价:HK$ 20,000-30,000

545

宋元  铜押印十件

尺寸不一

估价:HK$ 8,000-12,000

本拍品包括宋元铜印10件,其中3件为文字印,7件为各式图案印,纹饰繁复,制作精巧,气息尤为古朴,可见宋元押印艺术之一斑。

对于上古金石文字资料的学术性研究和艺术性运用,宋代人是始作俑者,清代人则将这种传统发扬光大,举凡清代几乎所有的学术大家、艺术大家,无一不是在广泛搜求出土金石实物、深入汲取先人艺术智慧的基础上而获得独到的成就,由此才有了清代金石学、文人篆刻和碑学书法的大盛,其影响至今未衰。对金石文字的搜罗、收藏、研究和运用,几乎是清代以来学人和艺术家治学、治艺的统一模式,流风所被,以中国艺术为宗的日本历代艺术家、收藏家,素来亦十分重视这方面资料的集藏。

546

战国秦汉  铜印十件

尺寸不一

无底价

此组印包括战国秦汉及宋元人铜印、银印和鎏金印,多为私印,钮式有龟钮、兽钮、瓦钮等,其中二方为藏传圆形铁印,大者钮作一人双手绕膝坐于地上,钮式颇为奇古。

小林斗盦先生生前为日本艺坛泰斗,还是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其师则为吴昌硕的日本学生、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河井荃庐。先生一生倾心中国金石艺术,故对于吸收中国历代金石文字实物方面的营养十分注重,且在这方面的收藏与他在明清书画和流派篆刻的收藏一样,亦达到极高的水准。本次秋拍所呈现的小林斗盦先生旧藏殷商战国以来金石文字小品,包括民国三年癸丑(1913)小屯南地所出甲骨殷文17品,秦汉封泥25品,战国秦汉铜印72品,秦汉带钩24品,汉铜镜7品,以及宋元铜印10品,其中既有先生多年所集而成者,亦有罗振玉、林朗庵等名家旧藏之物,数量堪称可观,品类可谓齐全,趣味尤其高雅,不仅可见小林斗盦先生艺术取法之源、鉴藏眼光之精、学问修为之深,更可见中国传统金石文字艺术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古人造物之虔心恭敬,亦足以令人心生敬畏。

550

秦汉  封泥五种

尺寸不一

估价:HK$ 50,000-80,000

551

秦汉  封泥二十种

尺寸不一

估价:HK$ 20,000-30,000

封泥为秦汉时期官方以印缄封简牍以防私拆的信验物,自清代大量出土以来,其苍茫质古的趣味对篆刻和书法艺术产生极大的影响;以“田”字格的布局观之,则此中多为秦制,不仅是封泥艺术的体现,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秦代的官印艺术和职官制度。

癸丑小屯南地所出殷文17品为1913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商代甲骨残片,每片均刻有字数不等的卜辞,少则数字,多则一二十字,且为早年出土,尤为难得,是研究商代文化艺术的绝佳资料。封泥为秦汉时期官方以印缄封简牍以防私拆的信验物,自清代大量出土以来,其苍茫质古的趣味对篆刻和书法艺术产生极大的影响;以“田”字格的布局观之,则此中25品多为秦制,不仅是封泥艺术的体现,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秦代的官印艺术和职官制度。

542

战国秦汉  铜印六方

尺寸不一

罗振玉、林朗庵旧藏

估价:HK$ 100,000-200,000

此盒战国秦汉铜印一盒6方,盒上签条为小林斗盦先生手书。曾先后为清末金石大家罗振玉和近代收藏大家林朗庵所收藏,后入小林斗盦先生怀玉印室,可谓流传有序。6方皆为私印,一为鎏金兽钮,五为铜质桥钮,件件堪称经典。战国“长午”“异耳”二朱文印铸造工艺精美,宽边细文,用篆考究;“张山”“中壹”“赵竖”“朱酺私印”四白文铸印布局各异,或四边全满,或辅以“日”字边,或无边,皆工整质古,展现了战国秦汉以来古印章艺术的极高造诣。

罗振玉、林朗庵两先生旧藏战国秦汉铜印一盒6方皆为私印,一为鎏金兽钮,五为铜质桥钮,件件堪称经典。战国“长午”“异耳”二朱文印铸造工艺精美,宽边细文,用篆考究;“张山”“中壹”“赵竖”“朱酺私印”四白文铸印布局各异,或四边全满,或辅以“日”字边,或无边,皆工整质古,六印体型虽小却妙在精微,展现了战国和汉以来古印章艺术的极高造诣。罗氏为近代金石大家,林氏为收藏大家,此套印章经二人递藏,更可见其不同凡响之处。战国秦汉印一盒49种亦多为私印,间或有吉语印,形制、钮式、风格均为多样,可窥中国古代印章艺术第一个高峰之一斑。而以“部曲将印”“司马督印”“平昌侯印章”“军假司马”等为代表的汉代铜官印一组7种,一为鎏金蛇钮,其余六方均为铜质桥钮,七印皆为凿印,斑驳苍古,是以凿印工艺为主的汉代急就章艺术的典型面貌。

543

汉  铜官印七种

尺寸不一

估价:HK$ 30,000-50,000

此为汉代铜官印一组,一为蛇钮鎏金,其余六方均为桥钮,七印皆为白文凿印,斑驳苍古,是以凿印工艺为主的汉代急就章艺术的典型面貌。

另外如汉代铜镜和带钩,多为当时贵族日常所用之物,故纹饰设计、工艺制作尤其精美考究,带钩装饰纹饰之繁复者近于西周青铜器,铜镜之图案亦层层叠叠,变化多端。所可注意者,乃是其上之文字迥异于平常所见,多根据字数之多寡及装饰之需要而进行相应的变形,由此可见文字作为一种具有极强可塑性的“装饰性元素”,已经在当时人的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所展现的古人对于文字造型的理解和想象,对于后代艺术创作的启发不可谓不大。

549

汉  铜镜七件

尺寸不一

估价:HK$ 5,000-8,000

本拍品包括汉代各式铜镜7件,中有四兽、云纹、文字及几何图形等各式纹样,制作华美考究,尤其其中三种文字纹饰印,文字有单层及双层两种,内容尤为吉祥古雅。

547

秦汉  铜带钩六种

尺寸不一

估价:HK$ 10,000-20,000

548

秦汉  铜带钩十八件

无底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玺印封泥精赏
印章知识大全
陆明君:陈介祺与晚清金石学
古玺印赏析(3)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玺印展
天眷堂第299期古玺印 微拍预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