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犀皮漆?

老手艺 & 犀皮漆

犀皮漆技艺制作工艺流程:
'

割漆、榨漆、制模、调漆灰、刷漆、批灰、裱布(不断重复以上三步)、脱模、胎骨反复批灰和打磨、髹涂、打埝、髹色漆、贴金、髹色漆、打磨、抛光。

'

01

胎 骨

依循古法,在胎骨上裱夏布,刷上生漆。然后用天然生漆、古瓦灰调和成漆灰,在胎骨上上生漆灰。


生漆灰要批五六遍才能把器型做准。所有线条必须曲直规矩,方圆有度。一切都要恰到好处。不断上灰漆,髹3-5遍,然后阴干,之后打磨。不断修整,让胎骨精准。

02

打 埝

制作完工后的底胎面上,用稠厚的色漆点堆突起的花纹,称为打埝。这是一手绝活,是犀皮漆很绝密的一道工艺,因为很难,所以导致犀皮漆在历史上几次失传。

打埝时,漆很容易流失掉,打着打着漆就流走了。也有的打的埝,磨出来之后的纹路不好看,漆的纹理流动得不流畅,或者变化很少,不美。这都取决于打埝的过程。

埝的本意是用土筑成的小堤,打埝的本质就是做出高于器物表面的突起。埝的形状、高低、疏密,决定了之后磨出来的花纹是什么样的。

漆调到什么程度最适合打埝,如何打出不同形状的埝,不同形状、高低、疏密的埝会形成什么样的纹理,每种纹理适合什么样的器物,全凭手艺人多年积累的经验。

03

荫房干燥 & 刷漆


髹的意思是以漆漆物,髹色漆就是刷不同颜色的漆。
打好埝之后,要入荫房干燥。需要一周或半个月,有时长达一个月。干燥后,再一遍遍刷不同颜色的漆。表面凹凸不平、多遍髹涂色漆的器物,凸起处被磨平后,便会露出漆层的断面,这就是犀皮漆不用描、不用刻,却能形成美妙纹理的奥秘所在。
每髹一种色漆都要入荫房干燥,待完全干透后,再髹另一种色漆。漆的干燥与通常其他器物的干燥不太一样,它需要一定的湿度,潮湿温暖的气候更利于漆的干燥,天气太干的时候,反而不容易阴干。
色漆与色漆之间要用对比色,最基本的色漆以红、黄、黑为主,如果使用同一色系,打磨时就难以出现分明的花纹,传统的犀皮漆有“红黄黑”“红黄绿黑”两种不同的配色。花纹就隐藏在这不同色系的漆层中。

04

打 磨

漆面干透后开始打磨,使花纹显现。原来打埝时凸起的点状四周,被不同颜色的色漆圈包围,这些圈流动延伸后,又成了另一种形状,又与其它纹理结合、相融。
最开始显露的是围绕着埝的一个个豆斑纹似的点,随着打磨的加深,点会逐渐扩大,一层层的色漆随着埝的形状开始显现出一圈圈纹理。


这些圈、线不断往外扩展,连在一起,色和色之间,流动着,交融变化着,显出流光溢彩缤纷晓畅之纹,形成千变万化的线条、图形。



05

抛 光

犀皮以光滑为美。粗磨、中磨、细磨。多次打磨平整后,再需用手抛光。这又是一道绝活。手来回摩擦的速度,产生手的温度。速度和温度不及,器胎不会有光。


过了,胎里会发生暗子,产生杂质。只有当温度与速度恰如其分的到了那个点上,漆器才能生成自己的光。那温润而又绚烂的无法掩饰的,属于犀皮漆的内蕴光泽。

▲这件漆盒是王世襄先生的心爱之物,曾在他的多部著作中出现过,2003年王世襄先生的藏品《俪松居长物》专拍,马未都将其收藏,至今在观复博物馆展出,是对王先生的怀念。

(此处图片点一下,可以放大看)

犀皮,又称西皮、犀毗、波罗漆、虎皮漆,在传统大漆工艺里,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漆艺表达形式。
'犀皮'并不是犀牛皮,而是由于多用三色填入,纹理常似犀牛皮、虎皮,所以又常被称作“犀皮”或“虎皮漆”,特指中国古代漆器制作中的一种装饰工艺。

明 犀皮漆圆捧盒
此技法起于唐朝(学术界有争论,王世襄先生认为早于三国时期),在宋朝时已经十分流行。
明代的漆工名匠黄成编著的漆器专著《髹饰录》,全面地叙述了有关髹漆的各种技法。在《髹饰录》中犀皮列入填嵌一类,它的原文是:
犀皮或作西皮,或犀毗。文有片云、圆花、松鳞诸斑,近有红面者,以光滑为美。
杨明也注曰:
摩窳诸般,黑面红中黄底为原法。红面者黑为中,黄为底。黄面赤,黑互为中、为底。
对以上文字记录,王世襄先生撰文评论:
文字简练,但毕竟两家是漆工,毫不牵强附会,比古代几家有关犀皮的说法都切合实际。……
黄成论犀皮“以光滑为美”。这光滑是经过最后的打磨才取得的。因为犀皮漆在制作之初,器物表面却须利用胎体自然起伏或人为地用调色的漆灰堆出一颗颗或一条条高起的地子,也就是所谓的“底”,然后在底上再刷不同色漆,每色都要刷几道,积累到一定的厚度,也就是所谓的“中”和“面”,干透后再磨平抛光才算完成。至于底、中,面的漆色并无成规,即所谓“可互为中为底”,而以石黄调漆作底最为常见。据传世实物,犀皮还不止黄、黑、红三色,有的兼用绿色及紫色。

明 犀皮漆圆捧盒 局部

袁荃猷在《谈犀皮漆器》一文中说:
犀皮漆器表面是光滑的,花纹由不同的颜色的漆层构成,或作行云流水之文,或像松树杆上的鳞皴,乍看很匀称,细看又富有变化,漫无定律,天然流动,色泽灿烂,非常美观。
通过上面这一段,大致可以了解到犀皮漆的技法,简单来说,只要在一个凹凸不平的面上逐层涂上有明显色差的漆,最后磨平,都会出现所谓的“犀皮“纹理。

明 犀皮漆圆捧盒 局部

关于'犀皮'工艺出现的年代,过去根据文献中有关犀皮漆器的记载多出现于唐代(公元618~907年)晚期,因此人们认为这种漆工艺的出现不会早于唐代。
直到1984年,马鞍山市发掘了三国东吴重臣朱然的墓葬,当时出土了一对轰动学界的犀皮漆耳杯,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最早的犀皮漆工艺的重要物证,比最早的文献记录还早600年,比之前的实物证据更是早了一千多年。

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犀皮鎏金铜扣皮胎漆耳杯的发现,使犀皮漆器出现的时间提早了近600年

所以大学者王世襄看到了朱然墓这两个犀皮漆耳杯时,竟十分激动地说:“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犀皮鎏金铜扣皮胎漆耳杯杯身长约9.6厘 米,宽5.6厘米,高2.4厘米。两件均为皮质胎地,杯口呈椭圆形,平底。

三国 犀皮鎏金铜扣皮胎漆耳杯一对

两耳边及口沿处镶嵌有铜扣,铜扣经过鎏金处理。器身犀皮漆的花纹由黑、红、黄三 色漆组成,构思典雅,精美异常。这对犀皮漆器的发现,对中国漆器工艺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世襄先生也在著作《中国古代漆器》里特撰了“对犀皮漆器的再认识”的文章。文章中说:
犀皮漆器何时开始出现?过去认为比较有把握的回答是唐代,到南宋时已非常流行。但是万万没有想到而且也不敢去想三国时已经有了犀皮漆器。它的出现比现知最早的有关文献记载早600年,比现知最早的犀皮实物早1300多年!
虽然王世襄先生认为这可以认定犀皮漆的起源时间节点为三国时期之前,但那时也还没有办法盖棺定论,因为学界对犀皮漆的起源时间还是有争议的。

2006年江宁孙吴墓出土的三国时期犀皮漆器


'犀皮'漆器工艺到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制作技术日臻成熟。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犀皮' 工艺的发展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清代(公元1644~1911年)时利用这种工艺制作的漆器,小至匣盒、大到家具,种类繁多,并被作为贡品进献到皇宫大内。

清 犀皮漆倭形笔筒

此文源于和一位读者的交流。中国的很多老手艺正在被人们慢慢忘却,许多甚至已不再为人所知,最终失传。今后研习君会通过对老手艺的探索和解读,和大家一起走进老手艺,这些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要了解~

大家对于哪门“老手艺”感兴趣呢?欢迎留言,也欢迎给本栏目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END  -


让最好的家具传承有序

明清家具研习社

明清家具研习社 藏品推荐:清 犀皮漆佛像及烛台
Mini Program

| 咨询 | 合作 | 转载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复博物馆】古代漆器工艺——犀皮
以光滑为美 | 犀皮漆
漆艺大师甘而可,传承已近失绝的犀皮漆技艺
震撼世界的美——中国古代漆器十三种装饰方法
千年传承:揭秘犀皮漆
他用7000年历史的“大漆”工艺做手镯,每一只都独一无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